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屏显示车载显示大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2894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屏显示车载显示大屏,其包括大盖板,所述大盖板的下方设有从左到右依次顺序且平行设置的仪表屏、中控屏和副驾娱乐屏,所述仪表屏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LCD模组、第一泡棉和第一背光模组,所述中控屏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二触控玻璃、第二LCD模组、第二泡棉和第二背光模组,所述副驾娱乐屏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三触控玻璃、第三LCD模组、第三泡棉和第三背光模组。由于仪表屏、中控屏和副驾娱乐屏从左到右依次顺序且平行设置,且仪表屏、中控屏和副驾娱乐屏共用一个大盖板,而仪表屏无需触控功能,所以可节省一块触控玻璃,其制作成本可大幅降低,多屏显示车载显示大屏也简洁美观,给人带来高端感和科技感。端感和科技感。端感和科技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屏显示车载显示大屏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显示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屏显示车载显示大屏。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车载显示屏包括多个屏幕,而传统的汽车上的显示屏通常将多个显示屏分别单独设计和制造,即多个屏幕是各自独立的,其制作成本高昂,且不简洁美观,不能给人带来高端感和科技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多屏显示车载显示大屏,由于仪表屏、中控屏和副驾娱乐屏从左到右依次顺序且平行设置,且仪表屏、中控屏和副驾娱乐屏共用一个大盖板,而仪表屏无需触控功能,所以可节省一块触控玻璃,其制作成本可大幅降低,多屏显示车载显示大屏也简洁美观,给人带来高端感和科技感。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屏显示车载显示大屏,其包括大盖板,所述大盖板的下方设有从左到右依次顺序且平行设置的仪表屏、中控屏和副驾娱乐屏,所述仪表屏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LCD模组、第一泡棉和第一背光模组,所述中控屏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二触控玻璃、第二LCD模组、第二泡棉和第二背光模组,所述副驾娱乐屏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三触控玻璃、第三LCD模组、第三泡棉和第三背光模组。
[0006]进一步地,所述大盖板的厚度大于2mm。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LCD模组、第二LCD模组和第三LCD模组的尺寸一致;所述第一泡棉、第二泡棉和第三泡棉的尺寸一致;所述第一背光模组、第二背光模组和第三背光模组的尺寸一致;所述第二触控玻璃和所述第三触控玻璃的尺寸一致。
[0008]进一步地,还包括承载所述第一LCD模组和所述第一背光模组的中胶架,所述第一LCD模组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下偏光片、下基板、上基板和上偏光片,上基板和下基板相互错开放置而形成有台阶。所述中胶架的边缘向上延伸有侧板,所述侧板上设有至少两个卡扣,所述卡扣扣住所述台阶。
[0009]进一步地,所述卡扣扣住下基板的宽度L为0.3mm~0.5mm。
[0010]进一步地,所述卡扣的侧板与下基板的间隙d1≤0.2mm。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上基板和所述下基板相互错开的距离d2≥0.5mm。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泡棉的上表面涂布有弱粘度胶水,所述第一泡棉的下表面涂布有强粘度胶水,所述第一LCD模组与所述第一泡棉的上表面贴合,第一背光模组与所述第一泡棉的下表面贴合。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泡棉的下表面还设有PET基础材料层,强粘度胶水设于PET基
础材料层的下表面。
[0014]进一步地,所述强粘度胶水与所述弱粘度胶水的初粘力比值为2:1至50:1。
[0015]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由于仪表屏、中控屏和副驾娱乐屏从左到右依次顺序且平行设置,且仪表屏、中控屏和副驾娱乐屏共用一个大盖板,而仪表屏无需触控功能,所以可节省一块触控玻璃,其制作成本可大幅降低,多屏显示车载显示大屏也简洁美观,给人带来高端感和科技感。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屏显示车载显示大屏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仪表屏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仪表屏的改进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图3中第一泡棉的改进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2]请参阅图1和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屏显示车载显示大屏,其包括大盖板1,所述大盖板1的下方设有从左到右依次顺序且平行设置的仪表屏2、中控屏3和副驾娱乐屏4,所述仪表屏2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LCD模组5、第一泡棉6和第一背光模组7,所述中控屏3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二触控玻璃、第二LCD模组、第二泡棉和第二背光模组,所述副驾娱乐屏4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三触控玻璃、第三LCD模组、第三泡棉和第三背光模组。由于仪表屏2、中控屏3和副驾娱乐屏4从左到右依次顺序且平行设置,且仪表屏2、中控屏3和副驾娱乐屏4共用一个大盖板1,而仪表屏2无需触控功能,所以可节省一块触控玻璃,其制作成本可大幅降低,多屏显示车载显示大屏也简洁美观,给人带来高端感和科技感。
[0023]进一步地,由于大盖板1的尺寸较大,所述大盖板1的厚度大于2mm,以满足大盖板1的强度要求。
[002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LCD模组5、第二LCD模组和第三LCD模组的尺寸一致;所述第一泡棉6、第二泡棉和第三泡棉的尺寸一致;所述第一背光模组7、第二背光模组和第三背光模组的尺寸一致;所述第二触控玻璃和所述第三触控玻璃的尺寸一致,仪表屏2、中控屏3和副驾娱乐屏4内的大部分部件尺寸一致,可节省开模物料,降低开模成本,从而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其所需的部件种类少,可替代性强,后续维修保养时成本也可大幅降低。
[0025]请参阅图1至图3,进一步地,还包括承载所述第一LCD模组5和所述第一背光模组7的中胶架8,所述第一LCD模组5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下偏光片51、下基板52、上基板53和上偏光片54,上基板53和下基板52相互错开放置而形成有台阶。所述中胶架8的边缘向上延伸有侧板81,所述侧板81上设有至少两个卡扣82,所述卡扣82扣住所述台阶,以防止第一背光模组7与第一LCD模组5分离。本实施例采用左右两两相互对称的四个卡扣82,但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只采用两个卡扣82,但其稳定性不如本实施例的四个卡扣82。其中上基板53在下基板52的上方,卡扣82扣住的台阶为下基板52的上表面与上基板53错开的位
置。下基板52包括线路区和非线路区,本实施例卡扣82扣住的位置优选为非线路区,以防止影响下基板52的电路。本技术所提供的液晶显示模组,其结构简单,工艺成熟,成本低廉,可使第一LCD模组5牢固地固定在中胶架8上,装配时只需将第一LCD模组5按下即可,不费时不费力,装配效率高,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0026]进一步地,卡扣82扣住下基板52的宽度L优选为0.3mm~0.5mm,如果宽度L太短,卡扣82则不容易扣牢下基板52,容易发生脱落现象;而如果宽度L太长,下基板52装配到卡扣82上的难度太大,不容易装配。卡扣82的侧板81与下基板52的间隙d1优选为≤0.2mm,如果间隙d1太大了不容易扣住且有脱落的风险。上基板53和下基板52相互错开的距离d2优选为≥0.5mm,以使台阶有足够的空间让卡扣82扣住。
[0027]第一泡棉6不但可以起到第一LCD模组5与第一背光模组7之间的防尘作用,还可以保证在第一LCD模组5装配过程中起到缓冲作用。更优地,第一泡棉6的厚度δ≥0.3mm,以保证第一LCD模组5起到缓冲作用的同时,第一泡棉6有足够的厚度可以弹性变形,弹性变形所产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屏显示车载显示大屏,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大盖板,所述大盖板的下方设有从左到右依次顺序且平行设置的仪表屏、中控屏和副驾娱乐屏,所述仪表屏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LCD模组、第一泡棉和第一背光模组,所述中控屏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二触控玻璃、第二LCD模组、第二泡棉和第二背光模组,所述副驾娱乐屏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三触控玻璃、第三LCD模组、第三泡棉和第三背光模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屏显示车载显示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盖板的厚度大于2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屏显示车载显示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CD模组、第二LCD模组和第三LCD模组的尺寸一致;所述第一泡棉、第二泡棉和第三泡棉的尺寸一致;所述第一背光模组、第二背光模组和第三背光模组的尺寸一致;所述第二触控玻璃和所述第三触控玻璃的尺寸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屏显示车载显示大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承载所述第一LCD模组和所述第一背光模组的中胶架,所述第一LCD模组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下偏光片、下基板、上基板和上偏光片,上基板和下基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伟佳
申请(专利权)人: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