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脊柱侧弯患者的翻身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4890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1:0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脊柱侧弯患者的翻身垫,包括直角梯形状的靠背,靠背包括纯棉材制的护套和填充于护套内的海绵,护套的后面设置有拉链,靠背的顶面沿靠背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凸起部,靠背的斜面上设置有三角状的支撑垫,支撑垫包括外包套、位于外包套内的纱网套和填充于纱网套内的糜子,靠背和支撑垫的斜边夹角之和为30度。由此可见,应用本翻身垫,在使用时,可以将其放置在患者的背部脊柱处,通过调整支撑垫内的糜子使该翻身垫与患者背部紧密贴合,实现30度侧卧支撑,可以增加受力面积,减小剃刀背处受力度,预防褥疮发生,同时,通过操作拉链的方式可以对护套进行拆洗,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理人员的工作强度。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脊柱侧弯患者的翻身垫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设备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脊柱侧弯患者的翻身垫。

技术介绍

[0002]2019年的压疮指南推出,30
°
侧卧比90
°
侧卧位对预防压力性损伤效果更好,而脊柱侧弯人群脊柱形态特殊,术后又常需要翻身,而手术矫形未能够完全达到正常脊柱形态。而一些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术前常常不能够自己完成体位的改变,则需要辅助用具协助翻身,有明显剃刀背畸形隆起处,特别容易发生褥疮。根据护理要求,需要加强翻身垫的使用率,但以往翻身垫达不到将此类疾病患者背部紧密贴合,受力面积变小,则剃刀背处受力变大,容易引发褥疮,同时会使病人有不舒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脊柱侧弯患者的翻身垫,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统的翻身垫与患者背部贴合度和受力面积小,导致的患者剃刀背处受力变大,容易引发褥疮,患者体验感差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脊柱侧弯患者的翻身垫,包括:
[0005]直角梯形状的靠背,所述靠背包括纯棉材制的护套和填充于所述护套内的海绵,所述护套的后面设置有拉链,所述靠背的顶面沿所述靠背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凸起部,所述靠背的斜面上设置有三角状的支撑垫,所述支撑垫包括外包套、位于所述外包套内的纱网套和填充于所述纱网套内的糜子,所述靠背和所述支撑垫的斜边夹角之和为30度。
[0006]优选地,外包套为纯棉材制外包套。
[0007]优选地,所述靠背和所述凸起部为一体化成型。
[0008]优选地,所述外包套为双层结构。
[0009]优选地,所述外包套通过缝制的方式与所述靠背固定。
[0010]优选地,所述外包套还通过缝制的方式与所述凸起部的一侧固定。
[001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应用于脊柱侧弯患者的翻身垫,包括直角梯形状的靠背,靠背包括纯棉材制的护套和填充于护套内的海绵,护套的后面设置有拉链,靠背的顶面沿靠背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凸起部,靠背的斜面上设置有三角状的支撑垫,支撑垫包括外包套、位于外包套内的纱网套和填充于纱网套内的糜子,靠背和支撑垫的斜边夹角之和为30度。由此可见,应用本翻身垫,在使用时,可以将其放置在患者的背部脊柱处,通过调整支撑垫内的糜子使该翻身垫与患者背部紧密贴合,实现30度侧卧支撑,可以增加受力面积,减小剃刀背处受力度,预防褥疮发生,同时,通过操作拉链的方式可以对护套进行拆洗,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
要的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应用于脊柱侧弯患者的翻身垫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应用于脊柱侧弯患者的翻身垫剖面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支撑垫缝制示意图;
[0016]图中,1靠背,10海绵,2凸起部,3支撑垫,30糜子,4缝制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0018]本申请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应用于脊柱侧弯患者的翻身垫,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统的翻身垫与患者背部贴合度和受力面积小,导致的患者剃刀背处受力变大,容易引发褥疮,患者体验感差的问题。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应用于脊柱侧弯患者的翻身垫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应用于脊柱侧弯患者的翻身垫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支撑垫缝制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该翻身垫包括:
[0020]直角梯形状的靠背1,靠背1包括纯棉材制的护套和填充于护套内的海绵10,护套的后面设置有拉链,靠背1的顶面沿靠背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凸起部2,靠背1的斜面上设置有三角状的支撑垫3,支撑垫3包括外包套、位于外包套内的纱网套和填充于纱网套内的糜子30,靠背1和支撑垫3的斜边夹角之和为30度。
[0021]具体地,靠背1为直角梯形状,靠背1由纯棉材制的护套和填充于护套内的海绵10制成,在护套的后面设置拉链,可以提高拆洗的方便性,凸起部2设置在靠背1的顶面位置处,且凸起部2沿靠背1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实际设计时,为了提高设计的方便性和使用的稳定性,优选地,可以将靠背1和凸起部2设置为一体化成型结构。支撑垫3固定在靠背1的斜面位置处,支撑垫3为三角状,可以与靠背1和凸起部2贴合,支撑垫3由外包套、纱网套和填充于纱网套内的糜子30制成,外包套套在纱网套内,在实际设计时,可以在外包套的相应位置处设置拉链,以便于拆洗。在实际使用时,可以将外包套通过缝制的方式与靠背1固定,具体可以在外包套的中间位置处缝制针线,即缝制线4,将支撑垫3分成A部分和B部分,缝制时使外包套贴合靠背1的一面和远离靠背1的一面均与靠背1缝制固定,缝制的标准需要以A部分和B部分内的糜子30能够来回切换为准,也就是A部分内的糜能够进入B部分,B部分内的糜子30能够进入A部分。靠背1和支撑垫3的斜边夹角之和为30度,也就是靠背1的斜面夹角为15度,支撑垫3的斜面夹角为15度。在实际使用时,为了提高使用的牢固性,优选地,还可以将外包套通过缝制的方式与凸起部2的一侧固定连接。外包套可以选用纯棉材制制成。为了提高外包套的使用寿命,优选地,可以将外包套制成双层结构。
[0022]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应用于脊柱侧弯患者的翻身垫,包括直角梯形状的靠背,靠背包括纯棉材制的护套和填充于护套内的海绵,护套的后面设置有拉链,靠背的顶面沿靠背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凸起部,靠背的斜面上设置有三角状的支撑垫,支撑垫包括外包套、位
于外包套内的纱网套和填充于纱网套内的糜子,靠背和支撑垫的斜边夹角之和为30度。由此可见,应用本翻身垫,在使用时,可以将其放置放置在患者的背部脊柱处,通过调整支撑垫内的糜子使该翻身垫与患者背部紧密贴合,采用15
°
的靠背为海绵装,15
°
的支撑垫为糜子装,糜子可以任意变形,容易调整贴合面,也可以更好预防褥疮,可以增加受力面积,减小剃刀背处受力度,预防褥疮发生,确保患者的舒适度,同时,通过操作拉链的方式可以对护套进行拆洗,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0023]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含本申请公开的本
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实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由权利要求指出。
[0024]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脊柱侧弯患者的翻身垫,其特征在于,包括:直角梯形状的靠背,所述靠背包括纯棉材制的护套和填充于所述护套内的海绵,所述护套的后面设置有拉链,所述靠背的顶面沿所述靠背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凸起部,所述靠背的斜面上设置有三角状的支撑垫,所述支撑垫包括外包套、位于所述外包套内的纱网套和填充于所述纱网套内的糜子,所述靠背和所述支撑垫的斜边夹角之和为30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脊柱侧弯患者的翻身垫,其特征在于,外包套为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姬雪梅王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