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理气垫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4829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护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护理气垫圈,从外到内依次包括外圈气垫、中圈气垫和内圈气垫,所述中圈气垫上设有气门嘴;充气后的外圈气垫和内圈气垫高度一致,完全充气后的中圈气垫高于充气后的外圈气垫的高度。通过本护理气垫圈,能有效解决气垫圈与身体接触面积大的问题。圈与身体接触面积大的问题。圈与身体接触面积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护理气垫圈


[0001]本技术涉及护理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护理气垫圈。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一般采用气圈和气垫床等来预防褥疮,气垫床相对气圈价格昂贵,故气圈的使用是最多的。
[0003]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公开号为CN201631545U,授权公告日为2010年11月17日的中国技术专利文件,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气垫圈,用橡胶或者PVC胶膜制成扁平圆圈形气垫,设充气咀,在上下平面设气槽,在内孔侧壁和外圆侧壁之间设透气管,气垫的外表包裹透气性良好的布套。
[0004]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以下问题:气垫圈与身体接触面积较大,预防褥疮的效果很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护理气垫圈,能有效解决气垫圈与身体接触面积大的问题。
[0006]本技术是通过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护理气垫圈,其特征在于:从外到内依次包括外圈气垫、中圈气垫和内圈气垫,所述中圈气垫上设有气门嘴;充气后的外圈气垫和内圈气垫高度一致,完全充气后的中圈气垫高于充气后的外圈气垫的高度。
[0008]所述外圈气垫和内圈气垫通过连接段相连通,所述外圈气垫、内圈气垫和连接段共同围合形成凹字形,所述中圈气垫的宽度和连接段的宽度相匹配,用于将中圈气垫固定在外圈气垫和内圈气垫之间。
[0009]所述外圈气垫、中圈气垫、连接段和内圈气垫外还套设有棉层。
[0010]所述中圈气垫的底部通过魔术贴与连接段相连。
[0011]所述外圈气垫和内圈气垫底部还设有若干防滑柱。
[0012]所述外圈气垫和内圈气垫的宽度一致,中圈气垫的宽度大于外圈气垫的宽度。
[0013]还包括至少一根束带,所述束带一面呈魔术贴子面,另一面呈魔术贴母面。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表现在:
[0015]1、本技术中,从外到内依次包括外圈气垫、中圈气垫和内圈气垫,外圈气垫和内圈气垫始终保持充气状态,并且高度一致,当使用本气垫圈时,可以通过气门嘴对中圈气垫进行充气,充气后的中圈气垫的高度高于外圈气垫和内圈气垫的高度,使得气垫圈呈凸字形,患者与中圈气垫相接触。一段时间后,可以通过气门嘴对中圈气垫进行放气,使得气垫圈呈凹字形,患者与外圈气垫和内圈气垫相接触。通过对中圈气垫进行放气和充气的操作,可以变更患者与气垫圈相接触的地方,可以有效防止褥疮。
[0016]本技术,结构简单,且外圈气垫、中圈气垫和内圈气垫可以为相对独立的部
件,便于更换破损部件,并且只需要对中圈气垫进行放气和充气即可,操作方法更加简单。
[0017]2、所述外圈气垫和内圈气垫通过连接段相连通,使得外圈气垫和内圈气垫内的气压始终保持一致,避免出现外圈气垫和内圈气垫高度不一致的情况发生。由于所述外圈气垫、内圈气垫和连接段共同围合形成凹字形,所述中圈气垫的宽度和连接段的宽度相匹配,用于将中圈气垫固定在外圈气垫和内圈气垫之间,使得中圈气垫的固定效果更好,也使得本气垫圈具有一个共同的底平面,便于整体放置并固定本气垫圈。
[0018]3、所述外圈气垫、中圈气垫、连接段和内圈气垫外还套设有棉层,更加亲肤,使用感更好。
[0019]4、中圈气垫的底部通过魔术贴与连接段相连,中圈气垫的连接更加稳定,避免在充放气的过程中,中圈气垫与本气垫圈分离。
[0020]5、外圈气垫和内圈气垫底部还设有若干防滑柱,增大摩擦力,使得本气垫圈放置更加稳定。
[0021]6、所述外圈气垫和内圈气垫的宽度一致,中圈气垫的宽度大于外圈气垫的宽度,避免本气垫圈与患者的接触面积过小,使用感差的情况发生。
[0022]7、还包括至少一根束带,所述束带一面呈魔术贴子面,另一面呈魔术贴母面,能更进一步将外圈气垫、中圈气垫和内圈气垫固定在一起,使得本护理气垫圈结构更加稳定,也便于收纳。
附图说明
[0023]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0024]图1为本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中A

A的其中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将图2中的中圈气垫放气后的示意图;
[0027]图中标记:
[0028]1、外圈气垫,2、中圈气垫,3、内圈气垫,4、气门嘴,5、连接段,6、棉层,7、魔术贴,8、防滑柱,9、束带,10、魔术贴子面,11、魔术贴母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实施例1
[0030]作为本技术基本实施方式,本技术包括一种护理气垫圈,从外到内依次包括外圈气垫1、中圈气垫2和内圈气垫3。所述外圈气垫1和内圈气垫3始终处于充气的状态,充气后的外圈气垫1和内圈气垫3高度一致。所述中圈气垫2上设有气门嘴4,用于对中圈气垫2进行充放气。完全充气后的中圈气垫2高于充气后的外圈气垫1的高度,所述气门嘴4可以设置在充气后的外圈气垫1上方的中圈气垫2的外壁上。
[0031]实施例2
[0032]作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本技术包括一种护理气垫圈,从外到内依次包括外圈气垫1、中圈气垫2和内圈气垫3。所述外圈气垫1和内圈气垫3通过连接段5相连通,所述外圈气垫1、内圈气垫3和连接段5共同围合形成凹字形,所述中圈气垫2的宽度和连
接段5的宽度相匹配,用于将中圈气垫2固定在外圈气垫1和内圈气垫3之间。
[0033]所述外圈气垫1、中圈气垫2、连接段5和内圈气垫3外还套设有棉层6。所述中圈气垫2上设有气门嘴4,所述中圈气垫2的底部通过魔术贴7与连接段5相连。充气后的外圈气垫1和内圈气垫3高度一致,完全充气后的中圈气垫2高于充气后的外圈气垫1的高度。
[0034]实施例3
[0035]作为本技术最佳实施方式,参照说明书附图1

3,本技术包括一种护理气垫圈,从外到内依次包括外圈气垫1、中圈气垫2和内圈气垫3。所述外圈气垫1和内圈气垫3通过连接段5相连通,所述外圈气垫1、内圈气垫3和连接段5共同围合形成凹字形,所述中圈气垫2的宽度和连接段5的宽度相匹配,用于将中圈气垫2固定在外圈气垫1和内圈气垫3之间。其中,所述外圈气垫1和内圈气垫3的宽度一致,中圈气垫2的宽度大于外圈气垫1的宽度。
[0036]所述外圈气垫1、中圈气垫2、连接段5和内圈气垫3外还套设有棉层6,所述中圈气垫2的底部通过魔术贴7与连接段5相连。所述中圈气垫2上还设有气门嘴4,所述外圈气垫1和内圈气垫3底部还设有若干防滑柱8。
[0037]充气后的外圈气垫1和内圈气垫3高度一致,完全充气后的中圈气垫2高于充气后的外圈气垫1的高度。
[0038]还包括四根束带9,所述束带9一面呈魔术贴子面10,另一面呈魔术贴母面11。四跟束带9均匀分布在护理气垫圈上,且每根束带9一端依次绕过外圈气垫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理气垫圈,其特征在于:从外到内依次包括外圈气垫(1)、中圈气垫(2)和内圈气垫(3),所述中圈气垫(2)上设有气门嘴(4);充气后的外圈气垫(1)和内圈气垫(3)高度一致,完全充气后的中圈气垫(2)高于充气后的外圈气垫(1)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气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气垫(1)和内圈气垫(3)通过连接段(5)相连通,所述外圈气垫(1)、内圈气垫(3)和连接段(5)共同围合形成凹字形,所述中圈气垫(2)的宽度和连接段(5)的宽度相匹配,用于将中圈气垫(2)固定在外圈气垫(1)和内圈气垫(3)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护理气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气垫(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松张伶俐杨亚亚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