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T诊断用肢体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5221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CT诊断用肢体固定装置,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开设有两个方形孔,所述顶板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L型板,所述顶板的另一侧壁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另一端与第一L型板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竖板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杆,所述滑杆的表面套设有两个移动块,所述滑杆的另一端与第一L型板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竖板的一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双向螺纹杆、移动块、第二L型板和夹持板,可以使两个夹持板往相反的方向移动,从而可以较为方便的对患者肢体进行固定,所以可以起到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所以可以起到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所以可以起到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T诊断用肢体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CT诊断用肢体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CT诊断是现代一种较先进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CT诊断一般包括平扫CT、增强CT扫描和脑池造影CT,CT是用X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
[0003]在CT诊断中,经常需要对病患者进行肢体的固定,以达到完成诊疗操作,因此需要用到肢体固定装置,然而现有的CT诊断过程中,基本上采用最原始的医用绑带进行强制性的绑缚,操作起来较为麻烦,不方便操作,效率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CT诊断用肢体固定装置,解决了目前CT诊断过程中,基本上采用最原始的医用绑带进行强制性的绑缚,操作起来较为麻烦,不方便操作,效率比较低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CT诊断用肢体固定装置,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开设有两个方形孔,所述顶板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L型板,所述顶板的另一侧壁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另一端与第一L型板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竖板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杆,所述滑杆的表面套设有两个移动块,所述滑杆的另一端与第一L型板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竖板的一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另一端贯穿第一L型板的一侧壁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双向螺纹杆的表面套设有移动块,所述双向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摇把,所述移动块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L型板,所述第二L型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持板,所述顶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持柱,所述支持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持板,所述第一L型板的底部贯穿并螺纹连接有单向螺纹杆,所述单向螺纹杆的底部固定有转动盘,所述单向螺纹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第一L型板的一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在滑槽内滑动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块的一侧壁开设有两个滑孔,所述滑杆在滑孔内滑动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块的一侧壁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双向螺纹杆在螺纹孔内螺纹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摇把的表面设有防滑套环。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海绵
垫,所述支持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海绵垫。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盘的表面设有防滑橡胶。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CT诊断用肢体固定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CT诊断用肢体固定装置,通过设有双向螺纹杆、移动块、第二L型板和夹持板,可以使两个夹持板往相反的方向移动,从而可以较为方便的对患者肢体进行固定,所以可以起到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0016]2、该CT诊断用肢体固定装置,通过设有单向螺纹杆、转动盘、夹板、滑槽和滑块,可以较为方便的将该装置固定在床板上,从而可以使该装置拆卸起来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平面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整体结构侧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移动块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顶板;2、第一L型板;3、竖板;4、方形孔;5、底板;6、滑杆;7、双向螺纹杆;8、移动块;9、滑孔;10、螺纹孔;11、第二L型板;12、夹持板;13、第一海绵垫;14、支持柱;15、支持板;16、第二海绵垫;17、摇把;18、防滑套环;19、单向螺纹杆;20、转动盘;21、夹板;22、滑槽;23、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
[0024]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CT诊断用肢体固定装置,包括顶板1,顶板1的顶部开设有两个方形孔4,顶板1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L型板2,顶板1的另一侧壁固定连接有竖板3,竖板3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底板5,底板5的另一端与第一L型板2的一侧壁固定连接,竖板3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杆6,滑杆6的表面套设有两个移动块8,滑杆6的另一端与第一L型板2的一侧壁固定连接,竖板3的一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7,双向螺纹杆7的另一端贯穿第一L型板2的一侧壁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双向螺纹杆7的表面套设有移动块8,双向螺纹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摇把17,移动块8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L型板11,第二L型板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持板12,顶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持柱14,支持柱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持板15,第一L型板2的底部贯穿并螺纹连接有单向螺纹杆19,单向螺纹杆19的底部固定有转动盘20,单向螺纹杆1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夹板21,夹板21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滑块23,第一L型板2的一侧壁开设有滑槽22,滑块23在滑槽22内滑动连接。
[0025]本实施方案中,通过用手摇动摇把17可以带动双向螺纹杆7转动,再通过双向螺纹杆7的转动带动两个移动块8移动,再通过移动块8带动第二L型板11移动,再通过第二L型板11带动夹持板12移动,从而可以使夹持板12向相对的方向移动,可以达到夹持肢体的作用。
[0026]具体的,移动块8的一侧壁开设有两个滑孔9,滑杆6在滑孔9内滑动连接。
[0027]本实施例中,通过移动块8的一侧壁开设有两个滑孔9,滑杆6在滑孔9内滑动连接,可以很好的使移动块8在滑杆6上滑动,也能达到限位的效果。
[0028]具体的,移动块8的一侧壁开设有螺纹孔10,双向螺纹杆7在螺纹孔10内螺纹连接。
[0029]本实施例中,通过移动块8的一侧壁开设有螺纹孔10,双向螺纹杆7在螺纹孔10内螺纹连接,可以使双向螺纹杆7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移动块8移动。
[0030]具体的,摇把17的表面设有防滑套环18。
[0031]本实施例中,通过摇把17的表面设有防滑套环18,可以防止手滑。
[0032]具体的,夹持板1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海绵垫13,支持板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海绵垫16。
[0033]本实施例中,通过夹持板1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海绵垫13,支持板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T诊断用肢体固定装置,包括顶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的顶部开设有两个方形孔(4),所述顶板(1)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L型板(2),所述顶板(1)的另一侧壁固定连接有竖板(3),所述竖板(3)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底板(5),所述底板(5)的另一端与第一L型板(2)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竖板(3)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杆(6),所述滑杆(6)的表面套设有两个移动块(8),所述滑杆(6)的另一端与第一L型板(2)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竖板(3)的一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7),所述双向螺纹杆(7)的另一端贯穿第一L型板(2)的一侧壁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双向螺纹杆(7)的表面套设有移动块(8),所述双向螺纹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摇把(17),所述移动块(8)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L型板(11),所述第二L型板(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持板(12),所述顶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持柱(14),所述支持柱(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持板(15),所述第一L型板(2)的底部贯穿并螺纹连接有单向螺纹杆(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志永陆应军
申请(专利权)人:阜宁县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