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重力感应控制的爬楼式移动电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5990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重力感应控制的爬楼式移动电源装置,包括电源箱、配件箱、驱动模块、履带传动结构、车架以及斜角调节架;电源箱安装在车架上,且电源箱的箱体侧面与车架连接;电源箱贴合连接在电源箱上方,且电源箱的侧面与车架连接;车架下端安装有驱动模块,驱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履带传动结构,履带传动结构中部连接斜角调节架,斜角调节架连接车架;驱动模块包括电机、电机驱动器以及重力传感器;电机驱动器连接重力传感器,用于读取重力传感器的加速度值;电机驱动器连接电机,并根据重力传感器的加速度值控制电机运行。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电机驱动器读取重力感应器的加速度来控制装置失控时的电机输出,避免了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全隐患。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重力感应控制的爬楼式移动电源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可移动式电源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重力感应控制的爬楼式移动电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储能装置对于供电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供电系统中很多设备的检修以及维护都需要依赖于电源装置。目前常用的电源装置的储能方式都是利用蓄电池,然而蓄电池需要定期维护,同时电池重量大,在搬运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安全问题。
[0003]目前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将蓄电池组安装在一辆可移动的爬楼车上,利用爬楼车,通过电机驱动履带实现上下爬楼功能,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该方案中又引发其它问题,在爬楼过程中,由于各种楼梯的倾斜角度不一,加上爬楼车车重量大,爬楼车在爬楼过程中可能会因某些人为或者其它突发事件,导致爬楼车摔落,同时履带在电机的驱动下一直在转动,容易引发二次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重力感应控制的爬楼式移动电源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带有电源的爬楼车在爬楼过程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重力感应控制的爬楼式移动电源装置,包括电源箱、配件箱、驱动模块、履带传动结构、车架以及斜角调节架;所述电源箱安装在所述车架上,且电源箱的箱体侧面与车架连接;所述电源箱贴合连接在所述电源箱上方,且电源箱的侧面与车架连接;所述车架下端安装有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履带传动结构,所述履带传动结构中部连接用于调节其倾斜角度所述斜角调节架,所述斜角调节架连接所述车架;
[0007]所述电池箱3和所述配件箱电性连接;所述电池箱3和所述驱动模块电性连接,用于驱动模块的供电;
[0008]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电机、电机驱动器以及重力传感器;所述电机驱动器连接所述重力传感器,用于读取重力传感器的加速度值;所述电机驱动器连接所述所述电机,并根据所述重力传感器的加速度值控制电机运行。
[0009]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模块还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外壳、齿轮定位板以及传动轴;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上安装第一齿轮;所述传动轴上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传动轴还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外壳,并在传动轴两端连接所述履带传动结构。
[0010]进一步的,所述履带传动结构包括同步带架;所述斜角调节架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
[0011]所述同步带架中部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的滑动槽;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在所述同步带架之间的滑动槽中;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活动连接,
另一端与所述车架活动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电源箱包括控制面板、箱体、锂电池、按压三角块以及上盖板;所述控制面板设在所述箱体侧面上;所述锂电池安装在箱体中,并与箱体底部连接;通过所述按压三角块将所述锂电池与箱体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外侧面上设有电源输出端口和电源充电端口。
[0013]进一步的,所述配件箱包括适配器、测试线、舱门、配件箱体以及配件箱盖板;所述箱体设置为两层,一层存放所述测试线,另一层存放所述适配器;所述舱门活动连接在配件箱体的侧面上;所述配件箱体顶部连接所述配件箱盖板。
[0014]进一步的,所述车架包括承载架、支撑架以及车轮;所述车轮包括万向轮和定向轮;所述万向轮和定向轮分别安装在所述承载架顶部;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承载架的上方。
[0015]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设置有伸缩拉杆,并且在伸缩拉杆上设置至少两个的伸缩调节孔,用于调节伸缩杆长度。
[0016]进一步的,所述基于重力感应控制的爬楼式移动电源装置,还包括多个弹簧插销;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弹簧插销;
[0017]所述电源箱侧面设有所述弹簧插销的连接部,所述弹簧插销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弹簧插销;
[0018]所述配件箱侧面设有所述弹簧插销的安装部,通过所述安装部将所述弹簧插销安装在配件箱的侧面上。
[0019]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拉杆设置有电机正转按钮和电机反转按钮;所述电机正转按钮和电机反转按钮分别连接所述电机,用于控制电机的正反转。
[0020]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模块的外壳顶部设有电机开关和电机电源接口。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2]图1为本申请的基于重力感应控制的爬楼式移动电源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申请的基于重力感应控制的爬楼式移动电源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申请的基于重力感应控制的爬楼式移动电源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申请的基于重力感应控制的爬楼式移动电源装置中控制电机停止原理的组成连接示意图;
[0026]图5为本申请的基于重力感应控制的爬楼式移动电源装置中驱动模块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申请的基于重力感应控制的爬楼式移动电源装置中电池箱3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申请的基于重力感应控制的爬楼式移动电源装置中配件箱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如下:
[0030]1‑
配件箱、2

车架、3

电池箱3、4

驱动模块、5

履带传动结构、6

斜角调节架、11

舱门、12

配件箱盖板、13

配件箱体、14

测试线、15

适配器、21

支撑架、22

承载架、23


向轮、24

定向轮、31

控制面板、32

上盖板、33

按压三角块、34

锂电池、35

箱体、41

传动轴、42

电机驱动器、43

外壳、44

第二齿轮、45

第一齿轮、46

电机、47

重力传感器、48

电机电源接口、49

电机开关、51

同步轮、52

同步带架、53

同步履带、61

第一连杆、62

第二连杆、211

伸缩拉杆、521

滑动槽、2211

正传按钮、221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重力感应控制的爬楼式移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箱、配件箱、驱动模块、履带传动结构、车架以及斜角调节架;所述电源箱安装在所述车架上,且电源箱的箱体侧面与车架连接;所述电源箱贴合连接在所述电源箱上方,且电源箱的侧面与车架连接;所述车架下端安装有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履带传动结构,所述履带传动结构中部连接用于调节其倾斜角度所述斜角调节架,所述斜角调节架连接所述车架;所述电池箱3和所述配件箱电性连接;所述电池箱3和所述驱动模块电性连接,用于驱动模块的供电;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电机、电机驱动器以及重力传感器;所述电机驱动器连接所述重力传感器,用于读取重力传感器的加速度值;所述电机驱动器连接所述所述电机,并根据所述重力传感器的加速度值控制电机运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重力感应控制的爬楼式移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还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外壳、齿轮定位板以及传动轴;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上安装第一齿轮;所述传动轴上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传动轴还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外壳,并在传动轴两端连接所述履带传动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重力感应控制的爬楼式移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传动结构包括同步带架;所述斜角调节架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同步带架中部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的滑动槽;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在所述同步带架之间的滑动槽中;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架活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重力感应控制的爬楼式移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箱包括控制面板、箱体、锂电池、按压三角块以及上盖板;所述控制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子天雷立礼倪伟超范少伟黄明园陈邵权岑宗元黄华斌宋锁娜李立挺庞冬辉甘一秀潘桂泉丁艳芳黄炳强黄世盼江宁农宁波廖钦乾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贵港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