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连接固定装置的引流袋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4908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连接固定装置的引流袋,包括引流袋本体和连接装置,所述引流袋本体上设有挂环,挂环内壁设有第一凸块;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杆,连接杆沿其轴向开设有螺纹孔,连接杆外壁沿其轴向开设有与螺纹孔连通的滑槽,连接杆上还套设有环形块,环形块上设有第二凸块,第二凸块上设有能与第一凸块配合的卡槽;滑槽外侧设有连接部,连接部包括卡环,卡环包括与连接杆固定的上卡环和与滑槽滑动连接的下卡环,上卡环与下卡环的内部均设有弧形腔;连接杆内壁螺纹连接有调节固定杆,调节固定杆上端连接有穿过滑槽的底板,底板与下卡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引流袋本体能够根据合适的位置进行悬挂,且在悬挂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连接固定装置的引流袋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带有连接固定装置的引流袋。

技术介绍

[0002]引流袋常被用于留置导尿术后、胸腔引流术后或腹腔引流术后等患者的液体引流。目前,大部分医院均依靠固定挂钩来悬挂引流袋,但是,当引流袋悬挂位置固定后,患者也不能进行较大范围的活动,这会给患者造成不适,且一般引流袋会悬挂于弧形的挂钩上,这会使得引流袋容易晃动而使引流袋悬挂时不稳定。
[0003]专利文献CN205494231U中公开了一种病床用的引流袋固定装置,其包括有至少一个供引流袋勾扣的挂钩本体及固定于病床两侧的移动机构;所述机构包括移动轨道、挂钩本体具有可在移动轨道内移动的导柱及挂钩。上述方案解决了引流袋不能改变悬挂位置的问题,但引流袋悬挂时仍然不够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引流袋悬挂位置固定且引流袋悬挂时不够稳定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能改变引流袋的悬挂位置,且引流袋悬挂时能够固定的一种带有连接固定装置的引流袋。
[0005]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带有连接固定装置的引流袋,包括引流袋本体和连接装置,所述引流袋本体上设有硬质挂环,挂环内壁凸设有第一凸块;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杆,连接杆沿其轴向开设有贯穿连接杆两端的螺纹孔,连接杆外壁沿其轴向开设有滑槽,滑槽沿连接杆轴向的两端封闭并与螺纹孔连通,连接杆上还套设有环形块,环形块位于滑槽下方,环形块上设有第二凸块,第二凸块上端面开设有能与第一凸块配合的卡槽;滑槽外侧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卡环,卡环包括与连接杆固定的上卡环和与滑槽滑动连接的下卡环,上卡环与下卡环的外轮廓均呈方形且内部均设有弧形腔,当上卡环与下卡环连接配合时,两个弧形腔能形成一个连通的柱形腔,弧形腔内部设有紧固件,紧固件包括海绵垫;所述上卡环的上端面开设有沿上卡环上端面长度方向的凹槽,凹槽靠近连接杆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端,凹槽封闭端的内壁上沿凹槽长度方向上设有可移动的L形卡爪,L形卡爪包括与凹槽内壁弹簧连接的横向板和位于横向板下端的楔形板;所述连接杆内壁螺纹连接有调节固定杆,调节固定杆上端连接有穿过滑槽的底板,底板上端与下卡环外壁的下端面固定连接。
[0007]上述方案通过在引流袋本体上设置带有第一凸块的挂环和能够与第一凸块卡接的连接装置,使得引流袋本体悬挂时更为稳定,不会轻易晃动;设置上卡环和下卡环,以当病床上有合适的横杆时,引流袋本体能通过卡环卡住横杆从而与病床连接,并且医护人员能自行选择合适位置悬挂引流袋本体;在弧形腔内设置海绵垫,以使卡环能适用各种形状的病床横杆,并能增大卡环与横杆的摩擦力,使卡环不易移动;在上卡环上弹簧连接L形卡爪,以当病床上没有合适的横杆时,能够通过弹簧移动L形卡爪并使楔形板与病床床沿连
接,而且医护人员能自行选择合适位置悬挂引流袋本体;通过设置调节固定杆,并使调节固定杆通过底板与下卡环连接,使得下卡环能通过调节固定杆实现移动,从而实现卡环的卡接;将调节固定杆与连接杆通过杆螺纹连接,使得调节固定杆既能实现上下移动又能在任意位置固定;将螺纹孔贯穿螺纹孔两端,以能减轻连接杆的重量,从而便于使用引流袋。
[0008]作为优选,所述紧固件还包括若干紧固弹簧和弧形板,每个紧固弹簧其中一端均与弧形腔内壁连接,另一端均与弧形板外壁固定连接,弧形板内壁与海绵垫连接。当卡环卡接时,海绵垫受到挤压而压缩弹簧,弹簧会给海绵反弹力而使海绵更紧固地包裹病床横杆。
[000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凸块上固连有挂钩。设置挂钩,以当病床上没有合适的横杆或楔形板无法卡进病床床沿时,还能通过挂钩有选择性的进行悬挂。
[0010]作为优选,所述上卡环靠近楔形板的外侧壁上铺设有磁性物质。设置磁性物质,以当楔形板卡接病床床沿时,上卡环能够更牢靠地贴合金属质的病床床沿。从而使楔形板与病床的连接更为可靠。
[0011]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杆上还设有伸缩杆,伸缩杆一端与连接杆铰链连接,另一端与下卡环远离连接杆的一侧相连。设置伸缩杆,以给下卡环向上的支持力,从而使卡环与病床的连接更为可靠,同时伸缩杆能够随下卡环的移动而自动伸缩或拉伸,从而适应下卡环的高度。
[0012]作为优选,所述环形块与连接杆通过螺纹连接。将环形块与连接杆设置为螺纹连接,以能调节引流袋本体悬挂的位置。
[0013]作为优选,所述调节固定杆下端设有旋转把手。设置旋转把手,以便旋转调节固定杆,使医护人员或患者旋转调节固定杆时更为省力和舒适。
[0014]作为优选,所述横向板下端面与凹槽底面之间、横向板两侧面与凹槽各自相对的侧面之间均留有间隙。在横向板与凹槽相对的端面之间均留有间隙,以避免拉伸L形卡爪时,横向板与凹槽产生摩擦,从而方便医护人员或患者拉动L形卡爪。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通过在引流袋本体上设置带有第一凸块的挂环和能够与第一凸块卡接的连接装置,使得引流袋本体悬挂时更为稳定,不会轻易晃动;通过在连接装置中设置卡环和L形卡爪,使得与连接装置相连的引流袋本体能够在病床的合适位置进行悬挂;通过设置海绵垫,以使卡环能够适应各种形状的病床横杆,并且还能增大卡环与病床横杆连接时的摩擦力,使卡环不易移动;通过在卡环的弧形腔内所设的紧固弹簧、弧形板和海绵垫的配合,以当卡环与病床横杆卡接而使海绵垫受到挤压时,弹簧能随之压缩而产生朝向海绵垫的弹力,从而使得海绵垫更为紧固地包裹病床横杆。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所述L形卡爪收缩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所述L形卡爪拉伸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所述引流袋本体与连接装置连接时的局部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所述引流袋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标记:1

引流袋本体,11

挂环,12

第一凸块,13

挂钩,2

连接杆,21

螺纹孔,22

滑槽,31

上卡环,32

下卡环,33

紧固弹簧,34

弧形板,35

海绵垫,4

L形卡爪,41

楔形
板,42

箱体,5

环形块,51

第二凸块,52

卡槽,6

调节固定杆,61

旋转把手,7

伸缩杆,8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所表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3]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图4,一种带有连接固定装置的引流袋,包括引流袋本体1和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连接固定装置的引流袋,包括引流袋本体(1)和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袋本体(1)上设有硬质挂环(11),挂环(11)内壁凸设有第一凸块(12);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杆(2),连接杆(2)沿其轴向开设有贯穿连接杆(2)两端的螺纹孔(21),连接杆(2)外壁沿其轴向开设有滑槽(22),滑槽(22)沿连接杆(2)轴向的两端封闭并与螺纹孔(21)连通,连接杆(2)上还套设有环形块(5),环形块(5)位于滑槽(22)下方,环形块(5)上设有第二凸块(51),第二凸块(51)上端面开设有能与第一凸块(12)配合的卡槽(52);滑槽(22)外侧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卡环,卡环包括与连接杆(2)固定的上卡环(31)和与滑槽(22)滑动连接的下卡环(32),上卡环(31)与下卡环(32)的外轮廓均呈方形且内部均设有弧形腔,当上卡环(31)与下卡环(31)连接配合时,两个弧形腔能形成一个连通的柱形腔,弧形腔内部设有紧固件,紧固件包括海绵垫(35);所述上卡环(31)的上端面开设有沿上卡环(31)上端面长度方向的凹槽,凹槽靠近连接杆(2)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端,凹槽封闭端的内壁上沿凹槽长度方向上设有可移动的L形卡爪(4),L形卡爪(4)包括与凹槽内壁弹簧连接的横向板和位于横向板下端的楔形板(41);所述连接杆(2)内壁螺纹连接有调节固定杆(6),调节固定杆(6)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桂芳卢斌华蔡丹丹李茹芳吴一燕郑竹青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