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滑式绕线机储线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5793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边滑式绕线机储线环,它由线环、带线器和滑块构成,线环截面呈U形状,该U形一侧壁上端部为向外倾斜的燕尾形凸起,带线器内侧为与之配合的燕尾形槽。带线器与滑块之间由弹簧钢丝连接。本储线环为线环内侧面与摩擦轮扩大接触面创造了条件,带线器滑动摩擦力的调节更为方便,有利于提高线圈的绕制质量。(*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边滑式绕线机储线环。目前,一些环形变压器线圈等的绕制可采用高速绕线机。该绕线机的储线环一般为边滑式,即由线环1、带线器2和滑块3构成,其结构如附图说明图1和图2所示。一般滑块3有多个,带线器2与滑块3之间由拉线4连接,由拉线和滑块的位置调节变换带线器2与线环1之间滑动摩擦力,而滑动摩擦力将直接影响到线环1中的金属线的拉抽作用力,从而影响线圈的绕制质量。另外,边滑式绕线机储线环的高速转动是由置于线环内侧的摩擦轮带动的。因此,摩擦轮与储线环内侧接触面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储线环转动平稳和转速的提高。而目前的边滑式储线环结构,其带线器2位于储线环的一侧面,将环右侧的燕尾槽5盖住,这样限制了摩擦轮的凹面与储线环内侧面的接触面积,影响其转速的提高和运转的平稳度。另外,多个滑块3和拉线4的结构形式,对滑动摩擦力的调节带来不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使储线环与内侧的传动摩擦轮有更多接触面,并使边滑器的滑动摩擦力调节更为灵活、方便的边滑式绕线机储线环。本技术设计的边滑式绕线机储线环,由线环、带线器、滑块构成,其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其中,线环1的横截面呈U形状,U形的一侧臂上端部为一向外侧斜的燕尾形凸起6,带线器2内侧形状为与燕尾形凸起6匹配的燕尾槽。本技术的带线器2与滑块3之间用弹簧钢丝5连接。这种结构的储线环,由于带线器2的位置上移,使线环的下部(即内侧)留出更多的空间,这样,可使线环内侧面与摩擦轮的凹面之间有更大的接触面,便于绕线机提高转速,且使线环转动更平稳。带线器的滑动摩擦力可通过预设弹簧纲丝5的刚度来调节,因此,滑块3只要一个就可以了。这样,既简化了结构,又使滑动摩擦力有更大的变换范围。图1为原边滑式绕线机储线环结构图示。图2为原边滑式绕线机储线环在带线器处的截面图示。图3为本边滑式绕线机储线环结构图示。图4为本边滑式绕线机储线环在带线器处的截面图示。图中标号1为线环,2为带线器,3为滑块,4为连接线,5为弹簧钢丝,6为线环1的燕尾形凸起。实施例根据图3和图4所示。线环1的内直径为18cm,其U形槽的深度为0.8cm,内侧宽度为0.4cm,U形槽的右臂上端部为向外倾斜45度角的燕尾形凸起6,带线器2的内侧为燕尾形槽,与燕尾形凸起6匹配。滑块3与带线器2之间用弹簧钢丝5连接,弹簧钢丝的刚性强度可根据带线器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需要选择。按图3和图4装配,即得所需的可高速转动的边滑式绕线机储线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边滑式绕线机储线环,由线环、带线器、滑块构成,其特征在于线环(1)的横截面呈U形状,U形一侧臂上端部为一向外倾斜的燕尾形凸起(6),带线器(2)内侧形状为与燕尾形凸起(6)匹配的燕尾槽。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边滑式绕线机储线环,由线环、带线器、滑块构成,其特征在于线环(1)的横截面呈U形状,U形一侧臂上端部为一向外倾斜的燕尾形凸起(6),带线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华枝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海珠区广日电子机械经营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