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簧式轻卡座椅小靠背复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2815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簧式轻卡座椅小靠背复位机构,涉及座椅靠背技术领域。其中,该拉簧式轻卡座椅小靠背复位机构,包括:宽体中间靠背骨架组件;及拉簧复位机构,设置于所述宽体中间靠背骨架组件一侧;通过调节所述拉簧复位机构的位置,以控制所述宽体中间靠背骨架组件动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现有的轻卡车型座椅小靠背结构复杂,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同时其复位机构采用普通盘簧结构,该结构存在重量大和成本高的问题。大和成本高的问题。大和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簧式轻卡座椅小靠背复位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座椅靠背
,尤其是一种拉簧式轻卡座椅小靠背复位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轻卡车型座椅小靠背结构复杂,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同时其复位机构采用普通盘簧结构,该结构存在重量大和成本高的问题。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技术目的:提供一种拉簧式轻卡座椅小靠背复位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4]技术方案:一种拉簧式轻卡座椅小靠背复位机构,包括:
[0005]宽体中间靠背骨架组件;及拉簧复位机构,设置于所述宽体中间靠背骨架组件一侧;通过调节所述拉簧复位机构的位置,以控制所述宽体中间靠背骨架组件动作。
[0006]作为优选,所述宽体中间靠背骨架组件包括:宽体中靠弯管,所述宽体中靠弯管底部设置有靠背下支撑横管,所述宽体中靠弯管和所述宽体中靠弯管一端交界处设置有旋转组件,另一端设置有拉簧复位机构,所述宽体中靠弯管两侧设置有靠背海绵翼支撑钢丝、背板支撑钢板和第一靠背面套吊紧钢丝。
[0007]作为优选,所述靠背海绵翼支撑钢丝、所述背板支撑钢板和所述第一靠背面套吊紧钢丝一端与所述宽体中靠弯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靠背下支撑横管连接。
[0008]作为优选,所述宽体中靠弯管一侧设置有背板固定件,所述背板固定件上焊接有螺丝。
[0009]作为优选,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旋转支架,所述旋转支架上分别设置有旋转销和连接销。
[0010]作为优选,所述拉簧复位机构包括:第一连板,所述第一连板外侧分别设置有调节盘和靠背复位簧支架,所述调节盘外侧设置有第二连板,所述第二连板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通过靠背复位簧与所述靠背复位簧支架连接。
[00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板与所述调节盘卡合连接。
[0012]作为优选,所述靠背下支撑横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二靠背面套吊紧钢丝和靠背海绵支撑钢丝。
[0013]有益效果: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拉簧复位的方式,通过调节所述拉簧复位机构的位置,以控制所述宽体中间靠背骨架组件动作,达到了拉簧复位的目的,从而实现了便于调节、节省重量和成本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的轻卡车型座椅小靠背结构复杂,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同时其复位机构采用普通盘簧结构,该结构存在重量大和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1;
[0015]图2是本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2;
[0016]图3是本技术的运动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的宽体中间靠背骨架组件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8]图5是本技术的拉簧复位机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为:1、宽体中间靠背骨架组件;11、宽体中靠弯管;12、靠背下支撑横管;13、旋转组件;131、旋转支架;132、旋转销;133、连接销;14、靠背海绵翼支撑钢丝;15、背板支撑钢板;16、第一靠背面套吊紧钢丝;17、背板固定件;171、螺丝;18、第二靠背面套吊紧钢丝;19、靠背海绵支撑钢丝;2、拉簧复位机构;21、第一连板;22、调节盘;23、靠背复位簧支架;24、第二连板;241、连接孔;25、靠背复位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0021]如图1

3所示,本申请涉及一种拉簧式轻卡座椅小靠背复位机构。该拉簧式轻卡座椅小靠背复位机构包括:宽体中间靠背骨架组件1;及拉簧复位机构2,设置于所述宽体中间靠背骨架组件1一侧;通过调节所述拉簧复位机构2的位置,以控制所述宽体中间靠背骨架组件1动作。
[0022]宽体中间靠背骨架组件1是指多个部件通过焊接或螺纹连接等方式,进行固定连接,用于支撑和固定形成靠背的主体结构部分,能够实现良好的支撑和背靠的效果;拉簧复位机构2,设置于所述宽体中间靠背骨架组件1一侧;能够实现良好的复位和调节效果;
[0023]通过调节所述拉簧复位机构2的位置,以控制所述宽体中间靠背骨架组件1动作。通过设置有拉簧复位机构2,能够实现调节靠背角度的效果,从而能够更贴合背部弧度,进而提高舒适度。
[0024]本技术在满足客户各项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比普通盘簧结构重量降低0.2kg、成本降低60%,在焊接工序上节省了1个零件的摆放时间,给靠背储物盒更大的设计布置空间。
[0025]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申请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0026]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拉簧复位的方式,通过调节所述拉簧复位机构2的位置,以控制所述宽体中间靠背骨架组件1动作,达到了拉簧复位的目的,从而实现了便于调节、节省重量和成本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的轻卡车型座椅小靠背结构复杂,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同时其复位机构采用普通盘簧结构,该结构存在重量大和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0027]如图4所示,所述宽体中间靠背骨架组件1包括:宽体中靠弯管11,所述宽体中靠弯管11底部设置有靠背下支撑横管12,所述宽体中靠弯管11和所述宽体中靠弯管11一端交界处设置有旋转组件13,另一端设置有拉簧复位机构2,所述宽体中靠弯管11两侧设置有靠背海绵翼支撑钢丝14、背板支撑钢板15和第一靠背面套吊紧钢丝16。能够形成靠背骨架的支
撑结构,从而提高结构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组件13包括:旋转支架131,所述旋转支架131上分别设置有旋转销132和连接销133。能够实现良好的旋转效果,从而带动靠背前倾或后仰。
[0028]进一步的,所述靠背海绵翼支撑钢丝14、所述背板支撑钢板15和所述第一靠背面套吊紧钢丝16一端与所述宽体中靠弯管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靠背下支撑横管12连接。能够实现良好的固定连接效果。
[0029]进一步的,所述宽体中靠弯管11一侧设置有背板固定件17,所述背板固定件17上焊接有螺丝171。能够实现提高结构的强度,从而确保结构的稳定性。优选的,螺丝171为方螺丝。能够提高锁附的效果。
[0030]如图5所示,所述拉簧复位机构2包括:第一连板21,所述第一连板21外侧分别设置有调节盘22和靠背复位簧支架23,所述调节盘22外侧设置有第二连板24,所述第二连板24上设置有连接孔241,所述连接孔241通过靠背复位簧25与所述靠背复位簧支架23连接。能够实现良好的拉簧复位效果,从而确保良好的调节效果。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板21与所述调节盘22卡合连接。能够实现良好的连接效果。同时通过位置的限位,能够实现控制自由度的效果,从而提高位置调节的精度。
[0031]进一步的,所述靠背下支撑横管12上分别设置有第二靠背面套吊紧钢丝18和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簧式轻卡座椅小靠背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宽体中间靠背骨架组件;及拉簧复位机构,设置于所述宽体中间靠背骨架组件一侧;通过调节所述拉簧复位机构的位置,以控制所述宽体中间靠背骨架组件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簧式轻卡座椅小靠背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宽体中间靠背骨架组件包括:宽体中靠弯管,所述宽体中靠弯管底部设置有靠背下支撑横管,所述宽体中靠弯管和所述宽体中靠弯管一端交界处设置有旋转组件,另一端设置有拉簧复位机构,所述宽体中靠弯管两侧设置有靠背海绵翼支撑钢丝、背板支撑钢板和第一靠背面套吊紧钢丝。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簧式轻卡座椅小靠背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海绵翼支撑钢丝、所述背板支撑钢板和所述第一靠背面套吊紧钢丝一端与所述宽体中靠弯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靠背下支撑横管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簧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乔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鹏汽车座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