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使用的吸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4879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使用的吸痰装置,包括内部安装有负压吸引泵的控制室,控制室的一侧底端设有带有两个凹槽的托板,两个凹槽内均分别放置有塑料杯,控制室上还安装有充气泵和总开关,每个塑料杯的内壁上均等间隔设有多个安插条,一次性储痰袋通过多个套筒对应套设在安插条上实现展开固定,每个一次性储痰袋的顶部均设有加厚袋顶,加厚袋顶上分别安装有进气口和吸引口,其中一个一次性储痰袋顶部的吸引口与负压吸引泵的吸引端口通过软管插接,进气口与另一一次性储痰袋的吸引口通过软管插接,总开关与控制室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灵活轻便,通过一次性储痰袋代替储痰杯,可直接更换无需清洗,使用更加方便卫生。使用更加方便卫生。使用更加方便卫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使用的吸痰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使用的吸痰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吸痰器主要是电动式多功能负压吸痰器和简易手动吸痰器,操作端需要连接吸痰管或海绵吸痰管方可使用。一般常用电动式,有电源开关和手控开关,利用负压原理进行吸痰和口腔护理,简单易学。用于对伤病员进行常规吸痰、气管切开等处理,适用于医院或家用有呼吸道粘液或呕吐时的及时吸痰处理,特别是医院现有的吸痰器,其储痰杯为玻璃材质,通过橡胶上盖密封,比较笨重,且玻璃瓶清洗消毒以后,导致密封性下降,同时使用也比较耗费人力,每次吸痰过后都需要进行清洗消毒,非常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
技术介绍
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吸痰装置,整体灵活轻便,通过一次性储痰袋代替储痰杯,可直接更换无需清洗,使用更加方便卫生。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一种便于使用的吸痰装置,包括内部安装有负压吸引泵的控制室,所述控制室的一侧底端设有带有两个凹槽的托板,两个凹槽内均分别放置有塑料杯,且在控制室的一侧通过设有带有开口的套圈夹住对应的塑料杯,控制室上还安装有充气泵和总开关,每个塑料杯的内壁上均等间隔设有多个安插条,每个塑料杯内均活动放置有侧面均等间隔设有多个套筒的一次性储痰袋,一次性储痰袋通过多个套筒对应套设在安插条上实现展开固定,每个一次性储痰袋的顶部均设有加厚袋顶,加厚袋顶上分别安装有进气口和吸引口,其中一个一次性储痰袋顶部的吸引口与负压吸引泵的吸引端口通过软管插接,进气口与另一一次性储痰袋的吸引口通过软管插接,总开关与控制室电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室后侧设有与总开关和充气泵电连接的电源线。
[0007]进一步的,所述充气泵输出端连接有与进气口配套的充气软管。
[0008]进一步的,所述套圈由不锈钢材质制成。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一次性储痰袋的袋体为软性且侧面设有刻度值,袋体由透明PVC材质制成。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便于使用的吸痰装置,通过设置塑料杯并在塑料杯内设置一次性储痰袋替代玻璃等材质的储痰杯,可一次性使用更换,无需清洗减少了繁琐清洗消毒等过程,减少了工作量,且通过设置充气泵用于为一次性储痰袋充气后撑起展开,便于通过套筒套在套在安插条上实现一次性储痰袋的展开固定,避免在负压吸引时其袋体发生闭合无法进行正常吸痰。
附图说明
[001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
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2]图1是本技术一种便于使用的吸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放有一次性储痰袋的塑料杯的剖视图;
[0014]图3是塑料杯的剖视图;
[0015]图4是一次性储痰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是塑料杯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8]如图1~5所示,一种便于使用的吸痰装置,包括内部安装有负压吸引泵的控制室1,控制室1的一侧底端设有带有两个凹槽6的托板4,两个凹槽6内均分别放置有塑料杯5,且在控制室1的一侧通过设有带有开口的套圈3夹住对应的塑料杯5,防止发生倾倒,控制室1上还安装有充气泵2和总开关10,用于控制整个装置的电路的通断,每个塑料杯5的内壁上均等间隔设有多个安插条12,每个塑料杯5内均活动放置有侧面均等间隔设有多个套筒11的一次性储痰袋7,一次性储痰袋7通过多个套筒11对应套设在安插条12上实现展开固定,每个一次性储痰袋7的顶部均设有加厚袋顶701,加厚袋顶701上分别安装有进气口8和吸引口9,进气口8和吸引口9在初始状态时端口处均封有薄膜,为了保持袋体内部洁净;其中一个一次性储痰袋7顶部的吸引口9与负压吸引泵的吸引端口通过软管插接,进气口8与另一一次性储痰袋7的吸引口9通过软管插接,总开关10与控制室1电连接。
[0019]其中,控制室1后侧设有与总开关10和充气泵2电连接的电源线,通过连接外部电源实现供电。
[0020]其中,充气泵2输出端连接有与进气口8配套的充气软管,方便对一次性储痰袋7进行充气。
[0021]其中,套圈3由不锈钢材质制成,使用寿命长且便于取出塑料杯5。
[0022]其中,一次性储痰袋7的袋体为软性且侧面设有刻度值,袋体由透明PVC材质制成,便于收纳包装运输以及观察吸痰情况。
[002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便于使用的吸痰装置,具体工作时,首先接通外部电源,通过一次性储痰袋7的进气口与充气泵2一端的充气软管连接然后打充气泵2对一次性储痰袋7充气将其撑起展开,充气完成后用手堵住进气口再通过套筒11一一对应套在安插条12上实现一次性储痰袋7的固定,同时注意将吸引口9上的薄膜撕下,然后依次连接好软管包括吸痰管,然后通过总开关10打开负压吸引泵即可进行吸痰操作,吸痰完成后将软管拔掉,可直接将一次性储痰袋7取出再处理,无需清洗等繁琐操作,减少了工作量。
[002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使用的吸痰装置,包括内部安装有负压吸引泵的控制室(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室(1)的一侧底端设有带有两个凹槽(6)的托板(4),两个凹槽(6)内均分别放置有塑料杯(5),且在控制室(1)的一侧通过设有带有开口的套圈(3)夹住对应的塑料杯(5),控制室(1)上还安装有充气泵(2)和总开关(10),每个塑料杯(5)的内壁上均等间隔设有多个安插条(12),每个塑料杯(5)内均活动放置有侧面均等间隔设有多个套筒(11)的一次性储痰袋(7),一次性储痰袋(7)通过多个套筒(11)对应套设在安插条(12)上实现展开固定,每个一次性储痰袋(7)的顶部均设有加厚袋顶(701),加厚袋顶(701)上分别安装有进气口(8)和吸引口(9),其中一个一次性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慧玲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