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厚壁直缝焊管热处理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5742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0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厚壁直缝焊管热处理装置及方法。一种厚壁直缝焊管热处理装置,包括放料装置、送料装置、热处理炉和冷却池;所述放料装置由多个并排安装的放料架组成;所述送料装置用于实现管材各个程序之间的运输;所述冷却池设置在放料装置的右侧,在所述冷却池内设置有承放架;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一号小车、二号小车以及送料架可以对焊管实现批量输送,提高了焊管的运输效率,同时相比于原有的喷淋冷却和空冷,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高效的消除厚壁焊管管体内部的残余应力,而采用冷却池冷却可以快速实现管材内部组织晶粒、析出相等快速定型,确保管体部分的力学性能一致性,同时可避免钢管发生弯曲、塌扁等不良变形现象。塌扁等不良变形现象。塌扁等不良变形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厚壁直缝焊管热处理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热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厚壁直缝焊管热处理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厚壁直缝焊管因在成型过程中存在包辛格效应、残余应力较大的现象,因此为了改善管体材料的性能,提高管材质量,实现焊缝与管体材料性能一致性,避免焊接处生锈,通常要对焊接后的不锈钢管进行热处理,使其组织结构是过饱和固溶体或通常只存在于高温的一种固溶体相,在热力学上处于亚稳态,在适当的温度或应力条件下会发生脱溶或其他转变。
[0003]目前在生产领域中进行固溶处理常用的热处理炉,其在钢管进入炉体时,一般都是采用辊道直接输送,按一定的速度通过热处理炉而进行组织性能调控处理,送出炉体外进行喷淋冷却或空冷,这种热处理方式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管材运输效率低下,热处理后的管体冷却速度较低,难以实现固溶体相快速定型,难以达到预期要求,而针对大直径厚壁管材,这种现象更为突出,钢管容易产生变形现象,不利于后续加工,甚至产生钢管报废。因此,专利技术了一种厚壁金属直缝焊管热处理装置,形成与装置匹配的工艺技术,可以很好的克服传统装备的缺陷,有效提高生产线的生产效率以及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厚壁直缝焊管热处理装置及方法。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厚壁直缝焊管热处理装置,包括放料装置、送料装置、热处理炉和冷却池;所述放料装置由多个并排安装的放料架组成;所述送料装置包括横向放置的一号导轨和二号导轨,所述一号导轨和二号导轨并排安装在放料装置前侧的地基上,在所述一号导轨和二号导轨上共同放置有一号小车,在所述一号小车的下表面安装有一号电机,用于为一号小车的移动提供动力,在所述一号小车的上表面并排设置有三号导轨和四号导轨,所述三号导轨和四号导轨垂直于一号导轨,在所述三号导轨和四号导轨上共同放置有二号小车,在所述二号小车的下表面设置有二号电机,用于为二号小车的移动提供动力,在所述二号小车上表面的前部一体设置有安装壁,在所述安装壁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燕尾块,在所述安装壁的内侧设置有门架,在所述门架上设置有与燕尾块相对应的燕尾槽,在所述安装壁的内侧面上还竖直设置有齿条,在所述门架上通过轴承座安装有两根横向放置的转轴,在所述转轴上安装有与齿条相对应的齿轮,在所述门架的侧壁上还安装有三号电机,用于驱动转轴带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门架上下移动,在所述门架内侧面的下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多个送料架,在所述放料装置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五号导轨和六号导轨,以便于一号小车运行至左侧时,使五号导轨和六号导轨分别与三号导轨和四号导轨衔接;所述冷却池设置在放料装置的右侧,在所述冷却池内设置有承放架,在所述承放
架的底部设置有两排一号定滑轮,在所述承放架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一号定滑轮相对应的二号定滑轮,在所述冷却池左右侧壁的上端均安装有与二号定滑轮相对应的三号定滑轮,在所述冷却池左右两侧的地基上安装有与三号定滑轮相对应的四号定滑轮,相互对应的一号定滑轮、二号定滑轮、三号定滑轮和四号定滑轮共同组成定滑轮组,在两组定滑轮组上共同穿过一条环形钢丝绳,所述环形钢丝绳的左右两侧分别缠绕在不同的动滑轮上,所述动滑轮安装在一号液压缸的端部,所述一号液压缸固定安装在地基上,通过一号液压缸带动动滑轮移动最终带动环形钢丝绳拉紧或放松,最终带动承放架上下移动;所述热处理炉包括炉体,在所述炉体上设置有炉口,在所述炉口的两侧设置有凹槽,在所述炉口处设置有加热炉门,在所述加热炉门的两侧设置有与凹槽相对应的滑块,在所述加热炉门的上方固定设置有连接杆,在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固定设置有链条,在所述链条与连接杆连接部的正上方设置有定链轮,且所述定链轮安装在炉体上,在所述炉体上方的一侧安装有与两个链条相对应的换向链轮,在所述换向链轮的下方设置有动链轮,所述动链轮安装在二号液压缸的端部,所述二号液压缸安装在炉体上,在所述冷却池和热处理炉的右侧设置有八号导轨,以便于在一号小车运行至右侧时,使三号导轨和四号导轨分别与六号导轨和八号导轨衔接。
[0006]进一步,在所述一号导轨和二号导轨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挡板,以防止一号小车运行过度,在所述三号导轨和四号导轨的前端均设置有挡板,在所述五号导轨、六号导轨和八号导轨的后端均设置有挡板,以防止二号小车运行过度。
[0007]再进一步,所述一号小车和二号小车的滚动轮的外侧均设置有凸缘,以限制一号小车和二号小车的移动路径,保证一号小车和二号小车不会跑偏。
[0008]更进一步,在所述承放架的前后侧面上均安装有滚轮,在所述冷却池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滚轮相对应的七号导轨,以防止承放架前后晃动,同时减小摩擦力。
[0009]更进一步,所述滑块为圆形滑块,以减小摩擦力。
[0010]更进一步,在所述门架的内侧面设置有隔热层,用于隔绝管材热处理后散发的热量,以保护机器和人员的安全。
[0011]更进一步,在所述加热炉门的内部设置有降温管路,在所述加热炉门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出水管道和进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和进水管道均与降温管路连接。
[0012]一种厚壁直缝焊管热处理方法,首先二号电机工作带动二号小车从三号导轨和四号导轨移动至五号导轨和六号导轨,当二号小车上的送料架移动至放料装置下方时停止,随后三号电机驱动转轴带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门架向上移动,完成从放料装置上的取料动作,取料完成后二号电机反转,带动二号小车返回一号小车上,随后一号电机工作带动一号小车移动,使四号导轨与八号导轨衔接,接着二号液压缸缩回,打开加热炉门,二号电机工作,带动二号小车移动,三号电机配合其工作,将送料架上的焊管放入炉体内,随后二号液压缸伸出,关闭加热炉门,待焊管加热完成后,二号液压缸缩回,打开加热炉门,二号电机与三号电机控制二号小车带动送料架将焊管从炉体取出,并退回至冷却池后侧,随后一号液压缸缩回,将冷却池内的承放架提起,二号电机与三号电机控制二号小车带动送料架将焊管放至承放架上后,退回至一号小车上,接着一号液压缸伸出,将承放架下放至冷却池内进行冷却,冷却后一号液压缸缩回,将承放架提起,完成焊管的热处理。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专利技术采用一号小车、二号小车以及送料架可以对焊管实现批量输送,提高了焊管的运输效率,同时相比于原有的喷淋冷却和空冷,本专利技术可以高效的消除厚壁焊管管体内部的残余应力,而采用冷却池冷却可以快速实现管材内部组织晶粒、析出相等快速定型,确保管体部分的力学性能一致性,同时可避免钢管发生弯曲、塌扁等不良变形现象,确保管材性能、外形尺寸等关键指标符合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放料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号小车和二号小车的左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号小车和二号小车的后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二号小车的俯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圈A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承放架的主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承放架的侧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冷却池的俯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热处理炉的主视图。
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厚壁直缝焊管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料装置(01)、送料装置(02)、热处理炉(03)和冷却池(04);所述放料装置(01)由多个并排安装的放料架(1)组成;所述送料装置(02)包括横向放置的一号导轨(2)和二号导轨(3),所述一号导轨(2)和二号导轨(3)并排安装在放料装置(01)前侧的地基上,在所述一号导轨(2)和二号导轨(3)上共同放置有一号小车(4),在所述一号小车(4)的下表面安装有一号电机(5),用于为一号小车(4)的移动提供动力,在所述一号小车(4)的上表面并排设置有三号导轨(6)和四号导轨(7),所述三号导轨(6)和四号导轨(7)垂直于一号导轨(2),在所述三号导轨(6)和四号导轨(7)上共同放置有二号小车(8),在所述二号小车(8)的下表面设置有二号电机(9),用于为二号小车(8)的移动提供动力,在所述二号小车(8)上表面的前部一体设置有安装壁(10),在所述安装壁(10)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燕尾块(11),在所述安装壁(10)的内侧设置有门架(12),在所述门架(12)上设置有与燕尾块(11)相对应的燕尾槽(13),在所述安装壁(10)的内侧面上还竖直设置有齿条(14),在所述门架(12)上通过轴承座安装有两根横向放置的转轴(15),在所述转轴(15)上安装有与齿条(14)相对应的齿轮(16),在所述门架(12)的侧壁上还安装有三号电机(17),用于驱动转轴(15)带动齿轮(16)转动,从而带动门架(12)上下移动,在所述门架(12)内侧面的下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多个送料架(18),在所述放料装置(0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五号导轨(19)和六号导轨(20),以便于一号小车(4)运行至左侧时,使五号导轨(19)和六号导轨(20)分别与三号导轨(6)和四号导轨(7)衔接;所述冷却池(04)设置在放料装置(01)的右侧,在所述冷却池(04)内设置有承放架(21),在所述承放架(21)的底部设置有两排一号定滑轮(22),在所述承放架(2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一号定滑轮(22)相对应的二号定滑轮(23),在所述冷却池(04)左右侧壁的上端均安装有与二号定滑轮(23)相对应的三号定滑轮(24),在所述冷却池(04)左右两侧的地基上安装有与三号定滑轮(24)相对应的四号定滑轮(25),相互对应的一号定滑轮(22)、二号定滑轮(23)、三号定滑轮(24)和四号定滑轮(25)共同组成定滑轮组,在两组定滑轮组上共同穿过一条环形钢丝绳(26),所述环形钢丝绳(26)的左右两侧分别缠绕在不同的动滑轮(27)上,所述动滑轮(27)安装在一号液压缸(28)的端部,所述一号液压缸(28)固定安装在地基上,通过一号液压缸(28)带动动滑轮(27)移动最终带动环形钢丝绳(26)拉紧或放松,最终带动承放架(21)上下移动;所述热处理炉(03)包括炉体(29),在所述炉体(29)上设置有炉口,在所述炉口的两侧设置有凹槽(30),在所述炉口处设置有加热炉门(31),在所述加热炉门(31)的两侧设置有与凹槽(30)相对应的滑块(32),在所述加热炉门(31)的上方固定设置有连接杆(33),在所述连接杆(33)的两端固定设置有链条(34),在所述链条(34)与连接杆(33)连接部的正上方设置有定链轮(35),且所述定链轮(35)安装在炉体(29)上,在所述炉体(29)上方的一侧安装有与两个链条(34)相对应的换向链轮(36),在所述换向链轮(36)的下方设置有动链轮(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楚志兵杨博文赵晓东邬莉华桂海莲魏晓晋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