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补液的微升注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5003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便于补液的微升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药剂瓶、充药阀、输液管;上述部件依次连接;药剂瓶包括:外瓶、瓶口盖、胶瓶架管、胶瓶内架、胶管瓶;瓶口盖固定在外瓶瓶口处,胶瓶架管下端与瓶口盖中部一体连接;胶瓶架管下方设有输液通孔;胶瓶内架套接在胶瓶架管中;胶管瓶两端与胶瓶架管下端和胶瓶内架上端固定连接;充药阀为Y形连接管路,Y形连接管路末端与与输药主管路连接;充药阀中设有两个单项阀室,输药嘴与胶管瓶通过胶瓶架管和胶瓶内架相连通;药剂包通过抽药管与充药阀,同时注射器连接充药阀,充药过程中不用取下注射器,抽拉注射器推杆进行充药,减少注射器反复药剂包抽药、充药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充药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充药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补液的微升注射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具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补液的微升注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住院病患康复过程中,常常静脉滴注治疗,其不同疾病的病患,需要静脉点滴注射的速度也有所差异;部分药物需要较长时间的缓慢注射,即微升滴注,对于微量或微升剂量的药剂的注射,常采用电控微量注射仪,这种设备体积大,中途加药不方便,增加患者束缚,不便于临床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便于补液的微升注射装置;
[0004]一种便于补液的微升注射装置,它包括:储液瓶1、充药装置2、输液管3、止流锁扣6;输液管3上端设有三通接头31,储液瓶1和充药装置2通过三通接头31与输液管3相连;
[0005]所述的储液瓶1包括:外瓶11、瓶口盖12、胶瓶架管13、胶瓶内架14、胶管瓶15;瓶口盖12固定在外瓶11瓶口处,胶瓶架管13下端与瓶口盖12中部一体连接;胶瓶架管13下方设有输液通孔131;胶瓶内架14套接在胶瓶架管13中;胶管瓶15下端与胶瓶架管13下端固定连接;胶管瓶15上端通过架帽141固定在胶瓶内架14上端;输药嘴121与胶管瓶15通过胶瓶架管13和胶瓶内架14相连通。
[0006]所述的充药装置2上设有:出药口21、注射器连接口22、进药口23;进药口23设在出药口21与注射器连接口22中间;
[0007]所述的出药口21处设有出药单向阀,出药单向阀包括阀体Ⅰ211、防逆流胶塞Ⅰ212;
[0008]所述的进药口23处设有进药单向阀,进药单向阀包括阀体Ⅱ231、防逆流胶塞Ⅱ232;
[0009]所述的出药单向阀与进药单向阀结构相同;
[0010]所述的防逆流胶塞Ⅰ212与防逆流胶塞Ⅱ232的前端设有止口,其中部为锥形圆管,锥形圆管的尖头处呈鸭嘴式的扁平嘴;止口、锥形圆管和扁平嘴为一体成型;
[0011]所述的注射器连接口22内设有限位柱221;
[0012]所述的止流锁扣6装设在输液管3上。
[0013]所述的充药装置2呈T字型结构。
[0014]便于补液的微升注射装置中还包括抽药管4,抽药管4的两端分别设有:抽药针头连接头41、输药连接头43,抽药针头连接头41上设有外连接螺纹,设有内连接螺纹的抽药针头42与抽药针头连接头41螺纹连接;输药连接头43可与进药口23的端口连接;抽药针头42可与药剂瓶连接。
[0015]本技术公开一种便于补液的微升注射装置,它包括:储液瓶1、充药装置2、输液管3、止流锁扣6;充药装置与输液管上端的三通接头31相连;充药装置设有出药口21、注
射器连接口22、进药口23;进药口23设在出药口21与注射器连接口22中间;出药口21设有出药单向阀,包括阀体Ⅰ211、防逆流胶塞Ⅰ212;进药口23设有进药单向阀,包括阀体Ⅱ231、防逆流胶塞Ⅱ232;单向阀结构相同;药剂瓶通过储液瓶1、抽药管4和设有量程的注射器,同时注射器连接充药装置2,充药过程中无需取下注射器,即可抽拉注射器推杆进行充药,减少注射器反复药剂包抽药、充药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一种便于补液的微升注射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一种便于补液的微升注射装置的药剂瓶局部剖视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一种便于补液的微升注射装置的充药后的状态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一种便于补液的微升注射装置的充药阀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一种便于补液的微升注射装置的抽药管示意图;
[0021]图6是本技术一种便于补液的微升注射装置的充药示意图;
[0022]图中:储液瓶1,充药装置2,输液管3,抽药管4、外瓶11,瓶口盖12,胶瓶架管13,胶瓶内架14,胶管瓶15,挂环111,输药嘴121,输液通孔131,架帽141,出药口21,注射器连接口22,限位柱221,阀体Ⅰ211,防逆流胶塞Ⅰ212,进药口23,阀体Ⅱ231,防逆流胶塞Ⅱ232,三通接头31,过滤器32,留置针连接口33,静脉留置针5,止流锁扣6,输液调节器7,药剂包8,注射器9。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参见图1至图6所示,一种便于补液的微升注射装置,它包括:储液瓶1、充药装置2、输液管3、止流锁扣6、抽药管4;
[0024]所述的储液瓶1、充药装置2和输液管3依次连接;
[0025]所述的储液瓶1包括:外瓶11、瓶口盖12、胶瓶架管13、胶瓶内架14、胶管瓶15;
[0026]所述的瓶口盖12固定在外瓶11瓶口处,瓶口盖12上设有输药嘴121;外瓶11瓶上端还设有挂环111;
[0027]所述的胶瓶架管13下端与瓶口盖12中部一体连接;输药嘴121与胶管瓶15通过胶瓶架管13和胶瓶内架14相连通;
[0028]瓶口盖12上设有毛细通孔,毛细通孔用于胶管瓶15弹性变形时平衡外瓶11内的气压;
[0029]所述的胶瓶架管13的外侧呈圆柱形,内侧呈多棱的空心管,胶瓶架管13下方设有输液通孔131;胶瓶内架14为与多棱柱实心体,其上端设有架帽141;胶瓶内架14套接在胶瓶架管13中;胶瓶内架14与胶瓶架管13的内径间隙配合;
[0030]所述的空心管的内侧呈多棱体与多棱柱的胶瓶内架14为正六棱柱;
[0031]所述的胶管瓶15为医用透明或者半透明的软橡胶材质,例如聚录乙烯、聚乙烯等;
[0032]胶管瓶15下端与胶瓶架管13下端固定连接;胶管瓶15上端通过架帽141固定在胶瓶内架14上端,并且保证输液通孔131封装在胶管瓶15中;
[0033]所述的充药装置2上设有:出药口21、注射器连接口22、进药口23;进药口23设在出药口21与注射器连接口22中间;
[0034]出药口21、注射器连接口22和进药口23一体连接;
[0035]所述的注射器连接口22内设有限位柱221;
[0036]所述的出药口21设有出药单向阀,包括阀体Ⅰ211、防逆流胶塞Ⅰ212;
[0037]所述的进药口23设有进药单向阀,包括阀体Ⅱ231、防逆流胶塞Ⅱ232;
[0038]所述的出药单向阀与进药单向阀结构相同;
[0039]所述的防逆流胶塞Ⅰ212与防逆流胶塞Ⅱ232的前端设有止口,其中部为锥形圆管,锥形圆管的尖头处呈鸭嘴式的扁平嘴;即止口、锥形圆管和扁平嘴为一体成型;
[0040]所述的储液瓶1和充药装置2通过三通接头31与输液管3相连;
[0041]注射器连接口22和进药口23端口处为旋扭口,可选用封帽封堵旋扭口;
[0042]所述的输液管3为医用缓冲室的输液管,输液管3上端设有三通接头31;输液管上端的三通接头31与充药装置2中的出药口21一体连接或者螺纹锁固连接;
[0043]输液管3上还装有止流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补液的微升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储液瓶(1)、充药装置(2)、输液管(3)、止流锁扣(6);输液管(3)上端设有三通接头(31),储液瓶(1)和充药装置(2)通过三通接头(31)与输液管(3)相连;所述的储液瓶(1)包括:外瓶(11)、瓶口盖(12)、胶瓶架管(13)、胶瓶内架(14)、胶管瓶(15);瓶口盖(12)固定在外瓶(11)瓶口处,胶瓶架管(13)下端与瓶口盖(12)中部一体连接;胶瓶架管(13)下方设有输液通孔(131);胶瓶内架(14)套接在胶瓶架管(13)中;胶管瓶(15)下端与胶瓶架管(13)下端固定连接;胶管瓶(15)上端通过架帽141固定在胶瓶内架(14)上端;输药嘴121与胶管瓶(15)通过胶瓶架管(13)和胶瓶内架(14)相连通;所述的充药装置(2)呈T字型结构,充药装置(2)上设有:出药口(21)、注射器连接口(22)、进药口(23);进药口(23)设在出药口(21)与注射器连接口(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相峰李宏伟张振龙宋燕青邓嘉玉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