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3968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刀具,用于切削工件,包括刀柄及连接于刀柄的切削部,切削部包括芯体、至少一第一侧刃及至少一第二侧刃,第一侧刃及第二侧刃呈螺旋状交错分布于芯体的外侧。第一侧刃包括第一端削部及第一侧削部,第一端削部连接于第一侧削部及刀柄之间,第一端削部的轮廓线与第一侧削部的轮廓线顺滑相连。第二侧刃包括第二端削部及第二侧削部,第二侧削部连接于第二端削部与刀柄之间,第二端削部的轮廓线与第二侧削部的轮廓线顺滑相连。第一端削部及第二端削部用于切削工件以形成相对的两个拐角,第一侧削部及第二侧削部用于切削工件以形成连接于两个拐角之间的直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刀具可减少在工件上留下亮线及刀痕。提供的刀具可减少在工件上留下亮线及刀痕。提供的刀具可减少在工件上留下亮线及刀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刀具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刀具。

技术介绍

[0002]刀具铣削在制造领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机械加工中最重要的工序之一。在机械加工中,尤其是在手机等移动设备制造领域中带有孔的结构加工,刀具的应用及其广泛。
[0003]一般情况下,采用通常的刀具铣削手机外框后会留下亮线及刀痕,而且刀具的寿命不达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刀具,该刀具不会在工件上留下亮线及刀痕。
[0005]一种刀具,用于切削工件,包括刀柄及连接于所述刀柄的切削部,所述切削部包括芯体、至少一第一侧刃及至少一第二侧刃,所述第一侧刃及所述第二侧刃呈螺旋状交错分布于所述芯体的外侧。
[0006]所述第一侧刃包括第一端削部及第一侧削部,所述第一端削部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削部及所述刀柄之间,所述第一端削部的轮廓线与所述第一侧削部的轮廓线顺滑相连。
[0007]所述第二侧刃包括第二端削部及第二侧削部,所述第二侧削部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削部与所述刀柄之间,所述第二端削部的轮廓线与所述第二侧削部的轮廓线顺滑相连。
[0008]所述第一端削部及所述第二端削部用于切削所述工件以形成相对的两个拐角,所述第一侧削部及所述第二侧削部用于切削所述工件以形成连接于所述两个拐角之间的直边。
[0009]进一步地,所述切削部还包括螺旋排屑槽,所述螺旋排屑槽形成于相邻的所述第一侧刃及所述第二侧刃之间,所述螺旋排屑槽的螺旋方向与所述芯体的中轴线形成所述螺旋排屑槽的轴向夹角,所述螺旋排屑槽的轴向夹角为30
°
~40
°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刃或所述第二侧刃包括前刀面、第一后刀面及背刀面,所述前刀面与所述背刀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后刀面连接于所述前刀面与所述背刀面之间,所述第一后刀面与第一方向形成第一成型后角,所述第一成型后角为6
°
~12
°
,所述第一后刀面的宽度为0.2~0.5毫米,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所述芯体的中轴线方向。
[0011]进一步地,第一侧刃或所述第二侧刃还包括修光面,所述修光面连接于所述前刀面及所述第一后刀面之间,所述修光面与所述第一方向形成修光后角,所述修光后角为2
°
~6
°
,所述修光面的宽度为0.02~0.1毫米。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刃还包括延伸部,所述第一侧削部沿所述第一侧刃螺旋方向背离所述第一端削部延伸形成所述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及所述第一端削部凸出于所述第一侧削部,所述延伸部包括连接于所述前刀面的延伸面;
[0013]所述延伸面与第二方向形成第一前角,所述第一前角为15
°
~25
°
,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中轴线方向垂直。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削部的所述前刀面及所述第二侧削部的所述前刀面与第二方向形成第二前角,所述第二前角为
‑6°
~0
°

[0015]进一步地,所述刀具的材质为硬质合金或金属陶瓷。
[0016]进一步地,所述刀柄及所述切削部为一体成型,所述芯体、所述第一侧刃及所述第二侧刃为一体成型。
[0017]本技术通过交错设置所述第一端削部与所述第二端削部,保证加工所述刀具的砂轮以恒定的倾斜角度加工所述第一端削部及所述第二端削部,从而保证所述第一端削部的轮廓线与所述第一侧削部的轮廓线顺滑相连,所述第二端削部的轮廓线与所述第二侧削部的轮廓线顺滑相连,从而确保所述刀具外观纹路和亮度均匀稳定,同时保证刀具的量产稳定。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刀具的整体示意图。
[0019]图2为使用图1所示的刀具加工工件时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1所示的刀具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4为图1所示刀具沿IV

IV线的剖视图。
[0022]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3]刀具
ꢀꢀꢀꢀꢀꢀꢀꢀꢀꢀꢀꢀꢀꢀꢀꢀꢀꢀꢀꢀ
100
[0024]刀柄
ꢀꢀꢀꢀꢀꢀꢀꢀꢀꢀꢀꢀꢀꢀꢀꢀꢀꢀꢀꢀ
10
[0025]切削部
ꢀꢀꢀꢀꢀꢀꢀꢀꢀꢀꢀꢀꢀꢀꢀꢀꢀꢀ
20
[0026]芯体
ꢀꢀꢀꢀꢀꢀꢀꢀꢀꢀꢀꢀꢀꢀꢀꢀꢀꢀꢀꢀ
21
[0027]第一侧刃
ꢀꢀꢀꢀꢀꢀꢀꢀꢀꢀꢀꢀꢀꢀꢀꢀ
22
[0028]第一端削部
ꢀꢀꢀꢀꢀꢀꢀꢀꢀꢀꢀꢀꢀꢀ
221
[0029]第一侧削部
ꢀꢀꢀꢀꢀꢀꢀꢀꢀꢀꢀꢀꢀꢀ
222
[0030]延伸部
ꢀꢀꢀꢀꢀꢀꢀꢀꢀꢀꢀꢀꢀꢀꢀꢀꢀꢀ
223
[0031]延伸面
ꢀꢀꢀꢀꢀꢀꢀꢀꢀꢀꢀꢀꢀꢀꢀꢀꢀꢀ
2231
[0032]第二侧刃
ꢀꢀꢀꢀꢀꢀꢀꢀꢀꢀꢀꢀꢀꢀꢀꢀ
23
[0033]第二端削部
ꢀꢀꢀꢀꢀꢀꢀꢀꢀꢀꢀꢀꢀꢀ
231
[0034]第二侧削部
ꢀꢀꢀꢀꢀꢀꢀꢀꢀꢀꢀꢀꢀꢀ
232
[0035]螺旋排屑槽
ꢀꢀꢀꢀꢀꢀꢀꢀꢀꢀꢀꢀꢀꢀ
24
[0036]前刀面
ꢀꢀꢀꢀꢀꢀꢀꢀꢀꢀꢀꢀꢀꢀꢀꢀꢀꢀ
30
[0037]第一后刀面
ꢀꢀꢀꢀꢀꢀꢀꢀꢀꢀꢀꢀꢀꢀ
40
[0038]背刀面
ꢀꢀꢀꢀꢀꢀꢀꢀꢀꢀꢀꢀꢀꢀꢀꢀꢀꢀ
50
[0039]修光面
ꢀꢀꢀꢀꢀꢀꢀꢀꢀꢀꢀꢀꢀꢀꢀꢀꢀꢀ
60
[0040]工件
ꢀꢀꢀꢀꢀꢀꢀꢀꢀꢀꢀꢀꢀꢀꢀꢀꢀꢀꢀꢀ
200
[0041]拐角
ꢀꢀꢀꢀꢀꢀꢀꢀꢀꢀꢀꢀꢀꢀꢀꢀꢀꢀꢀꢀ
201
[0042]直边
ꢀꢀꢀꢀꢀꢀꢀꢀꢀꢀꢀꢀꢀꢀꢀꢀꢀꢀꢀꢀ
202
[0043]螺旋方向
ꢀꢀꢀꢀꢀꢀꢀꢀꢀꢀꢀꢀꢀꢀꢀꢀ
H
[0044]中轴线
ꢀꢀꢀꢀꢀꢀꢀꢀꢀꢀꢀꢀꢀꢀꢀꢀꢀꢀ
A
[0045]第一方向
ꢀꢀꢀꢀꢀꢀꢀꢀꢀꢀꢀꢀꢀꢀꢀꢀ
B
[0046]第二方向
ꢀꢀꢀꢀꢀꢀꢀꢀꢀꢀꢀꢀꢀꢀꢀꢀ
C
[0047]轴向夹角
ꢀꢀꢀꢀꢀꢀꢀꢀꢀꢀꢀꢀꢀꢀꢀꢀ
α
[0048]第一成型后角
ꢀꢀꢀꢀꢀꢀꢀꢀꢀꢀꢀꢀ
β
[0049]修光后角
ꢀꢀꢀꢀꢀꢀꢀꢀꢀꢀꢀꢀꢀꢀꢀꢀ
γ
[0050]宽度
ꢀꢀꢀꢀꢀꢀꢀꢀꢀꢀꢀꢀꢀꢀꢀꢀꢀꢀꢀꢀ
D1、D2
[0051]第一前角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刀具,用于切削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柄及连接于所述刀柄的切削部,所述切削部包括芯体、至少一第一侧刃及至少一第二侧刃,所述第一侧刃及所述第二侧刃呈螺旋状交错分布于所述芯体的外侧,所述第一侧刃包括第一端削部及第一侧削部,所述第一端削部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削部及所述刀柄之间,所述第一端削部的轮廓线与所述第一侧削部的轮廓线顺滑相连;所述第二侧刃包括第二端削部及第二侧削部,所述第二侧削部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削部与所述刀柄之间,所述第二端削部的轮廓线与所述第二侧削部的轮廓线顺滑相连;所述第一端削部及所述第二端削部用于切削所述工件以形成相对的两个拐角,所述第一侧削部及所述第二侧削部用于切削所述工件以形成连接于所述两个拐角之间的直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部还包括螺旋排屑槽,所述螺旋排屑槽形成于相邻的所述第一侧刃及所述第二侧刃之间,所述螺旋排屑槽的螺旋方向与所述芯体的中轴线形成所述螺旋排屑槽的轴向夹角,所述螺旋排屑槽的轴向夹角为30
°
~40
°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刃或所述第二侧刃包括前刀面、第一后刀面及背刀面,所述前刀面与所述背刀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后刀面连接于所述前刀面与所述背刀面之间,所述第一后刀面与第一方向形成第一成型后角,所述第一成型后角为6
°
~1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锐付军杰蒋益民李军旗彭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准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