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夏恽专利>正文

空间旋转交变磁场退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4626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空间旋转交变磁场退磁机,包括机架、传送带(11)、三相调压电源及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在传送带(11)的上下方分别设置上退磁极组托板(1)和下退磁极组托板(12),上、下退磁极组托板分别设置有上退磁极组(2)和下退磁极组(16),下退磁极组托板(12)固定在退磁托板架(10)上,在下退磁极组托板(12)上设置调整上退磁极组高度螺杆(8),调整上退磁极组高度螺杆(8)上固定有同步链轮组(9)和调整链条(18),调整上退磁极组高度螺杆(8)上部设置带有支撑螺母(7)的支撑柱(6),上退磁极组托板(1)设置在4个支撑柱(6)上。(*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退磁技术的改进,主要涉及的是一种空间旋转交变磁场退磁机
技术介绍
退磁过程就是打乱磁化引起磁畴方向一致性,恢复磁畴未磁化前那种方向杂乱无章的磁中性态。随着加工工业的发展,工件残磁方向的确定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工件磁化及加工过程残磁方向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工件形状、磁化方式、残磁衍射分解等因素的影响都可能使残磁方向多元化,大大增加了工件磁化方向确定难度。而目前使用的退磁机都是在单一确定方向上形成交变磁场,所以单一确定方向上退磁都不可能解决工件残磁方向的多元化。因而,不可能对多元化磁化的工件进行退磁,退磁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即是提出一种空间旋转交变磁场退磁机,其可简化退磁工件退磁过程,提高退磁性能及工件退磁的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包括机架、传送带、三相调压电源及控制电路,在传送带的上下方分别设置上退磁极组托板和下退磁极组托板,上、下退磁极组托板分别设置有上退磁极组和下退磁极组,下退磁极组托板固定在退磁托板架上,在下退磁极组托板上设置调整上退磁极组高度螺杆,调整上退磁极组高度螺杆上固定有同步链轮组和调整链条,调整上退磁极组高度螺杆上部设置带有支撑螺母的支撑柱,上退磁极组托板设置在4个支撑柱上。所述上、下托板上的退磁极组均由两个磁极构成,两个磁极之间阵列分布,上、下托板上相对应的磁极之间在空间上也具有一定的夹角。所述上、下托板上的退磁极组均由三个磁极构成,三个磁极之间阵列分布,上、下托板上相对应的磁极之间在空间上也具有一定的夹角。磁极由导磁铁芯上设置导磁线圈构成,每个磁极的磁线圈接不同相位的电源。由于本技术的退磁机组采用上下两个多相磁极对称布置,从而形成空间旋转磁场,在空间任何方向上均有退磁磁场,可对多元化磁化的工件进行退磁,使工件从传输带通过上下退磁极组之后,即可实现退磁,其大大简化了工件的退磁过程,增强了退磁性能,退磁效果很好,可完全达到在磨加工、探伤、精密加工、仪器仪表等领域对残磁的特别要求。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图。附图2为上托板上的三相磁极组。附图3为图2的A-A视图。附图4为下托板上的三相磁极组。附图5为图4的B-B视图。附图6为上下退磁机组形成的空间旋转磁场示意图。图中,1、上退磁极组托板,2、上退磁极组,3、上下防水圈,4、上支撑固定轴,5、定位螺钉,6、支撑柱,7、支撑螺母,8、调整上退磁极组高度螺杆,9、同步链轮组,10、退磁托板架,11、传送带,12、下退磁极组托板,13、支撑柱导向孔,14、线圈,15、导磁铁芯,16、下退磁极组,17、涨紧链轮及轴,18、调整链条。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的实施例如下如图1所示,本技术主要由机架、电机、传送带11、三相调压电源及控制电路,在传送带11的上下方分别设置有上、下退磁极组托板1、12,在该上、下退磁极组托板1、12上安装上、下退磁极组2、16,下退磁极组托板12固定在退磁托板架10上,在下退磁极组托板12上固定有4个调整上退磁极组高度螺杆8,调整上退磁极组高度螺杆8下部安装有同步链轮组9及调整链条18,在下退磁极组托板12上还安装有涨紧链轮及轴17,支撑螺母7与支撑柱6固定连接并安装于调整上退磁极组高度螺杆8上部,在支撑柱6上安装有防水圈3、支撑固定轴4、固定螺钉5和支撑柱导向孔13,上退磁极组2与上支撑固定轴4固定连接。如图2、3所示上下三相磁极组,上退磁极组2固定在上退磁极的托板1上,由“Y”形铁芯15上设置三个退磁线圈14,退磁线圈14接不同相位的交流电源形成三个磁极A1、B1、C1构成,位于S面上。下退磁极组16固定在下退磁极组托板12上,由“Y”形铁芯15上设置三个退磁线圈14,退磁线圈14接不同相位的交流电源形成三个磁极A2、B2、C2构成,位于X面上,上、下退极组相对应的磁极之间为180度放置。如图4所示,在S面上具有不同相位的交流电源的磁极A1、B1、C1阵列分布,三个磁极形成平面旋转磁场。在X面上具有不同相位的交流电源的磁极A2、B2、C2阵列分布,三个磁极形成平面旋转磁场。S面和X面上、下退极组相对应的磁极之间为180度放置,形成柱状旋转磁场。在Z面上B1、C1、A2形成Z面旋转磁场。Z面旋转磁场围绕S面、X面形成柱状旋转磁场的轴线旋转,从而形成空间旋转磁场,在空间任何方向上都有退磁磁场。使用时,将工件放在传送带11一侧,打开控制电路,使工件随传送带向前运动,穿过由上下磁极组组成的退磁磁场,上退磁极组高度可调,由同步链轮组9联动带动调整上退磁极组高度螺杆8及其杆上的支撑柱6上下移动,可适应不同高度的退磁工件,减少了退磁机磁路的磁阻,增强退磁效果。磁场强度的大小可由三相调压电源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空间旋转交变磁场退磁机,包括机架、传送带(11)、三相调压电源及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在传送带(11)的上下方分别设置上退磁极组托板(1)和下退磁极组托板(12),上、下退磁极组托板分别设置有上退磁极组(2)和下退磁极组(16),下退磁极组托板(12)固定在退磁托板架(10)上,在下退磁极组托板(12)上设置调整上退磁极组高度螺杆(8),调整上退磁极组高度螺杆(8)上固定有同步链轮组(9)和调整链条(18),调整上退磁极组高度螺杆(8)上部设置带有支撑螺母(7)的支撑柱(6),上退磁极组托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恽
申请(专利权)人:夏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