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负极可充电钠离子二次电池及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二次电池
,具体为一种无负极可充电钠离子二次电池及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已经广泛应用于储能、电动车、电动工具、移动数码等各个领域。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尤其是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锂资源被大量消耗并将濒临枯竭。当前的锂离子电池技术在规模储能阶段存在着价格高、材料稳定性差、长循环安全性能差等问题。同时,综合锂离子电池材料制造、电池生产和循环的能耗考虑,制造1kWh的锂离子电池需要耗能约400kWh,产生约75kg的二氧化碳气体(相当于35L汽油燃烧放出的气体量),其主要能耗为电极材料的生产。因此,锂离子电池只有循环工作数百次(>400)后,其环境效益才能逐渐显现。
[0003]锂元素地壳含量仅0.0065%,全球锂储量76%以上集中分布在南美洲。锂资源储量少,全球分布不均,使得锂离子电池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同主族的钠元素地壳中含量约为2.8%,丰富度为锂资源的430倍,并且与锂具有相似的物理化学性质。根据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负极可充电钠离子二次电池,包括壳体(1)、隔膜(2)、正极极片(3)和负极极片(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卷绕有隔膜(2)、正极极片(3)和负极极片(4),且隔膜(2)位于正极极片(3)和负极极片(4)之间。2.一种无负极可充电钠离子二次电池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一,原料选取;步骤二,配料;步骤三,烘烤;步骤四,碾压;步骤五,分切;步骤六,制备;步骤七,装配;步骤八,注液;步骤九,化成;步骤十,老化;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步骤一中,首先按照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分别选取80
‑
95%的钠碳包覆后的钠快离子导体材料磷酸钒钠正极材料、1
‑
5%的导电剂、1
‑
5%的粘结剂以及0.1
‑
0.5%的分散剂;其中上述步骤二中,将步骤一中选取的钠碳包覆后的钠快离子导体材料磷酸钒钠正极材料、导电剂、粘结剂以及分散剂按照各组分的百分比之和为1进行称取,然后将称取的磷酸钒钠正极材料、导电剂、粘结剂以及分散剂进行搅拌混合处理得到正极浆料;其中上述步骤三中,将步骤二中得到的正极浆料涂布在正极集流体上,且正极集流体的材质为铝箔(网)或镍箔(网),然后将涂布有正极浆料的正极集流体房子在烘烤箱中进行烘烤处理;其中上述步骤四中,将步骤三中烘烤后的正极集流体放置在碾压机下进行碾压处理,随后将碾压后的正极集流体根据所需尺寸进行分切处理,然后将分切后的正极集流体进行制片处理从而得到所需的正极极片(3);其中上述步骤五中,选取适当的使用铝箔(网)或镍箔(网)作为负极材料,然后将选取的负极材料利用切片和制片工艺进行处理得到负极极片(4);其中上述步骤六中,选取一定量的溶剂、电解质钠盐以及电解液添加剂,随后将选取的溶剂、电解质钠盐以及电解液添加剂进行充分混合并搅拌制成电解液,且电解液中的溶剂含量为40
‑
60%,电解液添加剂包含但不限于VC、PS、FEC、BP以及CHB常用的成膜添加剂,过充保护添加剂;其中上述步骤七中,随后选择尺寸合适壳体(1)和隔膜(2)备用,然后将步骤四中得到的正极极片(3)以及步骤五中得到的负极极片(4)进行叠放,且正极极片(3)和负极极片(4)之间放置有隔膜(2),随后将叠放后的隔膜(2)、正极极片(3)和负极极片(4)进行卷绕得到卷饶料,然后将得到的卷饶料装配在壳体(1)中得到半成品电池料;其中上述步骤八中,把步骤六中得到的电解液注入到步骤七中得到的半成品电池料中,并且进行封装处理得到成品电池料,随后将得到的成品电池料放置均匀的放置在第一倾斜板上静置2
‑
3h,当倾斜时间达到后,即可将成品电池料放置在第二倾斜板上静置3
‑
4h;其中上述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永斌,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力朗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