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刺定位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5462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0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穿刺定位针结构,其包括握持管、针管以及定位导丝,所述定位导丝能够穿过针管的内腔,所述定位导丝包括定位件以及易剪断的拉动件;所述定位件与拉动件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固接于定位件与拉动件的相对端;所述针管内沿其轴向滑移连接有推动管,所述推动管套接于拉动件,所述推动管靠近定位件的一端抵接于连接件远离定位件的一端,另一端凸出握持管远离针管的一端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剪断定位导丝时,能够降低对人体组织造成创伤的可能性。组织造成创伤的可能性。组织造成创伤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刺定位针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穿刺定位针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肺部小结节是指肺内孤立性的类圆形病灶,直径小于2cm,无肺炎和局部淋巴结的增大。近年来,肺部小结节的患者越来越多,肺结节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临床上缺乏特异性,影像学上表现形态多样,良、恶性不易断定,常常造成误诊而耽误治疗。临床上对该类患者主张外科手术治疗,均取得较好的效果。外科手术过程中,多采用胸腔镜下肺小结节切除术,准确的定位小结节的位置,往往成为手术成败的关键,因此术前超声引导下定位穿刺非常重要。
[0003]现有技术可参考公开号为CN108451599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文件,其公开了一种改良型肺结节穿刺针套件,包括一具有内孔的穿刺针和穿过所述穿刺针的内孔的定位导丝,所述定位导丝的定位端设置有V形倒钩,所述定位导丝相对定位端的那一端为推动端,在所述定位导丝靠近定位端的位置设置有加强部,在所述定位导丝靠近定位端的位置设置有一具有记忆功能的弯曲部,所述弯曲部在所述定位导丝插入所述穿刺针的内孔中时变形呈直线状,在所述定位导丝离开所述穿刺针的内孔后又恢复成弯曲形状。本专利技术通过定位导丝定位端的V形倒钩勾住病灶并在拔出穿刺针后,定位导丝上的V形倒钩与弯曲部相互配合,阻止定位导丝向前和向后移走,杜绝了定位导丝脱离病灶缩入胸壁或滑入纵膈的可能性。
[000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需要对人体进行手术时,需要将穿刺针取下,然后将定位导丝剪断,只留下定位导丝的定位端在待切割的组织处,以便手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但是,定位导丝一般为金属丝,在对定位导丝进行剪断时,可能会对人体组织造成创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穿刺定位针结构,在剪断定位导丝时,能够降低对人体组织造成创伤的可能性。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穿刺定位针结构,包括握持管、针管以及定位导丝,所述定位导丝能够穿过针管的内腔,所述定位导丝包括定位件以及易剪断的拉动件;所述定位件与拉动件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固接于定位件与拉动件的相对端;所述针管内沿其轴向滑移连接有推动管,所述推动管套接于拉动件,所述推动管靠近定位件的一端抵接于连接件远离定位件的一端,另一端凸出握持管远离针管的一端设置。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待切割的组织进行定位时,先在超声引导下将针管插入体内,然后通过推动管将连接件与定位件推至人体待切割的组织处,从而便可对待切割的组织进行定位;当需要对待切割的组织进行切割时,先通过手术剪刀将拉动件剪
断,然后将针管连通推动管拔出,然后便可进行手术;综上,因为拉动件易剪断,所以在剪断定位导丝时,能够降低对人体组织造成创伤的可能性。通过设置连接件,便于将定位件推至待定位人体组织处。
[0008]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拉动件为尼龙丝。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尼龙易剪断,另一方面尼龙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软化点高,耐热,摩擦系数低,耐磨损,自润滑性,吸震性和消音性,耐油,耐弱酸,耐碱和一般溶剂,电绝缘性好,有自熄性,无毒,无臭,耐候性好,染色性差。
[0010]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定位件由镍钛合金材料制成。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镍钛合金具有记忆功能,从而能够使定位件展开后呈某一特定形状。
[0012]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定位件远离拉动件的一端呈圈状。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超声引导下,能够增加定位件的显影面积。
[0014]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件为金属管,所述拉动件与连接件铆接。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使连接件与拉动件铆接时,通过移动拉动件使拉动件与连接件的内腔插接,然后通过工具使连接件与拉动件的连接处发生形变,从而便可使连接件与拉动件铆接。
[0016]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件由304不锈钢材料制成。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304不锈钢具有耐高温、加工性能好以及韧性高的特点,这样便于带动定位件进入人体待定位组织内。
[0018]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件的外侧壁开设有螺旋槽。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超声引导下,通过设置螺旋槽,能够增加连接件的显影面积。
[0020]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当需要对待切割的组织进行定位时,先在超声引导下将针管插入体内,然后通过推动管将连接件与定位件推至人体待切割的组织处,从而便可对待切割的组织进行定位;当需要对待切割的组织进行切割时,先通过手术剪刀将拉动件剪断,然后将针管连通推动管拔出,然后便可进行手术;综上,因为拉动件易剪断,所以在剪断定位导丝时,能够降低对人体组织造成创伤的可能性;通过设置连接件,便于将定位件推至待定位人体组织处;2.当需要使连接件与拉动件铆接时,通过移动拉动件使拉动件与连接件的内腔插接,然后通过工具使连接件与拉动件的连接处发生形变,从而便可使连接件与拉动件铆接;3.在超声引导下,通过设置螺旋槽,能够增加连接件的显影面积。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实施例中凸显拉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凸显螺旋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凸显推动管与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握持管;2、针管;3、定位导丝;31、定位件;311、斜面;32、拉动件;33、连接
件;331、螺旋槽;4、推动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穿刺定位针结构,包括握持管1、针管2以及定位导丝3,握持管1的结构比较现有,此处就不再赘述了,针管2与握持管1固定连接,针管2的内腔与握持管1的内腔连通,定位导丝3能够穿过针管2的内腔,定位导丝3包括定位件31以及易剪断的拉动件32;通过设置拉动件32,便于将定位件31拉入针管2内;定位件31与拉动件32之间设置有连接件33,连接件33的两端分别固接于定位件31与拉动件32的相对端;定位件31与连接件33可通过焊接或者铆接进行固定连接,定位件31远离连接件33的一端设置有斜面311,这样便于定位件31远离连接件33的一端插入待定位人体组织内;参考图3,针管2内沿其轴向滑移连接有推动管4,推动管4的材料可选用不锈钢材料,这样推动管4不易锈蚀,推动管4套接于拉动件32,推动管4靠近定位件31的一端抵接于连接件33远离定位件31的一端,另一端凸出握持管1远离针管2的一端设置,通过设置推动管4,便于将连接件33与定位件31推至待定位人体组织处。
[0025]如图2和图3所示,拉动件32为尼龙丝,除此之外,拉动件32的材料也可选用具有生物相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刺定位针结构,包括握持管(1)、针管(2)以及定位导丝(3),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导丝(3)能够穿过针管(2)的内腔,所述定位导丝(3)包括定位件(31)以及易剪断的拉动件(32);所述定位件(31)与拉动件(32)之间设置有连接件(33),所述连接件(33)的两端分别固接于定位件(31)与拉动件(32)的相对端;所述针管(2)内沿其轴向滑移连接有推动管(4),所述推动管(4)套接于拉动件(32),所述推动管(4)靠近定位件(31)的一端抵接于连接件(33)远离定位件(31)的一端,另一端凸出握持管(1)远离针管(2)的一端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刺定位针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欣唐华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倍可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