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极耳板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3317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极耳板栅,属于铅蓄电池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铅蓄电池极板内部电流分布不均匀,电池的循环寿命短的问题。双极耳板栅包括边框和极耳,边框包括上边框、下边框、左边框和右边框;极耳包括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对称设置在上边框上;边框内设置筋条,筋条包括多条沿板栅面横向分布的第一筋条和多条沿板栅面纵向分布的第二筋条,每根第一筋条的形状均为V字形,开口朝向上边框。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双极耳板栅的铅酸蓄电池的循环寿命长。酸蓄电池的循环寿命长。酸蓄电池的循环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极耳板栅


[0001]本技术涉及铅酸蓄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极耳板栅。

技术介绍

[0002]铅酸蓄电池自专利技术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目前全球使用最广泛的化学电源之一。其原材料来源丰富、价廉且可再生循环使用。蓄电池主要由正负极板、隔板和电池壳以及其他零部件组成,而极板主要由板栅和活性物质组成。传统的铅酸电池板栅由厚的边框架和极耳组成,主要用于支撑正负极电化学活性物质、汇集整个极板的电流通过极耳流出。
[0003]因此板栅设计除了需要容易锻造以外,还应该满足板栅表面跟活性物质直接具有良好的接触和机械要求,同时电流在整个极板中分布均匀,欧姆压降最小。目前,市场上的蓄电池板栅一般是单极耳板栅,正负板栅极耳在板栅一侧,这种设计的电池会使极板上下部活性物质利用率不均匀,上下电解液存在浓度差,严重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如果进行大电流充放电时,会使内阻急剧增大,可能会导致热失控继而损坏蓄电池。CN103840173B中公开了一种双极耳板栅,它包括上边框,与上边框相对应的下边框、左边框,与左边框相对的右边框以及横竖交叉设置的若干个竖筋和若干个横筋,其中,所述板栅还包括两个极耳,所述两个极耳分别位于板栅的上边框和下边框上,并且呈对角设置,该种双极耳板栅存在制造过程中工艺复杂的问题,同时密封要求比较高。
[0004]现有的板栅结构制备的铅酸蓄电池极板内部电流分布不均匀,欧姆压降大,电池的循环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的分析,本技术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双极耳板栅,至少能够解决以下问题之一:现有铅酸蓄电池用板栅的极板内部电流分布不均匀,欧姆压降大,电池的循环寿命短。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极耳板栅,所述双极耳板栅包括边框和极耳,所述边框包括上边框、下边框、左边框和右边框;所述极耳包括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沿板栅的上边框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对称设置在上边框上;所述第一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耳所在平面与板栅面平行;所述边框内设置筋条,所述筋条包括多条沿板栅面横向分布的第一筋条和多条沿板栅面纵向分布的第二筋条,每根第一筋条的形状均为V字形,开口朝向上边框。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筋条的分布是:沿远离上边框的方向,相邻的两个第一筋条之间的距离不完全相同。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筋条的分布是:沿远离上边框的方向,相邻的两个第一筋条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0009]进一步的,位于上边框的中垂线上的第二筋条为矩形,其余的第二筋条的形状为:
沿远离上边框的方向,第二筋条的宽度逐渐减小。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筋条的形状为梯形。
[0011]进一步的,所述V字形的V形夹角为90
°
以上,小于180
°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筋条的宽度不完全相同。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筋条的上边长与下边长的边长差为0.6~1.5mm。
[0014]进一步的,所述相邻的两个第一筋条之间的距离为10~2mm。
[0015]进一步的,沿远离上边框的方向,上部分的第一筋条宽度相同,下部分的第一筋条宽度相同,上部分的第一筋条的宽度大于下部分的第一筋条的宽度;上部分的第一筋条的数量占总的第一筋条的1/4~1/2。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的厚度小于边框的厚度。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0018](1)本技术提供的双极耳板栅通过优化极耳结构,两个极耳对称的位于上边框的左右两边,整个极板面电流分布均匀,降低电势损失。在大电流充放电时可以降低电池热量的产生,有利于电池高功率工作,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0019](2)本技术的双极耳板栅的上边框的中垂线上的第二筋条为矩形,起到加强筋的作用,能够提高极板中部的抗蠕变能力;其余的第二筋条上粗下细,能够有利于上部的抗腐蚀性和集流作用。
[0020](3)本技术的双极耳板栅的第一筋条为V字形,能够提高板栅的抗蠕变能力;第一筋条的分布是上疏下密,有利于提高极板底部活性物质的利用率;上部分第一筋条较粗,下部分第一筋条较细能够在减少筋条的腐蚀的前提下,降低成本。
[0021]本技术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2]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0023]图1为实施例1的双极耳板栅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实施例2的单极耳板栅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a为实施例3的双极耳板栅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b为实施例3的另一种双极耳板栅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a为实施例4的电池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8]图4b为实施例4的电池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实施例4的电池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实施例4的电池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1]图7a为实施例5的电池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2]图7b为实施例5的电池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3]图8为实施例5的电池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4]图9a为实施例5的电池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5]图9b为实施例5的电池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6]图10为传统的单极耳极板制备的1
×
6结构电池内部图。
[0037]附图标记:
[0038]1‑
边框,2

单极耳,31

第一极耳,32

第二极耳,4

筋条,41

第一筋条,42

第二筋条,5

正极汇流排,6

正接线柱,7

负极汇流排,8

负接线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技术一部分,并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技术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40]现有的板栅结构制备的铅酸蓄电池极板内部电流分布不均匀,欧姆压降大,电池的循环寿命短或者制造过程工艺复杂。因此,专利技术人经过长期深入研究,研究了几种典型的板栅结构及电池,并对不同板栅结构的电池的性能进行了对比,以期得到性能优异的板栅结构。
[004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极耳板栅,如图1所示,双极耳板栅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极耳板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耳板栅包括边框(1)和极耳,所述边框(1)包括上边框、下边框、左边框和右边框;所述极耳包括第一极耳(31)和第二极耳(32),沿板栅的上边框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极耳(31)和第二极耳(32)对称设置在上边框上;所述第一极耳(31)和所述第二极耳(32)所在平面与板栅面平行;所述边框(1)内设置筋条(4),所述筋条(4)包括多条沿极板面横向分布的第一筋条(41)和多条沿极板面纵向分布的第二筋条(42),每根第一筋条(41)的形状均为V字形,开口朝向上边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耳板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筋条(41)的分布是:沿远离上边框的方向,相邻的两个第一筋条(41)之间的距离不完全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耳板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筋条(41)的分布是:沿远离上边框的方向,相邻的两个第一筋条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耳板栅,其特征在于,位于上边框的中垂线上的第二筋条(42)为矩形,其余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国陈理王鹏伟刘孝伟
申请(专利权)人:超威电源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