一种打桩空间位置识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6523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打桩空间位置识别装置。打桩空间位置识别装置包括识别车和移动机构,识别车包括车体和设置在车体上的摄像单元,摄像单元能够随车体转动以使摄像单元与待摄像物体垂直设置;移动机构包括承载台和设置于承载台底部的滑动夹紧结构,滑动夹紧结构被配置为使承载台在已打桩上行走,识别车设置于承载台的顶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摄像单元,且该摄像单元获得已打桩和待打桩的位置信息,操作人员根据位置信息控制车体抓取待打桩并实现对桩的目的,而移动机构则用于带动识别车行走在已打桩上,从而使该识别车能够在无辅助人员的情况下抓桩或对桩。别车能够在无辅助人员的情况下抓桩或对桩。别车能够在无辅助人员的情况下抓桩或对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打桩空间位置识别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打桩空间位置识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液压挖掘打桩机是一种基于液压挖掘机的差异化产品,基于液压挖掘机基础平台,通过大臂、中臂、小臂、吊架、振动锤头及夹持部件等构成,通过夹持夹住各种桩,利用振动锤头中的偏心机构的高速旋转,产生激振力,操控大臂、中臂、小臂及吊架下压振动锤头及夹持部件,使桩打入地面,广泛用于深挖、河道清淤、管道走廊等施工。
[0003]在打桩过程中,操作者坐在驾驶室内操控整机,与桩距离较远,无法有效识别桩的位置与状态,特别是打拉森钢板桩时,待打桩与已打桩需要桩与桩有效锁紧,对桩过程需要辅助人员现场辅桩、引桩、对桩。作业过程中现场需要一辅助人员站立桩边,用手抓住桩引桩、对桩,在引桩、对桩过程中通过手势指挥整机操作者同步操控动臂、中臂、小臂及锤头动作,实现对桩。桩通过锤头的夹持油缸和压板压紧桩身,通过摩擦力夹持桩,由于桩本身重量大,对桩过程中,若出现夹持油缸泄露或其他原因导致桩存在滑脱或脱落现象,则对站立桩旁边的辅助人员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桩空间位置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识别车,包括车体(1)和设置在车体(1)上的摄像单元(2),所述摄像单元(2)能够随所述车体(1)转动以使所述摄像单元(2)与待摄像物体垂直设置,所述待摄像物体包括已打桩(8)和待打桩;移动机构,包括承载台(3)和设置于所述承载台(3)底部的滑动夹紧结构,所述滑动夹紧结构被配置为使所述承载台(3)在所述已打桩(8)上行走,所述识别车固定设置于所述承载台(3)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桩空间位置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夹紧结构包括行走单元(4)和夹持单元(5),所述夹持单元(5)设置于所述行走单元(4)的两端,所述行走单元(4)用以带动所述承载台(3)在所述已打桩(8)上行走,所述夹持单元(5)用于将所述承载台(3)夹持于所述已打桩(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桩空间位置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单元(4)包括行走辊(41)和行走驱动结构(42),所述行走驱动结构(42)与所述行走辊(41)传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桩空间位置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单元(5)包括夹持部(51)和调节部(52),所述夹持部(51)一端与所述承载台(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调节部(52)连接,所述调节部(52)用以调节所述夹持部(51)与所述已打桩(8)之间的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桩空间位置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51)包括夹持辊(511)和连接架(512),所述调节部(52)包括调节气缸(521)和连杆(522),所述调节气缸(521)的气缸杆与所述连杆(522)连接,所述调节气缸(521)的缸体与所述承载台(3)连接,所述连杆(522)与多个所述连接架(51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512)的另一端与所述承载台(3)转动连接,每个所述连接架(512)上均转动设置有一所述夹持辊(511),所述夹持辊(511)能够相对于所述连接架(512)转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桩空间位置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支开印苗国华杨典作
申请(专利权)人:临工集团济南重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