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同步带用双辊磨削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4842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工同步带用双辊磨削机,包括框体,所述框体背面的右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焊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正面贯穿框体并延伸至框体的内腔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转杆的表面套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的内表面套接有轴杆,通过设置电机带动转杆转动,转杆通过主动轮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带动轴杆转动,同时也带动打磨辊转动,对材料进行磨削,通过设置筒体、弹簧、移动板、柱体与毛刷,对打磨辊表面覆着的碎屑进行清理,通过设置风机、第一进风管、第二进风管、与吸风罩,对粉尘进行收集,避免粉尘散落,影响工作环境。影响工作环境。影响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工同步带用双辊磨削机


[0001]本技术涉及双辊磨削
,具体为一种加工同步带用双辊磨削机。

技术介绍

[0002]磨削机是对板材等材质较软的材料进行磨削的一种设备,包括机身、磨削机构及其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固定在机身上,磨削机构通过转轴连接驱动机构,在对材料进行磨削时,会产生大量粉尘,对现场的工作环境造成影响,且在使用一端时间后,打磨辊的表面易覆着材料的碎屑,不方便清理,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加工同步带用双辊磨削机,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同步带用双辊磨削机,具备了方便对粉尘碎屑进行清理收集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磨削装置存在不方便对粉尘碎屑进行清理收集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工同步带用双辊磨削机,包括框体,所述框体背面的右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焊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正面贯穿框体并延伸至框体的内腔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转杆的表面套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的内表面套接有轴杆,所述轴杆的正面贯穿框体并延伸至框体的内腔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转杆与轴杆的表面且位于框体的内腔套接有打磨辊,所述框体内腔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筒体,所述筒体内腔的靠上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筒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远离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柱体,所述柱体远离移动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毛刷,所述毛刷的外表面与打磨辊的外表面紧密贴合,所述框体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框体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过滤箱,所述风机的左右两侧均连通有第一进风管,所述过滤箱相远离的一侧连通有第二进风管,所述第二进风管远离过滤箱的一端连通有吸风罩,所述吸风罩底部的内侧与框体内腔底部的连接处固定连接。
[0005]优选的,所述过滤箱内腔的顶部与底部均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网眼直径为0.01mm。
[0006]优选的,所述框体底部左右两侧的前后位置且位于过滤箱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支腿,所述支腿的数量为四个。
[0007]优选的,所述风机的底部连通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的底部与地面的间距为10cm。
[0008]优选的,所述过滤箱的正面铰接有箱门,所述箱门正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拨块。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进风管位于前后两侧所述支腿的内侧,所述第一进风管与第二进风管的管径为15cm。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1、本技术通过设置电机带动转杆转动,转杆通过主动轮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带动轴杆转动,同时也带动打磨辊转动,对材料进行磨削,通过设置筒体、弹簧、移动板、柱体与毛刷,对打磨辊表面覆着的碎屑进行清理,通过设置风机、第一进风管、第二进风管、与吸风罩,对粉尘进行收集,避免粉尘散落,影响工作环境,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具备了方便对粉尘碎屑进行清理收集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磨削装置存在不方便对粉尘碎屑进行清理收集的问题,从而有利于对该装置进行使用。
[0012]2、本技术通过设置过滤网,方便了对粉尘进行过滤;
[0013]通过设置支腿,对框体进行支撑;
[0014]通过设置出风管,方便了对过滤后的空气进行排出;
[0015]通过设置箱门,方便了对过滤网进行拆卸。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框体结构的俯视剖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打磨辊结构的立体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右侧过滤箱结构的正视图。
[0021]图中:1、框体;2、电机;3、转杆;4、主动轮;5、从动轮;6、轴杆;7、打磨辊;8、连接块;9、筒体;10、弹簧;11、移动板;12、柱体;13、毛刷;14、风机;15、过滤箱;16、第一进风管;17、第二进风管;18、吸风罩;19、过滤网;20、支腿;21、出风管;22、箱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
[0024]请参阅图1

5,一种加工同步带用双辊磨削机,包括框体1,框体1背面的右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电机2,电机2的输出端焊接有转杆3,转杆3的正面贯穿框体1并延伸至框体1的内腔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转杆3的表面套接有主动轮4,主动轮4的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从动轮5,从动轮5的内表面套接有轴杆6,轴杆6的正面贯穿框体1并延伸至框体1的内腔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转杆3与轴杆6的表面且位于框体1的内腔套接有打磨辊7,框体1内腔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8,连接块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筒体9,筒体9内腔的靠上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0,弹簧10远离筒体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1,移动板11远离弹簧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柱体12,柱体12远离移动板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毛刷13,毛刷13的外表面与打磨辊7的外表面紧密贴合,框体1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风机14,框体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过滤箱15,风机14的左右两侧均连通有第一进风管16,过滤箱15相远离的一侧连通有第二进风管17,第二进风管17远离过滤箱15的一端连通有吸风罩18,吸风罩18底部的内侧与框体1内腔底部的连接处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电机2带动转杆3转动,
转杆3通过主动轮4带动从动轮5转动,从动轮5带动轴杆6转动,同时也带动打磨辊7转动,对材料进行磨削,通过设置筒体9、弹簧10、移动板11、柱体12与毛刷13,对打磨辊7表面覆着的碎屑进行清理,通过设置风机14、第一进风管16、第二进风管17、与吸风罩18,对粉尘进行收集,避免粉尘散落,影响工作环境,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具备了方便对粉尘碎屑进行清理收集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磨削装置存在不方便对粉尘碎屑进行清理收集的问题,从而有利于对该装置进行使用。
[0025]请参阅图1,过滤箱15内腔的顶部与底部均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9,过滤网19的网眼直径为0.01mm,过滤网19为不锈钢材质,通过设置过滤网19,方便了对粉尘进行过滤。
[0026]请参阅图1,框体1底部左右两侧的前后位置且位于过滤箱15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支腿20,支腿20的数量为四个,通过设置支腿20,对框体1进行支撑。
[0027]请参阅图1,风机14的底部连通有出风管21,出风管21的底部与地面的间距为10cm,通过设置出风管21,方便了对过滤后的空气进行排出。
[0028]请参阅图5,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工同步带用双辊磨削机,包括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背面的右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焊接有转杆(3),所述转杆(3)的正面贯穿框体(1)并延伸至框体(1)的内腔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转杆(3)的表面套接有主动轮(4),所述主动轮(4)的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从动轮(5),所述从动轮(5)的内表面套接有轴杆(6),所述轴杆(6)的正面贯穿框体(1)并延伸至框体(1)的内腔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转杆(3)与轴杆(6)的表面且位于框体(1)的内腔套接有打磨辊(7),所述框体(1)内腔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8),所述连接块(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筒体(9),所述筒体(9)内腔的靠上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远离筒体(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1),所述移动板(11)远离弹簧(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柱体(12),所述柱体(12)远离移动板(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毛刷(13),所述毛刷(13)的外表面与打磨辊(7)的外表面紧密贴合,所述框体(1)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风机(14),所述框体(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过滤箱(15),所述风机(14)的左右两侧均连通有第一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润先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康润源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