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筋线包覆纱线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16091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橡筋线包覆纱线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橡筋线包覆纱线。橡筋线包覆纱线包括内芯纱线和包覆层纱线。所述的内芯纱线包括橡筋线,所述的包覆层纱线包括竹炭纤维、多功能纤维、耐磨纤维、抗菌纤维、银纤维;所述的包覆层纱线在内芯纱线上交替分布缠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芯丝橡筋线为双层结构,锦纶丝与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丝完全包裹橡筋丝,能够对橡筋丝进行充分保护,在提供足够强度和弹性的同时能够减少代谢产物对内层橡筋丝的腐蚀,延长橡筋线的使用寿命,双层纤维丝耐高温程度较高,使阻燃等级达到V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橡筋线包覆纱线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纱线的制备方法,属于纺织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橡筋线包覆纱线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包覆纱又称包缠纱,是一种新型结构的纱线,它是以长丝或短纤维为纱芯,外包另一种按照某种方式缠绕包覆的纱条,同样可以为长丝也可以是短纤维。外包纱按照螺旋的方式对芯纱进行包覆。其特点为条干均匀、膨松丰满、纱线光滑而毛羽少、强力高、断头少。包覆纱一般用于纺制女士内衣、孕妇裤、连裤袜、游泳衣和紧身衣等与人体紧密接触的服饰制品,对其基本要求为条干均匀、蓬松丰满、强力高、断头少等。
[0003]橡筋线在日常生活中极易见到,经常用于有弹力的袜子、手套、护腕、口罩及头发饰品,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橡筋线都是用双股纤维丝(涤纶丝或锦纶丝)包裹进口的A级橡筋丝。所使用的涤纶丝或锦纶丝的弹性较大,也具有较高的强度,制作以橡筋线为芯纱的包覆纱可以拓宽包覆纱的应用范围。
[0004]在现有的研究中,如专利文献CN211339813U中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纱线,所述的多功能纱线包括内芯层、包覆于内芯层的中间层和包覆于中间层的外皮层,内芯层中心设有若干人造丝,若干所述人造丝相互缠绕捻合,提高人造丝整体的强度、韧性;人造丝外侧设有一层弹性橡筋丝,弹性橡筋丝包裹着人造丝,防止人造丝因高强度断丝、乱丝,中间层设有多根纤维螺旋缠绕在弹性橡筋丝上,防止弹性橡筋丝因高强度发生破裂;外皮层包括抗菌纤维和耐磨纤维,耐磨纤维和抗菌纤维交替分布,有效的提高了纱线的使用期限,保护穿戴者的身体健康。再如专利文献CN105133117B中提供了一种高弹性包覆纱的制备方法,通过设置主筋和包裹部,将不同材质的纤维结合在一起:以PBT/PET复合丝为主筋,利用PBT纤维良好的耐久性、尺寸稳定性和较好的弹性,同时PET的加入降低了纤维的成本,改善PBT的加工性能;以聚乳酸为包覆层,发挥聚乳酸纤维良好的穿着舒适性、触摸感以及自身具有的抗菌性,避免了额外抗菌性的添加;利用丝素蛋白与聚乳酸间的强互作用,以及对形成立构复合晶的轻度抑制作用,以聚乳酸和丝素蛋白的共聚物作为增韧改性剂,来缓解因形成立构复合晶而造成的聚乳酸脆性增加。
[0005]但是以橡筋线为芯纱制作包覆纱尚未见公开报道。鉴于此,有必提供一种橡筋线包覆纱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橡筋线包覆纱线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包覆纱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热性。
[0007]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橡筋线包覆纱线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橡筋线包覆纱线包括内芯纱线和包覆层纱线。
[0008]所述的内芯纱线包括橡筋线,所述的包覆层纱线包括竹炭纤维、多功能纤维、耐磨
纤维、抗菌纤维、银纤维;
[0009]所述的多功能纤维包括蜂窝状微孔结构光触媒纤维和棉纤维;
[0010]所述的包覆层纱线在内芯纱线上交替分布缠绕。
[0011]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的橡筋线为高弹阻燃橡筋线,具体制作过程如下:
[0012]S1、原材料准备:橡筋丝为芯丝,锦纶丝、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丝为包覆丝;
[0013]S2、将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丝浸泡在强酸溶液中进行酸刻蚀,过滤,而后加入与去离子水任意比的乙醇溶液进行醇洗,最后将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丝在50℃条件下烘干;
[0014]S3、将锦纶丝进行醇洗后烘干;
[0015]S4、阻燃配方溶液的配制:将适量氧化石墨烯溶液,5

20wt%的新型阻燃剂ATZ,去离子水,搅拌均匀;
[0016]S5、将S2与S3的锦纶丝与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丝分别浸泡到阻燃配方溶液中0.5

24h后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保持在60℃以下;
[0017]S6、将S5烘干后的锦纶丝与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丝混纺后按照传统方法覆盖在橡筋丝制备成高弹阻燃橡筋线。
[0018]一般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样品上有纺丝油剂、添加剂、助剂等小分子杂质,而且聚丙烯腈基碳纤维表面能低、表面活性基团少,不利于阻燃剂或其他物质稳定附着,故采用强酸进行刻蚀,以增加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表面活性。所述的强酸优选为硝酸。
[0019]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锦纶丝: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丝的原料重量份占比为60

85:40

15。
[0020]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多功能纤维由蜂窝状微孔结构光触媒纤维和棉纤维按照混纺比为53

65:47

35的比例混纺而成。
[0021]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包覆层纱线空隙内装填有阻燃纤维。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芯丝橡筋线为双层结构,锦纶丝与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丝完全包裹橡筋丝,能够对橡筋丝进行充分保护,在提供足够强度和弹性的同时能够减少代谢产物对内层橡筋丝的腐蚀,延长橡筋线的使用寿命,双层纤维丝耐高温程度较高,使阻燃等级达到V

1,较少橡筋线在高温和明火中的损害。通过包覆层纱线设置,使得本专利技术的橡筋线包覆纱线具有抗菌、阻燃、除臭、除异味、抗静电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新型阻燃剂ATZ的合成工艺图。
[0026]图中,1

橡筋线;2

竹炭纤维;3

多功能纤维;4

耐磨纤维;5

抗菌纤维;6

银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实施例
[0029]如图1

2所示,一种橡筋线包覆纱线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橡筋线包覆纱线包括内芯纱线和包覆层纱线;所述的内芯纱线包括橡筋线1,所述的包覆层纱线包括竹炭纤维2、多功能纤维3、耐磨纤维4、抗菌纤维5、银纤维6;所述的多功能纤维3包括蜂窝状微孔结构光触媒纤维和棉纤维;所述的包覆层纱线在内芯纱线上交替分布缠绕。
[0030]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橡筋线1为高弹阻燃橡筋线,具体制作过程如下:
[0031]S1、原材料准备:橡筋丝为芯丝,锦纶丝、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丝为包覆丝;
[0032]S2、将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丝浸泡在强酸溶液中进行酸刻蚀,过滤,而后加入与去离子水任意比的乙醇溶液进行醇洗,最后将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丝在50℃条件下烘干;
[0033]S3、将锦纶丝进行醇洗后烘干;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橡筋线包覆纱线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橡筋线包覆纱线包括内芯纱线和包覆层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芯纱线包括橡筋线(1),所述的包覆层纱线包括竹炭纤维(2)、多功能纤维(3)、耐磨纤维(4)、抗菌纤维(5)、银纤维(6);所述的多功能纤维(3)包括蜂窝状微孔结构光触媒纤维和棉纤维;所述的包覆层纱线在内芯纱线上交替分布缠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筋线包覆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橡筋线(1)为高弹阻燃橡筋线,具体制作过程如下:S1、原材料准备:橡筋丝为芯丝,锦纶丝、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丝为包覆丝;S2、将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丝浸泡在强酸溶液中进行酸刻蚀,过滤,而后加入与去离子水任意比的乙醇溶液进行醇洗,最后将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丝在50℃条件下烘干;S3、将锦纶丝进行醇洗后烘干;S4、阻燃配方溶液的配制:将适量氧化石墨烯溶液,5

20wt%的新型阻燃剂ATZ,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建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龙仕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