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付生专利>正文

一种可降解排水板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5884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0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降解排水板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0、准备原料,提前准备好制备所需的原料;小麦秸秆、玉米秸秆、竹纤维、松木纤维、椰壳纤维、蕉麻纤维、稻壳粉;S20、制备混合的植物纤维,将准备好的原料按一定配比混合从而获得植物纤维;S30、压板成型,将配比好的植物纤维与固体胶粘剂混合均匀后投入成型装置中进行压板成型,获得可降解板体;S40、包覆滤网,将获得的可降解板体表面包覆一层滤网,最终获得可降解排水板。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制备工艺所制造的排水板可以满足排水板的硬度要求,使其能够顺利插入地下进行排水,并在几个月后降解,环保效果佳。环保效果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降解排水板的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排水板
,尤其涉及一种可降解排水板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排水板都有的凹凸式中空立筋结构,可以快速有效导出雨水,大大减少甚至消除防水层的静水压,通过这种主动导水原理可以达到主动防水的效果。排水板可以有效地保护构筑物和防水层,并且抵抗土壤中的各类酸碱和植物的根刺。在地下室外墙回填土时,它可以保护建筑物和防水层免遭破坏。
[0003]排水板其板体均为塑料材质制成的,插入低下使用后会一直存在不可降解,污染环境,而且塑料排水板一直处于地下,容易造成地基下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解排水板的制备工艺,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降解排水板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0、准备原料,提前准备好制备所需的原料;小麦秸秆、水稻秸秆、玉米秸秆、竹纤维、松木纤维、椰壳纤维、蕉麻纤维、稻壳粉、淀粉;
[0007]S20、制备混合的植物纤维,将准备好的原料按一定配比混合从而获得植物纤维;
[0008]S30、压板成型,将配比好的植物纤维与固体胶粘剂混合均匀后投入成型装置中进行压板成型,获得可降解板体;
[0009]S40、包覆滤网,将获得的可降解板体表面包覆一层滤网,最终获得可降解排水板。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在步骤S20中,各原料的配比比例按质量份为小麦秸秆12
r/>17份、水稻秸秆10

15份、玉米秸秆15

20份、竹纤维6

11份、松木纤维20

25份、椰壳纤维5

13份、蕉麻纤维10

17份、稻壳粉4

12份、淀粉5

10份。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在步骤S30中,植物纤维与固体胶粘剂的配比比例按质量百分比为植物纤维65%

75%、固体胶粘剂25%

35%。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在步骤S40中,滤网由废麻材料制成。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在步骤S30中,还包括植物纤维与固体胶粘剂混合紧密性的检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0014]S31、对压板成型后的可降解板体进行光线扫描,获得检查图片,从检查图片产生用于混合紧密性检查的轮廓图形;
[0015]S32、将轮廓图形按照轮廓宽度进行分级;
[0016]S33、根据分级后的轮廓图形,对每级的轮廓图形的轮廓宽度进行参量化;
[0017]对轮廓图形的轮廓宽度进行参量化具体包括以下分步骤:
[0018]S331、以轮廓图形的最长边为横向,以轮廓图形的宽度为纵向,所述轮廓图形的最长边的交点处的横坐标为零,从零坐标开始,确定多个截取横坐标,各截取的横坐标的值依
次增加;
[0019]S332、对截取的横坐标所对应的轮廓图形的宽度进行读取;
[0020]S333、统计处理,将所读取的对应的轮廓图形的宽度进行统计,并且将其中最小的宽度值作为截边最小值,并将所有宽度值做成趋势图;
[0021]S334、从所述趋势图中确定趋势曲线的每一个拐点处的横坐标;
[0022]S335、根据拐点处的横坐标确定轮廓宽度参量化的分布图,根据分布图排除植物纤维与固体胶粘剂的混合疏松区。
[0023]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5]一种可降解排水板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6]S10、准备原料,提前准备好制备所需的原料;小麦秸秆、水稻秸秆、玉米秸秆、竹纤维、松木纤维、椰壳纤维、蕉麻纤维、稻壳粉、淀粉;
[0027]S20、制备混合的植物纤维,将准备好的原料按一定配比混合从而获得植物纤维;
[0028]S30、压板成型,将配比好的植物纤维与固体胶粘剂混合均匀后投入成型装置中进行压板成型,获得可降解板体;
[0029]S40、包覆滤网,将获得的可降解板体表面包覆一层滤网,最终获得可降解排水板。
[003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步骤S20中,各原料的配比比例按质量份为小麦秸秆12

17份、水稻秸秆10

15份、玉米秸秆15

20份、竹纤维6

11份、松木纤维20

25份、椰壳纤维5

13份、蕉麻纤维10

17份、稻壳粉4

12份、淀粉5

10份。
[003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步骤S30中,植物纤维与固体胶粘剂的配比比例按质量百分比为植物纤维65%

75%、固体胶粘剂25%

35%。
[003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步骤S40中,滤网由废麻材料制成。
[003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步骤S30中,还包括植物纤维与固体胶粘剂混合紧密性的检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0034]S31、对压板成型后的可降解板体进行光线扫描,获得检查图片,从检查图片产生用于混合紧密性检查的轮廓图形;
[0035]S32、将轮廓图形按照轮廓宽度进行分级;
[0036]S33、根据分级后的轮廓图形,对每级的轮廓图形的轮廓宽度进行参量化;
[0037]对轮廓图形的轮廓宽度进行参量化具体包括以下分步骤:
[0038]S331、以轮廓图形的最长边为横向,以轮廓图形的宽度为纵向,所述轮廓图形的最长边的交点处的横坐标为零,从零坐标开始,确定多个截取横坐标,各截取的横坐标的值依次增加;
[0039]S332、对截取的横坐标所对应的轮廓图形的宽度进行读取;
[0040]S333、统计处理,将所读取的对应的轮廓图形的宽度进行统计,并且将其中最小的宽度值作为截边最小值,并将所有宽度值做成趋势图;
[0041]S334、从所述趋势图中确定趋势曲线的每一个拐点处的横坐标;
[0042]S335、根据拐点处的横坐标确定轮廓宽度参量化的分布图,根据分布图排除植物纤维与固体胶粘剂的混合疏松区。
[0043]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具体步骤如下:
[0044]S10、准备原料,提前准备好制备所需的原料;小麦秸秆、玉米秸秆、竹纤维、松木纤维、椰壳纤维、蕉麻纤维、稻壳粉;
[0045]S20、制备混合的植物纤维,将准备好的原料按一定配比混合从而获得植物纤维;各原料的配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降解排水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准备原料,提前准备好制备所需的原料;小麦秸秆、水稻秸秆、玉米秸秆、竹纤维、松木纤维、椰壳纤维、蕉麻纤维、稻壳粉、淀粉;S20、制备混合的植物纤维,将准备好的原料按一定配比混合从而获得植物纤维;S30、压板成型,将配比好的植物纤维与固体胶粘剂混合均匀后投入成型装置中进行压板成型,获得可降解板体;S40、包覆滤网,将获得的可降解板体表面包覆一层滤网,最终获得可降解排水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排水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0中,各原料的配比比例按质量份为小麦秸秆12

17份、水稻秸秆10

15份、玉米秸秆15

20份、竹纤维6

11份、松木纤维20

25份、椰壳纤维5

13份、蕉麻纤维10

17份、稻壳粉4

12份、淀粉5

1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排水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0中,植物纤维与固体胶粘剂的配比比例按质量百分比为植物纤维6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生曾德鉴
申请(专利权)人:付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