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5867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0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使用表面安装型的光源进行发光的发光面的均匀性的照明装置。照明装置具备:表面安装型的光源,其射出光;和导光体,其沿规定方向延伸,供从光源射出的光导入。导光体具有长度方向光扩散部,该长度方向光扩散部相对于光源配置于沿着导光体的发光面的第一宽度方向,使从光源朝第一宽度方向射出的光在导光体的长度方向上扩散。射出的光在导光体的长度方向上扩散。射出的光在导光体的长度方向上扩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照明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公知有将光以面状或带状放射的照明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该照明装置具备光源和导光体。光源为射出光的炮弹型LED灯。导光体是沿规定方向延伸,供从光源射出的光导入的部件。上述光源被配置为朝向导光体的长度方向侧向导光体的长度方向的端部插入。从光源射出的光在被导入导光体之后,从设置于导光体的宽度方向的一个端面的面(即,发光面)放射。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

185980号公报
[0004]然而,在炮弹型LED灯中,需要使用导线型电子部件,因此部件单价变高。因此,为了将部件单价抑制得较低,考虑采用表面安装(SMD)型LED灯。但是,在该SMD型LED灯中,若从光源至发光面为止的光程长较短,则无法将光充分扩散,损害面状或带状的发光面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点而产生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使用表面安装型的光源进行发光的发光面的均匀性的照明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照明装置具备:表面安装型的光源,其射出光;和导光体,其沿规定方向延伸,供从上述光源射出的光导入,其中,上述导光体具有长度方向光扩散部,上述长度方向光扩散部相对于上述光源配置于沿着上述导光体的发光面的第一宽度方向,使从上述光源朝上述第一宽度方向射出的光在上述导光体的长度方向上扩散。
[0007]根据该结构,通过导光体的长度方向光扩散部使从表面安装型的光源朝第一宽度方向射出的光在长度方向上扩散,能够使光行进至导光体的长度方向端部侧。因此,能够提高使用表面安装型的光源进行发光的发光面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从正面上侧观察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立体图。
[0009]图2是从背面下侧观察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立体图。
[0010]图3是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所具备的光源单元的电路图。
[0011]图4是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六面图,图4的(A)为主视图,图4的(B)为俯视图,图4的(C)为左视图,图4的(D)为右视图,图4的(E)为后视图,图4的(F)为仰视图。
[0012]图5是将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沿图4所示的V-V剖切时的剖视图。
[0013]图6是将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沿图4所示的VI-VI剖切时的剖视图。
[0014]图7是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所具备的导光体的立体图。
[0015]图8是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导光体的六面图,图8的(A)为主视图,图8的(B)为俯
视图,图8的(C)为左视图,图8的(D)为右视图,图8的(E)为后视图,图8的(F)为仰视图。
[0016]图9是将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导光体沿图8所示的IX-IX剖切时的剖视图和示意性表示光向宽度方向的扩散的图。
[0017]图10是示意性表示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导光体中的光向长度方向的扩散的图。
[0018]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导光体中的长度方向位置与照度之间的关系的图。
[0019]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导光体中的长度方向位置与亮度之间的关系的图。
[0020]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导光体中的长度方向位置与亮度之间的关系的第一要部的放大图。
[0021]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导光体中的长度方向位置与亮度之间的关系的第二要部的放大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
照明装置;10

外壳罩;20

光源单元;21

光源;25

基板;30

导光体;30a

外表面(表面);30b

内表面(背面);31

光入射面;32

狭缝部;32a

倾斜面;33

光反射面;34

发光方向光扩散部;34a

凹槽;35

发光面;36

长度方向光扩散部;36a

第一光扩散部;36b

第二光扩散部;36c

肋;X

长度方向;Y

第一宽度方向;Z

第二宽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使用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25]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1是以面状或带状放射光的装置。照明装置1例如安装于车辆的室内装饰品(具体而言,内部把手边框等),从该室内装饰品的表面放射光。照明装置1例如安装于内部把手边框的下表面侧上部,从下表面侧发光。以下,在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1中,发光面处于下表面。
[0026]如图1和图2所示,照明装置1具备外壳罩10、光源单元20以及导光体30。
[0027]外壳罩10是覆盖光源单元20和导光体30的外壳部件。外壳罩10具有保护功能、设计功能、光污染防止功能、光反射功能等。保护功能是保护光源单元20和导光体30的功能。设计功能是使照明装置1的设计性能提高的功能。光污染防止功能是防止从光源单元20向与导光体30侧不同的方向射出的光从除发光面以外的部位泄露的功能。光反射功能是将从光源单元20向与导光体30侧不同的方向射出的光朝向导光体30侧反射的功能。
[0028]外壳罩10形成为边缘立起设置的大致长方形的托盘状。外壳罩10形成为考虑了光的反射性/扩散性、与其他部件之间的连接性能(例如强度、尺寸稳定性、耐电压等)的形状和材质。外壳罩10由白色系树脂构成。外壳罩10的材质例如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丙烯(PP)、聚乙烯(PE)、丙烯腈
·
丁二烯
·
苯乙烯(ABS)等树脂材料。
[0029]应予说明,作为外壳罩10的材质,为了提高材料强度并降低成型收缩率,例如优选使用PBT。另外,为了提高光的反射性/扩散性,外壳罩10的材质例如优选包含氧化钛(TiO2)。该氧化钛的含有比例例如优选为15%~20%左右。
[0030]如图2、图4以及图5所示,外壳罩10具有第一开口部11和第二开口部12。第一开口
部11是供光源单元20插入的开口。在光源单元20被插入至第一开口部11的状态下,光源单元20和外壳罩10相互定位而卡止。另外,第二开口部12是供导光体30嵌合的开口。在导光体30嵌合于第二开口部12的状态下,导光体30和外壳罩10相互定位而卡止。
[0031]光源单元20是产生光的单元。如图3所示,光源单元20具有光源21、齐纳二极管22、电阻23以及二极管24。光源21、齐纳二极管22、电阻23以及二极管24构成使光源21点亮的点亮电路。光源21、齐纳二极管22、电阻23以及二极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照明装置,其具备:表面安装型的光源,其射出光;和导光体,其沿规定方向延伸,供从所述光源射出的光导入,其中,所述导光体具有长度方向光扩散部,所述长度方向光扩散部相对于所述光源配置于沿着所述导光体的发光面的第一宽度方向,使从所述光源朝所述第一宽度方向射出的光在所述导光体的长度方向上扩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长度方向光扩散部具有将安装有所述光源的基板朝外壳罩推压的肋功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长度方向光扩散部具有:第一光扩散部,其相对于所述光源配置于所述第一宽度方向上靠近所述发光面这一侧;和第二光扩散部,其相对于所述光源配置于所述第一宽度方向上远离所述发光面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野永树松井健城梅田幸彦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