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泡棉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6080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热泡棉制作工艺,包括石墨贴合步骤,将PET胶带卷贴合在石墨纸卷的外侧;定位孔冲压步骤,冲压定位孔;模切步骤,使用的圆刀模切机具有多个并排的圆刀,每个圆刀的两端均安装石墨电眼;辅料贴合步骤,依次在多条石墨纸的内侧贴合PET双面胶以及热熔胶,形成卷状的复合散热膜;分切步骤,分切机安装有分切电眼,分切成多条复合散热膜;成型步骤,将复合散热膜包裹在条状PU泡棉上,加热温度控制在1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泡棉制作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泡棉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子产品领域,各种电子产品解决散热问题,如果散热效果不好,芯片的工作温度得不到及时降低,则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性能及使用寿命;目前小型的电子产品多采用石墨泡棉进行散热,但是散热泡棉垫成型的精度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以提高生产过程中散热泡棉垫成型精度的散热泡棉制作工艺。
[0004]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散热泡棉制作工艺,包括石墨贴合步骤,利用贴合机将PET胶带卷贴合在石墨纸卷的外侧;定位孔冲压步骤,在贴合后的PET胶带和石墨纸上均冲压多组两两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多个定位孔位于石墨纸待模切的外侧;模切步骤,使用的圆刀模切机具有多个并排的圆刀,每个圆刀的两端均安装石墨电眼,每个所述圆刀的两个石墨电眼用以检测对应的该组的定位孔,当石墨电眼依次监测到与其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圆刀对石墨纸进行模切,所述PET胶带上的石墨纸形成多条,且每相邻的两条石墨纸之间的距离相等,石墨纸上的定位孔随每相邻的两条石墨纸之间的石墨废料去除;辅料贴合步骤,利用贴合机依次在多条石墨纸的内侧贴合PET双面胶以及热熔胶,形成卷状的复合散热膜;分切步骤,分切机安装有分切电眼,当分切电眼依次检测到PET胶带上的定位孔后,将复合散热膜分切成多条复合散热膜,每相邻的两条复合散热膜之间有PET胶带废料,PET胶带上的定位孔位于PET胶带废料上,每条复合散热膜的宽度大于内部石墨纸的宽度,且所述石墨纸的两侧内缩大于2.5mm;成型步骤,利用成型机将复合散热膜包裹在条状PU泡棉上,成型机的加热温度控制在130
±
5度,热熔胶融化产生粘性,多条复合散热膜逐一包裹住PU泡棉,包裹在条状PU泡棉上的复合散热膜的两个自由端搭接;裁切步骤,在切刀的两端安装裁切电眼,当裁切电眼检测到每条复合散热膜的边缘,切刀将条状的PU泡棉切割成单个独立的散热泡棉,裁切后的所述石墨纸的两侧内缩2

2.5mm。
[0005]本专利技术散热泡棉制作工艺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在石墨纸以及PET胶带卷上分别冲压定位孔,并配合石墨电眼、分切电眼,保证了复合散热膜中的石墨纸位于复合散热膜的中部,保证了石墨的居中位置;且通过先进行多条复合散热膜的成型,再将多条复合散热膜包裹在条状PU泡棉后,再进行裁切,裁切时仅需切割PU泡棉,采用先分切复合散热膜、再切割PU泡棉的技术手段,能防止对于在一些较小颗粒的泡棉切割过程中,出现粘附在PU泡棉上的散热膜易于从PU泡棉上脱离的现象,保证了尺寸较小的泡棉的产品良率;在保证石墨纸两侧内缩2mm

2.5mm采用两次作业实现,分切是保证石墨两侧内缩大于2.5mm,裁切时,再保证石墨两侧内缩在2

2.5mm,先进行分切、再进行裁切,保证了石墨位于复合散热膜中部的精度。
[0006]优选地,所述条状PU泡棉、PET胶带卷上均预先喷涂液体阻燃剂,并且进行干燥处理,保证了该散热泡棉的阻燃性。
[0007]优选地,所述成型步骤与裁切步骤之间设置有冷却步骤,冷却温度控制在20

40℃。成型步骤是利用高温将热熔胶融化,使其有粘性,利于粘住PU泡棉,冷却后,保证了热熔胶与PU泡棉之间的粘性,保证粘性后再对条状泡棉进行裁切,使得在裁切时,不会有热熔胶外溢,影响裁切精度。
[0008]优选地,所述贴合机的送料卷、收料卷、贴合辊上以及悬空部分均采用限位件进行限位。不仅在送料卷、收料卷设置限位件,还在悬空部分均采用限位件,这样保证了石墨纸与其他辅料贴合的精度。
[0009]优选地,所述限位件可以采用限位板、导向针或导向辊轮,所述导向辊轮套设在固定轴上,并能绕固定轴旋转。导向针由于与石墨、PET胶带、PET双面胶以及热熔胶接触面积小,因此产生的阻力比较小,同样导向辊由于是转动的,因此与石墨、PET胶带、PET双面胶以及热熔胶转动较小。
[0010]优选地,所述限位板、导向针或导向辊轮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限位板、导向针的导向槽设置在限位板、导向针相对应的端面;所述导向轮上的导向槽设置在导向辊轮的外圆周上。导向槽能放置石墨纸、PET胶带、PET双面胶以及热熔胶在贴合时上下晃动,继而影响贴合的精度。
[0011]优选地,所述模切步骤与辅料贴合步骤之间设置有按压步骤,对石墨的边缘进行按压,将多余的空气排出。用以改善石墨模切成品分层问题,提高良率。
[0012]优选地,所述模切步骤中,输送贴合后的PET胶带和石墨纸的输送机上设置有随输送机一并移动的定位针,所述定位针穿过定位孔,保证了模切的精度。
[0013]优选地,所述条状的散热泡棉上开设有孔洞,孔洞内填充有散热材料。提高了散热泡棉的散热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5]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散热泡棉制作工艺,包括石墨贴合步骤,利用贴合机将PET胶带卷贴合在石墨纸卷的外侧;定位孔冲压步骤,在贴合后的PET胶带和石墨纸上均冲压多组两两对应的定位孔,多个定位孔位于石墨纸待模切的外侧;模切步骤,使用的圆刀模切机具有多个并排的圆刀,每个圆刀的两端均安装石墨电眼,每个圆刀的两个石墨电眼用以检测对应的该组的定位孔,当石墨电眼依次监测到与其对应的定位孔,圆刀对石墨纸进行模切,PET胶带上的石墨纸形成多条,且每相邻的两条石墨纸之间的距离相等,石墨纸上的定位孔随每相邻的两条石墨纸之间的石墨废料去除;辅料贴合步骤,利用贴合机依次在多条石墨纸的内侧贴合PET双面胶以及热熔胶,形成卷状的复合散热膜;分切步骤,分切机安装有分切电眼,当分切电眼依次检测到PET胶带上的定位孔后,将复合散热膜分切成多条复合散热膜,每相邻的两条复合散热膜之间有PET胶带废料,
PET胶带上的定位孔位于PET胶带废料上,每条复合散热膜的宽度大于内部石墨纸的宽度,且石墨纸的两侧内缩大于2.5mm;成型步骤,利用成型机将复合散热膜包裹在条状PU泡棉上,条状的散热泡棉上开设有孔洞,孔洞内填充有散热材料,成型机的加热温度控制在130
±
5度,热熔胶融化产生粘性,多条复合散热膜逐一包裹住PU泡棉,包裹在条状PU泡棉上的复合散热膜的两个自由端搭接;裁切步骤,在切刀的两端安装裁切电眼,当裁切电眼检测到每条复合散热膜的边缘,切刀将条状的PU泡棉切割成单个独立的散热泡棉,裁切后的石墨纸的两侧内缩2

2.5mm,之所以采用内缩,用以防止石墨导电外泄。
[0016]利用在石墨纸以及PET胶带卷上分别冲压定位孔,并配合石墨电眼、分切电眼,保证了复合散热膜中的石墨纸位于复合散热膜的中部,保证了石墨的居中位置;且通过先进行多条复合散热膜的成型,再将多条复合散热膜包裹在条状PU泡棉后,再进行裁切,裁切时仅需切割PU泡棉,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泡棉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石墨贴合步骤,利用贴合机将PET胶带卷贴合在石墨纸卷的外侧;定位孔冲压步骤,在贴合后的PET胶带和石墨纸上均冲压多组两两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多个定位孔位于石墨纸待模切的外侧;模切步骤,使用的圆刀模切机具有多个并排的圆刀,每个圆刀的两端均安装石墨电眼,每个所述圆刀的两个石墨电眼用以检测对应的该组的定位孔,当石墨电眼依次监测到与其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圆刀对石墨纸进行模切,所述PET胶带上的石墨纸形成多条,且每相邻的两条石墨纸之间的距离相等,石墨纸上的定位孔随每相邻的两条石墨纸之间的石墨废料去除;辅料贴合步骤,利用贴合机依次在多条石墨纸的内侧贴合PET双面胶以及热熔胶,形成卷状的复合散热膜;分切步骤,分切机安装有分切电眼,当分切电眼依次检测到PET胶带上的定位孔后,将复合散热膜分切成多条复合散热膜,每相邻的两条复合散热膜之间有PET胶带废料,PET胶带上的定位孔位于PET胶带废料上,每条复合散热膜的宽度大于内部石墨纸的宽度,且所述石墨纸的两侧内缩大于2.5mm;成型步骤,利用成型机将复合散热膜包裹在条状PU泡棉上,成型机的加热温度控制在130
±
5度,热熔胶融化产生粘性,多条复合散热膜逐一包裹住PU泡棉,包裹在条状PU泡棉上的复合散热膜的两个自由端搭接;裁切步骤,在切刀的两端安装裁切电眼,当裁切电眼检测到每条复合散热膜的边缘,切刀将条状的PU泡棉切割成单个独立的散热泡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涛皮富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锟荣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