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次融合智能环网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5200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二次融合智能环网柜,包括公共单元、至少一个PT柜和多个间隔单元,所述公共单元包括边缘网关、通讯箱、电源空开、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为PT柜和每个间隔单元供电,且所述电源空开与每个所述间隔单元进行串联,所述PT柜包括至少一个电压互感器;所述间隔单元包括仪表箱、扩展母联器、开关本体、一体化操作机构、温湿度控制器、间隔控制单元、机械特性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电缆接头温度传感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装置、进线电缆电压传感器、相电流传感器、零序电流传感器和避雷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解决针对解决一二次设备深度融合,线路故障快速定位隔离恢复、设备运行状况监测以及运维人员运维抢修等的问题。以及运维人员运维抢修等的问题。以及运维人员运维抢修等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二次融合智能环网柜


[0001]本技术主要涉及的
,具体为一二次融合智能环网柜。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部分电力公司配电网电缆线路的自动化建设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之前部分线路投入使用的智能环网柜实现了短路故障的快速定位,但是单相接地故障的快速定位,以及如何高效隔离故障、快速恢复无故障区域正常供电仍然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0003]当前,相对于一二次融合智能环网柜,传统的一二次融合环网柜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1、标准化程度低:一二次设备接口不匹配,兼容性、扩展性、互换性差;一、二次设备厂家常因责任界定产生纠纷;2、施工强度大:一二次通过电缆连接,信号多且需现场接线,接线复杂;调试施工工作量大;3、功能受限:全线路故障录波、短路和接地故障处理能力不足;间隔开关本体、环境、局放监测等受集中安装方式的限制;4、性能不足:EMC性能低,易导致遥信抖动、设备凝露现象;5、成套设备寿命不匹配:一二次寿命不匹配,导致的设备利率用低以及资源的浪费;6、运维工作复杂:运维接口不统一,串口、网口及各种无线接口;运维客户端不统一,终端制造商结合自身产品开发的运维客户端差异大、通用性差;运维规约不统一,基本以各终端制造商私有协议为主。
[0004]随着智能传感技术、微机保护及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先进芯片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足以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并使电缆线路馈线自动化实现突破性的发展。同时,随着电力泛在物联网的提出,对配电设备集成化、小型化、智能感知、智能运维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005]为了提升配电网运维精益化水平,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实现物联网化的配电网管理,国家提出重新对电力设备的智能化设计,实现配电网网络重构、故障区段的快速切除与自动恢复供电,综合分析运行信息,评估设备运行状况,确定配网薄弱环节,为精益化运维,精细化抢修提供技术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主要的目的是提供了一二次融合智能环网柜,以解决针对解决一二次设备深度融合,线路故障快速定位、隔离、恢复,设备运行状况监测,以及运维人员运维抢修等的技术问题。
[0007]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二次融合智能环网柜,包括公共单元、至少一个PT柜和多个间隔单元,所述公共单元包括边缘网关、通讯箱、电源空开、电源模块;
[0008]所述电源模块为PT柜和每个间隔单元供电,且所述电源空开与每个所述间隔单元进行串联,
[0009]所述PT柜包括至少一个电压互感器;
[0010]所述间隔单元包括仪表箱、扩展母联器、开关本体、一体化操作机构、温湿度控制
器、间隔控制单元、机械特性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电缆接头温度传感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装置、进线电缆电压传感器、相电流传感器、零序电流传感器和避雷器。
[0011]所述温湿度控制器分别与机械特性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和电缆接头温度传感器相电性连接;
[0012]所述局部放电在线监测装置分别与进线电缆电压传感器、相电流传感器和零序电流传感器电性连接;
[0013]所述避雷器设置在间隔单元的顶部。
[0014]优选地,所述机械特性传感器、电缆接头温度传感器通过RS485与所述公共单元的边缘网关进行通信连接,所述电缆接头温度传感器、进线电缆电压传感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边缘网关通信连接。
[0015]优选地,所述通讯箱包括ONU和/或无线通讯模块。
[0016]优选地,所述间隔控制单元部署在二次小室内,所述二次小室设置在间隔单元的顶部,所述间隔控制单元将所述一体化操作机构及电缆仓的电流、电压、开关状态等信号通过航插/端子排的方式送至间隔单元;所述机械特性传感器用于将操作指令采集开关的机械分合闸及储能信息;所述电缆接头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电缆接头附近,与导体接触获取导体的温度;
[0017]优选地,将所述传感器采集到每个所述间隔单元的温度、电压、电流、机械特性数据、中压电气数据和电源模块运行数据通过边缘网关上报至后台系统进行汇总分析,并设定安全阈值,通过APP客户端和/或终端显示,提醒维修。
[0018]优选地,所述间隔单元内还设有除湿装置,所述除湿装置与温湿度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0]一二次融合智能环网柜终端采用分布式布置,一次柜采用共箱式结构,内置式主母线采用插拔连接,各间隔统一标准,支持即插即用与更换式检修。整套方案中一次设备、二次设备采用一体化设计、生产制造,解决一二次设备不匹配问题,降低现场安装、施工及维护难度。
[0021]柜体采用防尘、防雨、防腐蚀及防凝露结构设计,所有紧固件均具有防腐蚀镀层或涂层,最高可达IP67防护等级。柜内集成多种智能传感器,支持局放、电缆头温度、开关机械特性的全面监测与感知。间隔单元内新型智能配电终端除常规三遥功能外,支持多种保护及馈线自动化功能,可扩展设备状态监测、智能运维等高级应用。采用工业级通信模块,支持工业以太网和无线,内置二次安全防护,支持国网加密。
[0022]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柜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公共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的间隔单元示意图。
[0026]图中:1、公共单元;101、边缘网关;102、通讯箱;103、电源空开;104、电源模块;2、PT柜;202、电压互感器;3、间隔单元;301、仪表箱;302、扩展母联器;303、开关本体;304、一
体化操作机构;305、温湿度控制器;306、间隔控制单元;307、机械特性传感器;308、气压传感器;309、电缆接头温度传感器;310、局部放电在线监测装置;311、进线电缆电压传感器;312、相电流传感器;313、零序电流传感器;314、避雷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8]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二次融合智能环网柜,包括公共单元(1)、至少一个PT柜(2)和多个间隔单元(3),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单元(1)包括边缘网关(101)、通讯箱(102)、电源空开(103)、电源模块(104);所述电源模块(104)为PT柜(2)和每个间隔单元(3)供电,且所述电源空开(103)与每个所述间隔单元(3)进行串联,所述PT柜(2)包括至少一个电压互感器(201);所述间隔单元(3)包括仪表箱(301)、扩展母联器(302)、开关本体(303)、一体化操作机构(304)、温湿度控制器(305)、间隔控制单元(306)、机械特性传感器(307)、气压传感器(308)、电缆接头温度传感器(309)、局部放电在线监测装置(310)、进线电缆电压传感器(311)、相电流传感器(312)、零序电流传感器(313)和避雷器(314);所述温湿度控制器(305)分别与机械特性传感器(307)、气压传感器(308)和电缆接头温度传感器(309)相电性连接;所述局部放电在线监测装置(310)分别与进线电缆电压传感器(311)、相电流传感器(312)和零序电流传感器(313)电性连接;所述避雷器(314)设置在间隔单元(3)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二次融合智能环网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特性传感器(307)、电缆接头温度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进宗罗海波钱云贵赵春雷顾磊姚舟华闫伦安薛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道博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