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检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7429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检针,包括圆形的取样针杆和与之连接的手柄;所述取样针杆包括与手柄连接的针套,所述针套内设置有可转动的针芯,所述针芯前端部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弧形取样槽,所述针套上设置有与弧形取样槽相配合的针套开口,所述弧形取样槽上设置有取样刀刃,所述针芯前端设置有针头;通过针芯旋转的方式将病灶处的组织或细胞提取到弧形取样槽内,在弧形取样槽上设置取样刀刃,能够在针芯旋转并更好的截取病灶处的组织或细胞,提高弧形去样槽的采集量,满足检测所需,避免多次采集,减轻病人痛苦。病人痛苦。病人痛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检针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一种活检针。

技术介绍

[0002]活检针是一种医疗器械,适用于肾脏、肝脏、肺、乳腺、甲状腺、前列腺、胰腺、睾丸、子宫、卵巢、体表等多种器官,可用于实体肿瘤和不明肿瘤等的活组织取样、吸取细胞。活组织检查是涉及取出小的身体组织样品以用于分析的一种医疗程序。
[0003]现在常规活检针多为针芯和针套配合,在针芯上开设小孔,通过针套覆盖进入取样组织的针芯,让病灶处的组织或细胞存留在针芯上开设的小孔内,但是提取出来的组织或细胞不能够完全填覆针芯上的小孔,很多时候不能满足检测所需量,还需要再次或多次对病人进行取样,给病人身心造成很大的伤害和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检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取样不足需要重复取样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活检针,包括圆形的取样针杆和与之连接的手柄;所述取样针杆包括与手柄连接的针套,所述针套内设置有可转动的针芯,所述针芯前端部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弧形取样槽,所述针套上设置有与弧形取样槽相配合的针套开口,所述弧形取样槽上设置有取样刀刃,所述针芯前端设置有针头。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针芯旋转的方式将病灶处的组织或细胞提取到弧形取样槽内,在弧形取样槽上设置取样刀刃,能够在针芯旋转并更好的截取病灶处的组织或细胞,提高弧形去样槽的采集量,满足检测所需,避免多次采集,减轻病人痛苦。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针套与手柄连接处设置有活动连接件,所述活动连接件侧面设置有与手柄连接的卡接件。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针对不同病人进行样针杆的替换。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针芯与通过活动连接件与手柄卡接固定。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旋转手柄带动针芯进行旋转,操作方便,控制精准。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手柄包括与针套卡接的固定部件和与针芯啮合的旋转部件,所述固定部件上设置有与卡接件配合的按钮,所述旋转部件圆心处设置有与针芯啮合的旋转柱,所述旋转柱伸入固定部件内部端头处设置有啮合齿。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按钮按下后能够将卡接件松开,方便取样针杆取出,同时旋转部件可以单独带动针芯转动,操作方便。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弧形取样槽的长度为10

15mm。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保针对病灶处组织或细胞能够单次采集足够的检测
量。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针套上开口的圆周上长度小于弧形取样槽圆周上长度。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针芯旋转后通过弧形取样槽的外侧壁对针套上的开口进行闭合,确保采集的组织或细胞不会流失。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弧形取样槽的截面厚度小于针芯的半径。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弧形取样槽的内容量,在有限的条件下最大化的增加采样量。
[002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取样刀刃沿着针芯旋转方向上逐渐变薄。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更好的对病灶处的组织或细胞进行截取,通过变薄的结构设计能够使弧形取样槽能够更多的采集病灶处的组织或细胞。
[002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针头通过焊接固定与弧形取样槽前端连接。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针芯进入病灶处开辟通道,同时防止采集到的组织或细胞从针芯和针套前端流失。
[0024]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通过针芯旋转的方式将病灶处的组织或细胞提取到弧形取样槽内,在弧形取样槽上设置取样刀刃,能够在针芯旋转并更好的截取病灶处的组织或细胞,提高弧形去样槽的采集量,弧形取样槽的凹陷结构设计是为了更多的采集满足检测所需,避免多次采集,减轻病人痛苦。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中一种活检针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中取样针杆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中取样针杆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中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技术中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0、取样针杆,20、手柄,30、活动连接件,11、针套,12、针芯,13、弧形取样槽,14、针套开口,15、取样刀刃,16、针头,21.固定部件,22.旋转部件,23.按钮,24.旋转柱,25.啮合齿,31、卡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0032]如图1

2所示,一种活检针,包括圆形的取样针杆10和与之连接的手柄20;取样针杆10包括与手柄20卡接的针套11,针套11与手柄20连接处设置有活动连接件30,活动连接件侧面设置有与手柄连接的卡接件31,方便针对不同病人进行样针杆的替换,针套11内设置有可转动的针芯12,针芯12穿过活动连接件30与手柄20卡接固定,通过旋转手柄带动针芯进行旋转,操作方便,控制精准,如图5所述,针芯12的前端部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弧形取样槽13弧形取样槽13的长度为10

15mm,弧形取样槽13的截面厚度小于针芯的半径,增加弧形取样槽的内容量,在有限的条件下最大化的增加采样量,在针套11上设置有与弧形取样槽13相配合的针套开口14,针套开口14的圆周上长度小于弧形取样槽圆周上长度,在针芯旋
转后通过弧形取样槽的外侧壁对针套上的开口进行闭合,确保采集的组织或细胞不会流失,如图3所示,弧形取样槽13上设置有取样刀刃15,取样刀刃15沿着针芯旋转方向上逐渐变薄,能够更好的对病灶处的组织或细胞进行截取,通过变薄的结构设计能够使弧形取样槽能够更多的采集病灶处的组织或细胞,所述针芯12上弧形取样槽前端焊接有针头16,为针芯进入病灶处开辟通道,同时防止采集到的组织或细胞从针芯和针套前端流失;本技术通过针芯旋转的方式将病灶处的组织或细胞提取到弧形取样槽内,在弧形取样槽上设置取样刀刃,能够在针芯旋转并更好的截取病灶处的组织或细胞,提高弧形去样槽的采集量,满足检测所需,避免多次采集,减轻病人痛苦。
[0033]如图4所示,本技术中,手柄20包括与针套11卡接的固定部件21和与针芯13啮合的旋转部件22,固定部件21上设置有与卡接件31配合的按钮23,该按钮23按下后能够将卡接件松开,方便取样针杆取出;旋转部件22与固定部件21活动连接,以固定部件21圆心转动,所述旋转部件22圆心处设置有与针芯12啮合的旋转柱24,旋转柱24伸入固定部件21内部端头处设置有啮合齿25,并与针芯一端啮合。
[0034]本技术中,首先将取样针杆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检针,包括圆形的取样针杆(10)和与之连接的手柄(20);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针杆(10)包括与手柄(20)连接的针套(11),所述针套(11)内设置有可转动的针芯(12),所述针芯(12)前端部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弧形取样槽(13),所述针套(11)上设置有与弧形取样槽(13)相配合的针套开口(14),所述弧形取样槽(13)上设置有取样刀刃(15),所述针芯(12)前端设置有针头(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套(11)与手柄(20)连接处设置有活动连接件(30),所述活动连接件(30)侧面设置有与手柄连接的卡接件(3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芯(12)与通过活动连接件(30)与手柄(20)卡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20)包括与针套(11)卡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欣唐华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倍可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