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掺混肥用混料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3034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掺混肥用混料搅拌装置,它包括搅拌罐体和设置在搅拌罐体内的混料机构;所述搅拌罐体的顶部一侧设有进料部,所述进料部包括一体成型的倾斜进料管和竖直进料管,所述倾斜进料管的端部与搅拌罐体的顶部连接,所述搅拌罐体的下部为倒锥形筒状结构,所述搅拌罐体的底部设有搅拌出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上部搅拌杆倾斜朝上设置,下部搅拌杆倾斜朝下设置,中部搅拌杆和底部搅拌杆水平设置,配合平行于上部搅拌杆设置的上混料杆和平行于下部搅拌杆设置的下混料杆实现了掺混肥料的搅拌混匀,显著地提高了掺混效率。混效率。混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掺混肥用混料搅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掺混肥
,具体涉及一种掺混肥用混料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掺混肥料又称配方肥、BB肥,是由两种以上粒径相近的单质肥料或复合肥料为原料,按一定比例,通过简单的机械掺混而成,是各种原料的混合物。掺混肥料可以针对不同的土壤和地质条件灵活地施肥,可以有效保证农作物所需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是实现现代农业高效率生产的重要的技术手段,现有的掺混肥料搅拌机通常由一个搅拌仓和内部的搅拌桨叶组成,仅能对掺混肥料做一个初步的搅拌,整体的搅拌效率比较低下,搅拌不够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需求提供一种掺混肥用混料搅拌装置。
[0004]一种掺混肥用混料搅拌装置,它包括搅拌罐体和设置在搅拌罐体内的混料机构;
[0005]所述搅拌罐体的顶部一侧设有进料部,所述进料部包括一体成型的倾斜进料管和竖直进料管,所述倾斜进料管的端部与搅拌罐体的顶部连接,所述搅拌罐体的下部为倒锥形筒状结构,所述搅拌罐体的底部设有搅拌出料口;
[0006]所述混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搅拌罐体顶部的搅拌电机、与搅拌电机的转轴连接并竖直伸入搅拌罐体内的搅拌轴和设置在搅拌轴上的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部搅拌杆、中部搅拌杆、下部搅拌杆和底部搅拌杆,所述上部搅拌杆为倾斜朝上设置,所述下部搅拌杆倾斜朝下设置,所述中部搅拌杆和底部搅拌杆水平设置;
[0007]所述混料机构还包括均匀固设于搅拌罐体上部内壁的一组上混料杆和均匀固设于搅拌罐体下部内壁的一组下混料杆,所述上混料杆平行于上部搅拌杆设置且二者不发生接触,所述下混料杆平行于下部搅拌杆设置且二者不发生接触。
[0008]所述倾斜进料管与竖直进料管的夹角为α,α为120

140
°

[0009]所述搅拌罐体的下部且位于底部搅拌杆的下方设有滤网板,所述滤网板上的滤孔直径大于肥料的粒径。
[0010]一组上混料杆和一组下混料杆的数量均为四根。
[0011]所述底部搅拌杆的长度小于中部搅拌杆的长度,底部搅拌杆与搅拌罐体的内壁不接触。
[0012]所述上混料杆位于上部搅拌杆的下方,所述下混料杆位于下部搅拌杆的上方。
[0013]本技术优点是:结构简单,通过上部搅拌杆倾斜朝上设置,下部搅拌杆倾斜朝下设置,中部搅拌杆和底部搅拌杆水平设置,配合平行于上部搅拌杆设置的上混料杆和平行于下部搅拌杆设置的下混料杆实现了掺混肥料的搅拌混匀,显著地提高了掺混效率,相比较现有的单一搅拌器搅拌,显著提高混料效果。
[0014]附 图 说 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搅拌罐体上部内壁上混料杆的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附图所示,一种掺混肥用混料搅拌装置,一种掺混肥用混料搅拌装置,它包括搅拌罐体50和设置在搅拌罐体50内的混料机构;
[0018]所述搅拌罐体50的顶部一侧设有进料部,所述进料部包括一体成型的倾斜进料管51和竖直进料管52,所述倾斜进料管51的端部与搅拌罐体50的顶部连接,所述搅拌罐体50的下部为倒锥形筒状结构,所述搅拌罐体50的底部设有搅拌出料口63;
[0019]所述混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搅拌罐体50顶部的搅拌电机53、与搅拌电机53的转轴连接并竖直伸入搅拌罐体50内的搅拌轴54和设置在搅拌轴54上的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部搅拌杆55、中部搅拌杆56、下部搅拌杆57和底部搅拌杆58,所述上部搅拌杆55为倾斜朝上设置,所述下部搅拌杆57倾斜朝下设置,所述中部搅拌杆56和底部搅拌杆58水平设置;
[0020]所述混料机构还包括均匀固设于搅拌罐体50上部内壁的一组上混料杆60和均匀固设于搅拌罐体50下部内壁的一组下混料杆61,所述上混料杆60平行于上部搅拌杆55设置且二者不发生接触,所述下混料杆61平行于下部搅拌杆57设置且二者不发生接触。
[0021]所述倾斜进料管51与竖直进料管52的夹角为α,α为120

140
°

[0022]所述搅拌罐体50的下部且位于底部搅拌杆58的下方设有滤网板62,所述滤网板62上的滤孔直径大于肥料的粒径。
[0023]一组上混料杆60和一组下混料杆61的数量均为四根,四根上混料杆60所处的高度相同,四根下混料杆61所处的高度相同。
[0024]所述底部搅拌杆58的长度小于中部搅拌杆56的长度,底部搅拌杆58与搅拌罐体50的内壁不接触。
[0025]所述上混料杆60位于上部搅拌杆55的下方,所述下混料杆61位于下部搅拌杆57的上方。
[0026]工作原理:掺混肥的原料自搅拌罐体50的顶部的竖直进料管52和倾斜进料管51进入到罐体内,然后在搅拌电机53的带动下通过搅拌组件和一组上混料杆60和一组下混料杆61对原料进行均匀搅拌混合,经搅拌后通过搅拌罐体50下部的滤网板62滤出,最后自搅拌出料口63排出,进入后续处理。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上部搅拌杆倾斜朝上设置,下部搅拌杆倾斜朝下设置,中部搅拌杆和底部搅拌杆水平设置,配合平行于上部搅拌杆设置的上混料杆和平行于下部搅拌杆设置的下混料杆实现了掺混肥料的搅拌混匀,显著地提高了掺混效率,相比较现有的单一搅拌器搅拌,显著提高掺混肥的混料效果。
[0027]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附属在其他相关产品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掺混肥用混料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搅拌罐体(50)和设置在搅拌罐体(50)内的混料机构;所述搅拌罐体(50)的顶部一侧设有进料部,所述进料部包括一体成型的倾斜进料管(51)和竖直进料管(52),所述倾斜进料管(51)的端部与搅拌罐体(50)的顶部连接,所述搅拌罐体(50)的下部为倒锥形筒状结构,所述搅拌罐体(50)的底部设有搅拌出料口(63);所述混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搅拌罐体(50)顶部的搅拌电机(53)、与搅拌电机(53)的转轴连接并竖直伸入搅拌罐体(50)内的搅拌轴(54)和设置在搅拌轴(54)上的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部搅拌杆(55)、中部搅拌杆(56)、下部搅拌杆(57)和底部搅拌杆(58),所述上部搅拌杆(55)为倾斜朝上设置,所述下部搅拌杆(57)倾斜朝下设置,所述中部搅拌杆(56)和底部搅拌杆(58)水平设置;所述混料机构还包括均匀固设于搅拌罐体(50)上部内壁的一组上混料杆(60)和均匀固设于搅拌罐体(50)下部内壁的一组下混料杆(61),所述上混料杆(60)平行于上部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黎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百富农科技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