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废水循环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12705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有机废水循环处理系统,包括处理罐,所述处理罐的上端安装有罐盖,所述罐盖的上端贯穿且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处理罐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盒,所述进水管的上端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处理罐的内部设置有处理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过滤组件,有机废水通过过滤组件中的接水管排入第一过滤罐的内部,废水会先经过第二过滤罐,废水中的大颗粒杂质会留在第二过滤罐的内部,避免大颗粒杂质影响废水的处理效果,有机废水会先经过处理组件中的第二处理盒并被活性炭吸附,再经过第一处理盒并被大孔树脂吸附,两种物质对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吸附,提高了有机废水的处理效果。提高了有机废水的处理效果。提高了有机废水的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废水循环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有机废水处理
,具体是一种有机废水循环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有机废水就是以有机污染物为主的废水,有机废水易造成水质富营养化,危害比较大,它一般是指由造纸、皮革及食品等行业排出的在2000mg/L以上废水,有机废水需要进行系统性的处理。
[0003]但是,现有的处理系统无法处理有机废水中的大颗粒杂质,无法避免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且现有的处理系统只有单一的处理方式,处理效率低。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有机废水循环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废水循环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有机废水循环处理系统,包括处理罐,所述处理罐的上端安装有罐盖,所述罐盖的上端贯穿且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处理罐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盒,所述密封盒的内部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上端连接有第一水管,且水泵的左端连接有第二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上端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处理罐的内部设置有处理组件。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第一过滤罐,所述第一过滤罐的上端贯穿且固定连接有接水管,且第一过滤罐的内部安装有第二过滤罐,所述第二过滤罐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内部贯穿且啮合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架,所述第一过滤罐的内部左右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弹簧,所述固定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处理组件包括第一处理盒和第二处理盒,所述第一处理盒和第二处理盒的表面均开设有过水孔,所述第一处理盒的内部活动放置有大孔树脂,且第一处理盒的下表面左右两端均活动安装有安装块,所述第一处理盒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杆,且第一处理盒的上表面位于安装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吊环,所述第二处理盒的内部活动放置有活性炭,且第二处理盒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吊环。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泵与外部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水管活动贯穿密封盒的上表面,且第一水管的一端贯穿处理罐的右侧表面上端位置处,所述第二水管活动贯穿密封盒的下表面,且第二水管的一端贯穿处理罐的右侧表面下端位置处。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水管贯穿且固定连接于第一过滤罐的下表面,所述接水管活动贯穿第二过滤罐的上端,所述固定架贴合接水管的外表面,所述固定
块贴合第二过滤罐的外表面。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安装块分别固定连接在处理罐的内部左右两侧表面上,所述第二处理盒活动安装在安装杆的上端。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过滤组件,有机废水通过过滤组件中的接水管排入第一过滤罐的内部,废水会先经过第二过滤罐,废水中的大颗粒杂质会留在第二过滤罐的内部,避免大颗粒杂质影响废水的处理效果。
[0014]2、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处理组件,有机废水会先经过处理组件中的第二处理盒并被活性炭吸附,再经过第一处理盒并被大孔树脂吸附,两种物质对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吸附,提高了有机废水的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一种有机废水循环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一种有机废水循环处理系统中密封盒的剖视图;
[0017]图3为一种有机废水循环处理系统中处理罐的局部剖视图;
[0018]图4为一种有机废水循环处理系统中过滤组件的剖视图;
[0019]图5为一种有机废水循环处理系统中处理组件的剖视图。
[0020]图中:1、处理罐;2、罐盖;3、进水管;4、密封盒;5、水泵;6、第一水管;7、第二水管;8、过滤组件;9、处理组件;10、第一过滤罐;11、接水管;12、第二过滤罐;13、固定杆;14、转动杆;15、固定架;16、固定弹簧;17、固定块;18、第一处理盒;19、第二处理盒;20、过水孔;21、大孔树脂;22、安装块;23、安装杆;24、第一吊环;25、活性炭;26、第二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1]请参阅图1~5,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有机废水循环处理系统,包括处理罐1,处理罐1的上端安装有罐盖2,罐盖2的上端贯穿且固定连接有进水管3,处理罐1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盒4,密封盒4的内部安装有水泵5,水泵5与外部控制器电性连接,水泵5的上端连接有第一水管6,第一水管6活动贯穿密封盒4的上表面,且第一水管6的一端贯穿处理罐1的右侧表面上端位置处,水泵5的左端连接有第二水管7,第二水管7活动贯穿密封盒4的下表面,且第二水管7的一端贯穿处理罐1的右侧表面下端位置处,进水管3的上端设置有过滤组件8,过滤组件8包括第一过滤罐10,进水管3贯穿且固定连接于第一过滤罐10的下表面,第一过滤罐10的上端贯穿且固定连接有接水管11,且第一过滤罐10的内部安装有第二过滤罐12,接水管11活动贯穿第二过滤罐12的上端,第二过滤罐12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3,固定杆13的内部贯穿且啮合连接有转动杆14,转动杆1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架15,固定架15贴合接水管11的外表面,第一过滤罐10的内部左右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弹簧16,固定弹簧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7,固定块17贴合第二过滤罐12的外表面,有机废水通过过滤组件8中的接水管11排入第一过滤罐10的内部,废水会先经过第二过滤罐12,废水中的大颗粒杂质会留在第二过滤罐12的内部,避免大颗粒杂质影响废水的处理效果。
[0022]在图1、图3和图5中:处理罐1的内部设置有处理组件9,处理组件9包括第一处理盒
18和第二处理盒19,第一处理盒18和第二处理盒19的表面均开设有过水孔20,第一处理盒18的内部活动放置有大孔树脂21,且第一处理盒18的下表面左右两端均活动安装有安装块22,两个安装块22分别固定连接在处理罐1的内部左右两侧表面上,第一处理盒18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杆23,第二处理盒19活动安装在安装杆23的上端,第一处理盒18的上表面位于安装杆2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吊环24,第二处理盒19的内部活动放置有活性炭25,且第二处理盒19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吊环26,有机废水会先经过处理组件9中的第二处理盒19并被活性炭25吸附,再经过第一处理盒18并被大孔树脂21吸附,两种物质对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吸附,提高了有机废水的处理效果。
[002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工作人员将有机废水通过过滤组件8中的接水管11排入第一过滤罐10的内部,废水会先经过第二过滤罐12,废水中的大颗粒杂质会留在第二过滤罐12的内部,避免大颗粒杂质影响废水的处理效果,工作人员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废水循环处理系统,包括处理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罐(1)的上端安装有罐盖(2),所述罐盖(2)的上端贯穿且固定连接有进水管(3),所述处理罐(1)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盒(4),所述密封盒(4)的内部安装有水泵(5),所述水泵(5)的上端连接有第一水管(6),且水泵(5)的左端连接有第二水管(7),所述进水管(3)的上端设置有过滤组件(8),所述处理罐(1)的内部设置有处理组件(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水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8)包括第一过滤罐(10),所述第一过滤罐(10)的上端贯穿且固定连接有接水管(11),且第一过滤罐(10)的内部安装有第二过滤罐(12),所述第二过滤罐(12)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3),所述固定杆(13)的内部贯穿且啮合连接有转动杆(14),所述转动杆(1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架(15),所述第一过滤罐(10)的内部左右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弹簧(16),所述固定弹簧(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水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组件(9)包括第一处理盒(18)和第二处理盒(19),所述第一处理盒(18)和第二处理盒(19)的表面均开设有过水孔(20),所述第一处理盒(18)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韵璇吉鹏杨翠柳李画瑶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映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