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片上料设备及其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3997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制造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极片上料设备及其防护装置,上述防护装置安装于极片上料设备上,包括底座和安装于底座上的防护框,防护框内部形成供极片上料设备的载料件活动的上料空间,防护装置还包括设于上料空间内的定位件,定位件用于限定载料件在上料空间内的初始位置,以使载料件在活动过程中与防护框相互分隔,采用上述防护装置的极片上料设备能够有效避免载料件在防护框内活动过程中与防护框的内壁发生碰撞摩擦而导致防护框的内壁产生毛刺,保证电池极片在上料过程中不受损坏,从而有效提高电池的生产品质。从而有效提高电池的生产品质。从而有效提高电池的生产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极片上料设备及其防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制造设备
,尤其提供一种极片上料设备及其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极片上料设备通常会安装防护装置,以防止电池极片在上料过程中与外物触碰而受损,电池极片承载于载料件上,而驱动机构驱动载料件在防护装置内移动以实现电池极片上料操作。
[0003]然而,极片上料设备在组装时,一般是采用人工方式将载料件置于防护装置的上料空间内,由于对准精度较低,载料件的放置位置容易出现偏差,使得载料件在活动过程中容易与防护装置发生碰撞摩擦,久而久之,防护装置的内壁会产生毛刺,导致电池极片在上料过程中被毛刺刺破,影响电池的生产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片上料设备及其防护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极片上料设备在组装过程中难以将载料件准确地置于防护装置的上料空间内的居中位置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护装置,安装于极片上料设备上,包括底座和安装于底座上的防护框,防护框内部形成供极片上料设备的载料件活动的上料空间,防护装置还包括设于上料空间内的定位件,定位件用于限定载料件在上料空间内的初始位置,以使载料件在活动过程中与防护框相互分隔。
[000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护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般而言,通过驱动载料件在防护框内上下往复移动,即可实现电池极片的上料操作,由此,在组装极片上料设备时,可先通过定位件来限定载料件的初始位置,使载料件与防护框的内壁之间能够保留足够的间隔距离,当载料件在防护框内上下往复移动时不会与防护框的内壁发生碰撞摩擦,有效避免防护框的内壁产生毛刺,保证电池极片在上料过程中不受损坏,从而有效提高电池的生产品质。
[0007]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定位件上开设有供载料件置入的定位槽。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组装极片上料设备时,可将载料件放置在定位件的定位槽内,以限定载料件的初始位置,从而有效避免载料件在防护框内活动过程中与防护框的内壁发生碰撞摩擦。
[0009]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定位件为定位销。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组装极片上料设备时,可将定位销与载料件相配合以限定载料件的初始位置,从而有效避免载料件在防护框内活动过程中与防护框的内壁发生碰撞摩擦。
[0011]在其中一实施例中,防护框包括多个防护柱,底座包括座体和多个安装件,座体上
开设均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调节孔,各安装件连接于对应的第一调节孔内且均开设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调节孔,各防护柱连接于对应的安装件的第二调节孔内,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设置。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实现各防护柱的位置调节,从而根据电池极片的尺寸来调整防护框的上料空间大小,有效提高上述防护框的通用性能。
[0013]在其中一实施例中,防护框包括多个第一连接件,各第一连接件用于将各防护柱连接成一体。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可增加防护框的整体强度,另一方面也可增加防护框的防护面积,更有效地保证电池极片在上料过程中不受损坏。
[0015]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更便于对防护框的上料空间的大小进行调整。
[0017]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座体上设有均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刻度部,各第一刻度部位于对应的第一调节孔的旁侧;和/或,各安装件上均设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刻度部,各第二刻度部位于对应的第二调节孔的旁侧。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更加直观地根据电池极片的尺寸来对防护柱的位置进行调节,有效提高各防护柱的位置调节准确度。
[0019]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定位件可拆卸地安装于底座上。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定位件进行拆卸更换。
[0021]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底座的底部设有耐磨垫。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防止底座出现磨损而发生侧倾,导致经过定位后的载料件仍与防护框的相对位置发生偏差,更有效地避免载料件在防护框内活动过程中与防护框的内壁发生碰撞摩擦。
[002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极片上料设备,包括驱动机构、载料件和上述防护装置,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载料件在防护装置的防护框内活动。
[0024]由于上述极片上料设备采用了上述防护装置的所有实施例,因而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极片上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爆炸图;
[0029]图4为图3所示底座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图3所示底座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1]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32]10、防护装置,11、底座,111、座体,1111、第一调节孔,1112、第一刻度部,112、安装
件,1121、第二调节孔,1122、第二刻度部,113、耐磨垫,114、第一通孔,115、第二连接件,12、防护框,121、防护柱,122、第一连接件,1221、连接孔,13、定位件,131、定位槽,132、第二通孔,20、驱动机构,30、载料件,40、取料机构,41、驱动器,42、吸盘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垂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6]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装置,安装于极片上料设备上,包括底座和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防护框,所述防护框内部形成供所述极片上料设备的载料件活动的上料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上料空间内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用于限定所述载料件在所述上料空间内的初始位置,以使所述载料件在活动过程中与所述防护框相互分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上开设有供所述载料件置入的定位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为定位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框包括多个防护柱,所述底座包括座体和多个安装件,所述座体上开设均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调节孔,各所述安装件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调节孔内且均开设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调节孔,各所述防护柱连接于对应的所述安装件的所述第二调节孔内,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琳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