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性聚氨酯集束编织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16368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性聚氨酯集束编织线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水性聚氨酯发泡浆料的配制;2)含浸;3)凝聚;4)烘干定型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集束编织线的制备方法中,采用了水性聚氨酯浆料和水性环保助剂,制备出来的浆料安全、环保,没有任何有机溶剂,解决了溶剂型浆料生产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以及溶剂残留对人身体的伤害。本发明专利技术获得的集束编织线结构细密紧致,通过在水性聚氨酯浆料中添加蛋白质粉,赋予了集束编织线柔软性能的同时又具有优良的透气透湿性,使其肤感性强。使其肤感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性聚氨酯集束编织线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性聚氨酯
,特别是涉及一种水性聚氨酯集束编织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编织工艺已应用于人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品种多样。大部分生产厂家其采用溶剂型聚氨酯制造,其浆料的基本组成是甲苯、丁酮、二甲基甲酰胺(DMF)、聚氨酯树脂,但是这些组成原料都对环境有较大污染。湿法生产工艺则是将溶剂型聚氨酯中的二甲基甲酰胺(DMF)与水置换,使得涂层具有连续气孔,从而达到透湿透气性。但是在含浸浆料中使用了大量的DMF、溶剂性助剂和色浆,不仅溶剂残留危害消费者健康,而且对生态环境有着严重的破坏。
[0003]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要实现生产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顺应生产链的环保健康化及环境友好的趋势,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进配料工艺,从源头上、生产过程中杜绝污染,实现合产业链的绿色、清洁生产,带来行业的转型升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克服现有技术中传统制造工艺不能实现既柔软又透湿透气并且肤感性能强以及污染环境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水性聚氨酯集束编织线的制备方法以及由该制备方法制得的水性聚氨酯集束编织线。
[0005]为了解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性聚氨酯集束编织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称取250

300重量份的湿法聚氨酯树脂、1

1.5重量份的交联剂、1

1.5重量份的粉体分散剂、10

15重量份的预糊化淀粉、10

15重量份的木质纤维素粉、10

15重量份的发泡剂、0.5

2重量份的水性增稠剂,混合得到混合料浆,在混合料浆打入0.6倍体积的空气,机械发泡制得水性聚氨酯发泡浆料;
[0007]S2、将集束含浸线在步骤S1的水性聚氨酯发泡浆料中含浸饱和,然后通过模具进行造型,制得集束编织线;
[0008]S3、将集束编织线使用凝固液进行凝聚初步定型,所述凝固液由5

15重量份的破乳交联剂和80

95重量份的水组成;
[0009]S4、将初步定型的集束编织线在120

140℃的烘箱中干燥定型。
[0010]作为水性聚氨酯集束编织线的制备方法进一步的改进:
[0011]优选的,步骤S1所述的湿法聚氨酯树脂为固含量为35

45wt%的阴离子水性聚氨酯树脂。
[0012]优选的,步骤S1所述的交联剂为氮炳啶型交联剂或碳化二亚胺类交联剂。
[0013]优选的,步骤S1所述的粉体分散剂为铵盐类粉体分散剂或钠盐类粉体分散剂。
[0014]优选的,步骤S1所述的预糊化淀粉为α

淀粉,所述木质纤维素粉的粒径为400

1000目。
[0015]优选的,步骤S1所述的发泡剂为有机硅改性发泡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复合发泡剂或硬脂酸盐类发泡剂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组合。
[0016]优选的,步骤S1所述的水性增稠剂为缔合型聚氨酯增稠剂或碱溶胀型丙烯酸增稠剂。
[0017]优选的,步骤S3所述的破乳交联剂为冰醋酸、酒石酸、氯化钙、氯化铝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组合。
[0018]优选的,步骤S1所述制得的水性聚氨酯发泡浆料在温度20

25℃、湿度30

50%的测试条件下,100%模量为1

2MPa、断裂强度≥10MPa、伸长率≥300%。
[0019]为解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为,由上述任一制备方法制得的水性聚氨酯集束编织线。
[0020]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1]本专利技术的编织线主要是用作一些装饰品,如腕带、头带或者装饰花瓶之类;采用了水性聚氨酯浆料和水性环保助剂,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制备出来的浆料安全、环保,没有任何有机溶剂,解决了溶剂型浆料生产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以及溶剂残留对人身体的伤害。本专利技术获得的集束编织线结构细密紧致,通过在水性聚氨酯浆料中添加预糊化淀粉,更加赋予了集束编织线优良的透气透湿性,使其手感柔软、肤感性强。
[0022]组分中添加的木质纤维素粉被水性聚氨酯包裹,然后机械发泡打入空气,使得集束编织线具有高柔软性和通气性;加入的预糊化淀粉可以使集束编织线肤感性强;集束含浸线在水性聚氨酯发泡浆料中含浸饱和后由液态凝固成固态,这种凝固方法在凝固过程中发泡料中的泡孔不会因为外界原因而破例,可以充分体现产品的透气性;120

140℃烘干后的水性聚氨酯树脂膜具有更好的耐候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下述实施例中使用的湿法聚氨酯树脂为合肥科天水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牌号为KT635F的阴离子水性聚氨酯树脂;粉体分散剂为大田化学有限公司生产的牌号为A168的粉体分散剂;发泡剂为苏州森凡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有机硅改性K12发泡剂;交联剂为帝斯曼(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的氮炳啶型交联剂,水性增稠剂为海安石油化工厂生产的碱溶胀型丙烯酸增稠剂。
[0025]实施例1
[0026]一种水性聚氨酯集束编织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S1、按照以下组分和质量份配制水性聚氨酯发泡浆料:固含量为35wt%的KT635F阴离子水性聚氨酯树脂300份、A168粉体分散剂1.5份、400目的木质纤维素粉10份、α

淀粉10份、有机硅改性K12发泡剂10份、交联剂1.5份、水性增稠剂0.5份;在混合料浆打入0.6倍体积的空气,机械发泡制得水性聚氨酯发泡浆料;
[0028]S2、将集束含浸线充分浸泡在制得的水性聚氨酯发泡浆料中;其涂膜物性为:在温
度20℃,湿度30%的测试条件下,100%模量为2MPa,断裂强度≥10MPa,伸长率≥300%;含浸通透后通过模具进行造型;
[0029]S3、配制凝固液:称取酒石酸和冰醋酸的混合物5份,酒石酸和冰醋酸的混合比例为1:2,自来水80份;
[0030]S4、凝聚:将含浸好发泡浆料的集束含浸线通过凝固槽中的凝固液进行凝聚,获得初步定型的集束编织线;
[0031]S5、烘干:将初步定型的集束编织线通过120

140℃的烘箱进行干燥,烘干再次定型后获得水性聚氨酯集束编织线。
[0032]实施例2
[0033]一种水性聚氨酯集束编织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4]S1、按照以下组分和质量份配制水性聚氨酯发泡浆料:固含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性聚氨酯集束编织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称取250

300重量份的湿法聚氨酯树脂、1

1.5重量份的交联剂、1

1.5重量份的粉体分散剂、10

15重量份的预糊化淀粉、10

15重量份的木质纤维素粉、10

15重量份的发泡剂、0.5

2重量份的水性增稠剂,混合得到混合料浆,在混合料浆打入0.6倍体积的空气,机械发泡制得水性聚氨酯发泡浆料;S2、将集束含浸线在步骤S1的水性聚氨酯发泡浆料中含浸饱和,然后通过模具进行造型,制得集束编织线;S3、将集束编织线使用凝固液进行凝聚初步定型,所述凝固液由5

15重量份的破乳交联剂和80

95重量份的水组成;S4、将初步定型的集束编织线在120

140℃的烘箱中干燥定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聚氨酯集束编织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的湿法聚氨酯树脂为固含量为35

45wt%的阴离子水性聚氨酯树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聚氨酯集束编织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的交联剂为氮炳啶型交联剂或碳化二亚胺类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维虎王永乐戴家兵祝彬戴金伟王刚朱保凌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科天水性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