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油雾污染的保护装置和船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64918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油雾污染的保护装置和船舶,防油雾污染的保护装置包括透气管,一端与船舶发动机曲轴箱连接,另一端相对所述露天甲板伸出;箱体,所述箱体具有中空的容置腔,所述箱体相对的两端具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箱体通过所述第一开口罩设在所述透气管上,所述箱体与所述露天甲板的上端面连接;挡水盖,所述挡水盖盖设在所述箱体的第二开口处,所述箱体与所述挡水盖之间具有气体逸出通道;泄放管,所述泄放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露天甲板上,且与所述箱体的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泄放管的另一端与污油舱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船舶发动机曲轴箱透气时带出的油雾进行有效处理。曲轴箱透气时带出的油雾进行有效处理。曲轴箱透气时带出的油雾进行有效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油雾污染的保护装置和船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
,尤其涉及一种防油雾污染的保护装置和船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海洋开发、海洋作业、渔业生产的发展以及沿海地区的工业发展,海洋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为了减少船上设备排气和油污对船舶及海洋环境的污染,需对污染源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
[0003]其中,船舶发动机曲轴箱透气时带有油雾,若处理不当,会成为船舶及海洋环境的污染源。一般发动机曲轴箱的透气管都直接引至上烟囱甲板以上,用钢板制作围油槽,将气体引至油槽中即可。但由于油槽是在露天的环境下存放污油,如果遇到恶劣天气油槽会溢流,存在污油泄漏的风险。而且油槽的油需要定期清理,而采取封闭式的油槽通过泄油管收集污油的同时,还需要解决透气问题。现有的方式是直接把透气孔引至烟囱顶,此方式简单,易操作,但时间一长,主机及发电机曲轴装置排出来的油液与烟灰粘结,将堵住烟囱顶上的漏水口,油液随雨水冲至甲板,污染甲板,且容易导致甲板漏水口堵塞。油液四处扩散,对船造成污染,对船员行走安全造成影响;甚至对海域的造成污染。
[0004]因此,需要一种防油雾污染的保护装置和船舶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油雾污染的保护装置,能够对船舶发动机曲轴箱透气时带出的油雾进行有效处理的同时,避免对甲板或者海洋造成污染。
[0006]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防油雾污染的保护装置,包括:
[0008]透气管,穿设在露天甲板上,且一端与船舶发动机曲轴箱连接,另一端相对所述露天甲板伸出,所述船舶发动机曲轴箱产生的油气能够通过所述透气管排出;
[0009]箱体,所述箱体具有中空的容置腔,所述箱体相对的两端具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箱体通过所述第一开口罩设在所述透气管上,所述箱体与所述露天甲板的上端面连接;
[0010]挡水盖,所述挡水盖盖设在所述箱体的第二开口处,所述箱体与所述挡水盖之间具有气体逸出通道;
[0011]泄放管,所述泄放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露天甲板上,且与所述箱体的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泄放管的另一端与污油舱连通。
[0012]进一步地,沿所述箱体的周向于所述箱体的外侧面设置有集油板,所述集油板与所述箱体的外侧面围设形成环形的集油槽,所述集油槽与所述容置腔连通。
[0013]进一步地,所述集油板与所述箱体之间设置有排油管,所述排油管的一端与所述集油槽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容置腔连通。
[0014]进一步地,沿所述箱体的周向间隔布置多根所述排油管。
[0015]进一步地,沿所述挡水盖的周向于所述挡水盖的下端面设置有环形的挡油板,所述挡油板位于所述集油槽中。
[0016]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上端面上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挡水盖与所述支撑柱连接,所述支撑柱能够将所述挡水盖撑起以使所述挡水盖与所述箱体之间形成所述气体逸出通道。
[0017]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设置有四个,且位于所述箱体的拐角处,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螺栓,所述挡水盖上开设有与所述螺栓相对的连接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连接孔与螺母螺接以将所述挡水盖与所述箱体连接。
[0018]进一步地,在所述露天甲板上设置多个所述透气管,多个所述透气管均位于所述容置腔中。
[0019]进一步地,所述透气管位于所述容置腔中的一端设置有弯接头,所述弯接头朝向所述露天甲板弯曲。
[0020]一种船舶,包括如上所述的防油雾污染的保护装置。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防油雾污染的保护装置,透气管穿过露天甲板一端与船舶发动机曲轴箱连通,另一端相对甲板伸出,船舶发动机曲轴箱产生的油气能够通过透气管排出,箱体罩设在透气管上,在箱体的第二开口处盖设有挡水盖,挡水盖一方面能够防止外界的雨水进入,另一方面,通过透气管排出的油气中的油雾集聚在挡水盖的下端面上,油雾形成油滴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掉在位于容置腔中的露天甲板上,最后通过泄放管排入到污油舱中,而油气中的气体通过气体逸出通道排出。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对船舶发动机曲轴箱透气时带出的油雾进行有效处理的同时,避免其对甲板或者海洋造成污染。
[0023]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船舶,包括如上所述防油雾污染的保护装置,能够对船舶发动机曲轴箱透气时带出的油雾进行有效处理的同时,避免对甲板或者海洋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防油雾污染的一个视角保护装置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防油雾污染的保护装置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0026]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防油雾污染的保护装置中箱体的示意图;
[0027]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防油雾污染的保护装置中挡水盖的示意图。
[0028]图中:
[0029]1、箱体;11、集油板;111、集油槽;112、排油管;12、支撑柱;2、挡水盖;21、挡油板;22、气体逸出通道;23、连接孔;3、透气管;31、弯接头;4、泄放管;5、露天甲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0031]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
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2]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3]在船舶航行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对船舶发动机曲轴箱透气时带出的油雾进行有效处理的同时,避免对甲板或者海洋造成污染,如图1

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油雾污染的保护装置。本防油雾污染的保护装置,包括:透气管3、箱体1、挡水盖2和泄放管4。
[0034]其中,透气管3穿设在露天甲板5上,且一端与船舶发动机曲轴箱连接,另一端相对露天甲板5伸出,船舶发动机曲轴箱产生的油气能够通过透气管3排出;箱体1具有中空的容置腔,箱体1相对的两端具有与容置腔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箱体1通过第一开口罩设在透气管3上,箱体1与露天甲板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油雾污染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气管(3),穿设在露天甲板(5)上,且一端与船舶发动机曲轴箱连接,另一端相对所述露天甲板(5)伸出,所述船舶发动机曲轴箱产生的油气能够通过所述透气管(3)排出;箱体(1),所述箱体(1)具有中空的容置腔,所述箱体(1)相对的两端具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箱体(1)通过所述第一开口罩设在所述透气管(3)上,所述箱体(1)与所述露天甲板(5)的上端面连接;挡水盖(2),所述挡水盖(2)盖设在所述箱体(1)的第二开口处,所述箱体(1)与所述挡水盖(2)之间具有气体逸出通道(22);泄放管(4),所述泄放管(4)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露天甲板(5)上,且与所述箱体(1)的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泄放管(4)的另一端与污油舱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油雾污染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箱体(1)的周向于所述箱体(1)的外侧面设置有集油板(11),所述集油板(11)与所述箱体(1)的外侧面围设形成环形的集油槽(111),所述集油槽(111)与所述容置腔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油雾污染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板(11)与所述箱体(1)之间设置有排油管(112),所述排油管(112)的一端与所述集油槽(11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容置腔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油雾污染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箱体(1)的周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毅张明刘天夫刘华汉
申请(专利权)人: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