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变压器专用替置接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3992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一种小型变压器专用替置接脚,乃是针对小型变压器中由线圈连结至原有接脚上的接引线于制造或使用过程中极易断线的缺点而加以改良,其是于绕线架成型时,即将原接脚的片体在绕线架内各向中间内侧延伸出另一较短接脚而作为供引线实际缠置用的替置接脚,使其介于原两接脚之间以避免外力碰触,且于两相邻替置接脚的内侧面上各设置有一凹弧面,供引线缠设其上时减少引线本身的突出并增加缠线的稳固性,为其特征。(*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提供一种小型变压器专用替置接脚,尤指一种将同边两相邻的原接脚各藉其在绕线架本体内的片体延伸,而于原两接脚之间另成型出两替置接脚来取代原接脚线圈引线缠设其上,并使该两替置接脚较原接脚为短且亦各设置有凹弧面,而足以降低因引线易断所造成的高不良率,而令变压器达成其原设计功能。按,变压器乃电子线路中必要组件,而电路板的整体设计日益朝薄、轻、短小方面发展,使其中所需要的变压器除本身具有应备的使用功能外,亦得兼具小型化的容积设计,如整体变压器包括有绕线架(BOBBIN)、第一与第二两线圈(WINDING)、铁芯(CORE)及两边各二接脚PIN等基本构件而容积已缩小至18mmL×8.5MMW×4.4MMH的小范围中,而电路板上即同样地设有约等空间供安装容置,因此,在已被要求或限制的小容积中如欲达成设计所必要的高使用功能,基本上即需要使线圈WINDING中铜线更细而圈数增多,如笔记型电脑中的传输数据机,或名片型携带式数据机等电子产品,其高速传输已达33.6K或56K BPS以上者皆有此种设计上需要。然,依目前所使用的此类小型变压器而言,至少具有下列的困扰1、变压器内的第一及第二线圈原各有引线而拉接并缠设于接脚上,由于绕线已变更细小,致在制造过程中极易因接脚受力而断线,造成高不良率(约2%,而经本技术的改良后,实质上已可降至0.1%以下),产量不易控制,生产成本相对提高。2、又既经品管而确已缠设于接脚上的细导线,又须在插装于电路板上使用的过程中,再经历一次更可能的外力加碰触而断线,造成产品可依赖度RELIABILITY降低,对产品形象的影响甚巨。因此,针对较小型变压器的制造及使用,本技术的替置接脚的设计实有其必要性,其乃是保留原有两边各两支接脚供插装于电路板上使用,而将各边的两接脚各由接脚原片体上向中间内侧处另延伸出一较短接脚,藉以取代原接脚而供引线缠设其上,但因是为同一接脚片体所延伸,故引线的电性连结状态与原来者相同。又,因该替置接脚是设计成较原接脚为短,且位于原两接脚之间,故得以藉原接脚的居外侧保护,而避免受外力碰触而造成断线。又,在已有替置接脚的设计后,尚须研究其是否符合足以量产的实施性。由于原接脚是在绕线架BOBBIN射出成型时即已埋设其内,而小型变压器的绕线架尺寸已相当有限,因此替置接脚的成型、定位及如何供引线缠设的稳固性均须优先考虑,而本技术即是针对上述问题而加以设计。故本技术的主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小型变压器专用替置接脚,是于绕线架成型时,利用原接脚的片体在绕线架内各向中间内侧延伸出另一较短接脚,供线圈引线先缠设其上而再连通至原接脚上,使其形成替置接脚(DUMMY PIN)作用并兼具原较长接脚居外侧的保护作用,使线圈引线与接脚的连结关系达成安全而不易断线的功能。本技术的再一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小型变压器专用替置接脚,是利用原接脚的片体,令其在绕线架内以较佳的斜角状连体向侧边延伸出该较短的替置接脚,而有利于该小容积绕线架在射出成型时的空间安排,亦有利于该替置接脚在绕线架中的稳固定位。本技术的又一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小型变压器专用替置接脚,是于两相邻替置接脚的内侧面相对称位置上,各设置一凹弧面供线圈的引线缠设其上,而可减少引线本身太突出于接脚面,并增加缠线的稳固性,有利于生产时品质的控制及稳定性。本技术的目的可以按下述实现,一种小型变压器专用替置接脚,其特征在于原接脚的片体在绕线架内各向中间内侧延伸出另一较短的替置接脚,使该替置接脚位于原两接脚之间并代替原接脚而供线圈的引线缠设其上而成为电性连结状态,而该替置接脚与原接脚所构成的同一片体在绕线架内部中是以呈斜角状连体为最佳,并于相邻两替置接脚的内侧面上各设置有一凹弧面供引线缠设在该凹弧面上。本新型确实具有增加缠线的稳固性,有利于生产时品质的控制及稳定性。兹配合附图,将本技术的构造及其特征说明于后附图说明图1是已知小型变压器的立体构造图;图2是已知小型变压器的侧面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构造图;图4是本技术的底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绕线架一实施例构造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绕线架一实施例的立体局部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侧视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绕线架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号说明已知技术部分1……变压器本体 11……绕线架111……侧缘面12……线圈121……引线 13……铁芯14……接脚本技术2……小型变压器 21……绕线架211……侧缘面212……导槽22……线圈 221……引线23……铁芯 24……接脚241……延长片242……斜置片25……替置接脚 251……凹弧面31……绕线架 311……侧缘面4……电路板 41……插孔34……接脚 35……替置接脚351……凹弧面36……阶梯状凹槽如图1、2所示,变压器本体1基本上即由绕线架11、线圈12、铁芯13及接脚14等构件所构成,其中,线圈12包括内层的第一线圈及外层的第二线圈所组成,各线圈均有绕置时的起始线及收尾线,皆当作引线121,而藉由绕线架11的底面导槽向两边拉引出而各缠设于分别设定的接脚14上,接脚14是设置于绕线架11两边的侧缘面111上,为一侧边各设有相邻的两接脚,而接脚14本身可依设计需要而于成型时即决定其弯折方向及角度[可参考图7所示组装方式],又接脚14是直接排列于绕线架11的成型模穴中而射出成型,使绕线架11上具有适当厚度供接脚14的稳固定位。上述的小型变压器1中,引线121已相当细微,若有外力碰触或牵动均极易断线,而引线121本身的两端,一端从线圈处拉引出,一端则缠设于接脚14上,使引线121的两端形同固定,致引线121已具适当张力,然,在变压器1整体的制造过程及使用中,接脚14又极易被碰撞受力,造成断线的高发生率,也因此,依实际制造过程而言,此类小型变压器即因断线而有高达2%的不良率,令生产成本大为提高。再如图3-6所示,本技术的小型变压器2具有如常用小型变压器1的一般构件,包括绕线架21、线圈22、铁芯23及接脚24,唯于其中相邻两接脚24之间各由原接脚24延伸设有一较短的替置接脚25,并使两较短的替置接脚25位于原两接脚24之间,使该两原接脚24在外围而形成保护作用。又各替置接脚25是由原个别接脚24所延伸而来,故其与原接脚24是为同一片体(如图6所示),其乃利用接脚24在绕线架21内部的原片体直接向中间方向斜向延伸而成;基于绕线架2 1的两侧缘面211的厚度有限,再加上绕线架底面上亦已设有供引线221的厚度有限,再加上绕线架底面上亦已设有供引线221通过的导槽212,故在绕线架两侧缘面211上要多增加两替置接脚25,而且该两替置接脚25又须稳固设置且又须与原接脚平行[以利于引线221的缠线制造过程而取代原接脚24],则在空间形态上实有妥当安排的必要,如图6所示,即为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即接脚24的片体具有适当的延长片241设置于绕线架21的厚度内,而由该延长片241的片体向中间内侧方向斜角伸出一斜置片242,再由斜置片242续向侧缘面211处垂直伸出于绕线架21外而成为替置接脚25,而如此的空间安排,使接脚24及替置接脚25两者所延伸在绕线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型变压器专用替置接脚,其特征在于原接脚的片体在绕线架内各向中间内侧延伸出另一较短的替置接脚,使该替置接脚位于原两接脚之间并代替原接脚而供线圈的引线缠设其上而成为电性连结状态,而该替置接脚与原接脚所构成的同一片体在绕线架内部中是以呈斜角状连体为最佳,并于相邻两替置接脚的内侧面上各设置有一凹弧面供引线缠设在该凹弧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变压器专用替置接脚,其特征在于原接脚的片体在绕线架内各向中间内侧延伸出另一较短的替置接脚,使该替置接脚位于原两接脚之间并代替原接脚而供线圈的引线缠设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中
申请(专利权)人:亚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