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板及可穿戴式除颤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5548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极板和可穿戴式除颤设备,电极板包括密封壳体、胶囊和密封结构;密封壳体具有充气孔和溢胶孔,溢胶孔设置在密封壳体的可导电的暴露表面,胶囊设置在密封壳体内并具有用于储存导电糊的腔体,腔体开设有进口和出口,溢胶孔设置在出口处;密封结构的密封部件位于溢胶孔处并用于在密封壳体未充气时封闭溢胶孔及出口;密封结构的施力部件设置在密封壳体上,并经由进口插入胶囊后与密封部件连接,施力部件用于在密封壳体充气膨胀时,拉动密封部件,使溢胶口及出口打开并连通,从而导电糊通过出口和溢胶口流出至暴露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在心脏除颤时,可自动涂覆导电糊,对病人进行及时防护,且导电糊的释放过程可靠且安全。且安全。且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极板及可穿戴式除颤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电极板及可穿戴式除颤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心脏室颤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心脏方面的疾病,具有无发病先兆,抢救时间短(从发病到死亡只有4分钟)的特点,猝死率极高。对于这类病人,目前的抢救手段主要是采用高直流电压通过对心脏放电进行除颤,使得心脏回复正常心律。目前的除颤设备主要有以下四种:
[0003](1)、移动式除颤机,可以移动,但体积较大,携带不方便,因此,多用于医院;
[0004](2)、自动除颤机(AED),便于携带,多放于公共场所醒目位置;
[0005](3)、可植入式除颤机(ICD),可全自动操作,并可植入人体;
[0006](4)、可穿戴式除颤机(WCD),可全自动操作,主要用于病人从确诊到植入ICD期间病人的保护,以及不能植入ICD的病人。
[0007]前两种除颤设备需要人工操作,但病人发病后通常十几秒就会失去意识,在这样极短的时间内,对人工操作来说是极大的考验,因此,这样的方式不利于病人的全天候保护。而后两种除颤设备均可全自动操作,无需人工操作,有利于对病人全天候保护。目前WCD在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无需手术方式植入,方便移除。
[0008]图1为常规的可穿戴式除颤机的使用原理图,如图1所示,WCD以背带的形式穿在人体躯干上部,并包括背带1、电极板2、感知电极3、主机4和气囊5。具体的工作原理是,感知电极3感知心电信号并反馈给主机4,主机4生成心电图后进行判断,若判断病人有室颤现象则先对背带1上的气囊5进行充气,以使得电极板2压紧病人皮肤,然后对电极板2发送直流高电压进行除颤治疗。该除颤设备的一个技术难点是电极板在放电除颤前,必须保证电极板2与皮肤的接触电阻足够小,否则接触电阻过大,当除颤面板放电后容易烧伤病人皮肤和心肌,甚至于不能达到除颤目的,无法及时救护病人。
[0009]为克服上述技术难点,采用点燃发气丸产生大量气体的方式将装有导电糊的胶囊挤破,并对除颤面板进行涂抹,减小了治疗电极的导电表面与患者皮肤之间的阻抗。但是这种方案的缺点是为了使气体可以挤破胶囊,采用发气药爆炸产生足够大的气压,此时,只能按照最大强度设计容纳胶囊的盒子,导致盒子必须足够厚且足够硬,使病人在穿戴时不舒服,穿戴意愿不高。不仅于此,发气药的安全性难以保证,而且有多个胶囊的情况下,如果胶囊强度不一致,会导致个别胶囊无法打开,因为先破裂的胶囊会产生气体泄漏,迅速降低气体压力,使其他胶囊不能打开而不能释放导电糊,导电糊的排出量难以保证,使除颤设备不能及时工作,无法及时救护病人,故而可靠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极板以及可穿戴式除颤设备,可自动涂覆导电糊,对病人进行及时防护,且导电糊的释放过程可靠且安全,尤其电极
板可以做得足够轻薄,提高病人穿戴的舒适度和穿戴遵从性。
[0011]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极板,用于心脏除颤,包括:
[0012]密封壳体,所述密封壳体具有充气孔和溢胶孔,所述溢胶孔设置在所述密封壳体的一暴露表面,所述暴露表面具有导电性;
[0013]胶囊,所述胶囊设置在所述密封壳体内,所述胶囊具有用于储存导电糊的腔体,所述腔体开设有进口和出口,所述溢胶孔设置在所述出口处,所述腔体与所述密封壳体的空腔相互隔离;以及,
[0014]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密封部件和施力部件;所述密封部件位于所述溢胶孔处,所述密封部件用于在所述密封壳体未充气时封闭所述溢胶孔及所述出口;所述施力部件设置在所述密封壳体上,并经由所述进口插入所述胶囊后与所述密封部件连接,所述施力部件用于在所述密封壳体充气膨胀时,拉动所述密封部件,使所述溢胶口及所述出口打开并连通。
[0015]可选地,所述施力部件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密封壳体外,另一部分经由所述进口插入所述胶囊后与所述密封部件螺纹连接。
[0016]可选地,所述溢胶孔为一内螺纹孔,所述密封部件插入所述内螺纹孔与所述密封壳体螺纹连接且密封。
[0017]可选地,所述密封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柱,所述螺柱具有所述内螺纹孔,且所述螺柱经由所述出口延伸至所述胶囊的内部,且所述胶囊与所述螺柱密封连接。
[0018]可选地,所述密封部件包括挡片和设置在所述挡片上的连接件;所述挡片设置在所述密封壳体上并覆盖所述溢胶孔;所述施力部件的另一部分经由所述进口插入所述胶囊后与所述连接件连接。
[0019]可选地,所述连接件为一螺柱,所述螺柱经由所述出口延伸至所述胶囊的内部,且所述螺柱具有不贯通的螺孔;所述施力部件的另一部分经由所述进口插入所述胶囊后与所述螺柱螺纹连接且密封。
[0020]可选地,所述密封壳体包括除颤面板和后盖,所述除颤面板和所述后盖盖合形成一封闭壳体;所述除颤面板具有所述暴露表面;所述除颤面板的材料强度高于所述后盖的材料强度;所述后盖被配置为当通过所述充气孔向所述密封壳体内通入气体时能够形变。
[0021]可选地,所述除颤面板包括导电面板和前盖,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均为绝缘体,所述导电面板为导电体;所述前盖与所述后盖盖合形成所述封闭壳体,所述导电面板具有暴露表面并设置在所述前盖背离所述后盖的一侧;所述胶囊设置在所述封闭壳体中并设置在所述前盖上,且所述前盖的材料强度高于所述后盖的材料强度。
[0022]可选地,所述溢胶孔设置在所述前盖上,所述密封部件设置在所述导电面板上并覆盖所述溢胶孔。
[0023]可选地,所述除颤面板的材料为导电橡胶,或者,所述除颤面板为绝缘橡胶和金属材料的复合结构,或者,所述除颤面板为金属材料和塑料的复合结构。
[0024]可选地,所述挡片与所述密封壳体为一体成型结构,且在所述挡片上设置有薄弱区域,所述薄弱区域的极限受压强度低于密封壳体上的其余部分的极限受压强度。
[0025]可选地,所述薄弱区域为一沟槽。
[0026]可选地,所述挡片与所述导电面板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溢胶孔设置在所述前盖上。
[0027]可选地,所述后盖的内表面设置有向所述除颤面板方向凸起的凸包,和/或,所述后盖的内表面设置有环形波纹结构。
[0028]可选地,所述电极板还包括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后盖背离所述除颤面板的一侧,且所述后盖通过所述固定板与所述除颤面板螺纹连接。
[0029]可选地,所述电极板还包括加强板,设置在所述后盖背离所述除颤面板的一侧,所述加强板与所述后盖连接。
[0030]可选地,所述密封壳体内设置有胶囊安装槽,所述胶囊固定在所述胶囊安装槽中。
[0031]可选地,所述后盖的内表面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用于压抵所述胶囊。
[0032]可选地,所述凸块为一平垫圈并通过胶水粘接在所述后盖上。
[0033]可选地,所述密封壳体还具有导线孔和接线柱,外部导线通过所述导线孔进入所述密封壳体与所述接线柱连接,所述接线柱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板,用于心脏除颤,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壳体,所述密封壳体具有充气孔和溢胶孔,所述溢胶孔设置在所述密封壳体的一暴露表面,所述暴露表面具有导电性;胶囊,所述胶囊设置在所述密封壳体内,所述胶囊具有用于储存导电糊的腔体,所述腔体开设有进口和出口,所述溢胶孔设置在所述出口处,所述腔体与所述密封壳体的空腔相互隔离;以及,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密封部件和施力部件;所述密封部件位于所述溢胶孔处,所述密封部件用于在所述密封壳体未充气时封闭所述溢胶孔及所述出口;所述施力部件设置在所述密封壳体上,并经由所述进口插入所述胶囊后与所述密封部件连接,所述施力部件用于在所述密封壳体充气膨胀时,拉动所述密封部件,使所述溢胶口及所述出口打开并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部件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密封壳体外,另一部分经由所述进口插入所述胶囊后与所述密封部件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溢胶孔为一内螺纹孔,所述密封部件插入所述内螺纹孔与所述密封壳体螺纹连接且密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柱,所述螺柱具有所述内螺纹孔,且所述螺柱经由所述出口延伸至所述胶囊的内部,且所述胶囊与所述螺柱密封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件包括挡片和设置在所述挡片上的连接件;所述挡片设置在所述密封壳体上并覆盖所述溢胶孔;所述施力部件的另一部分经由所述进口插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明晨
申请(专利权)人:创领心律管理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