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志英专利>正文

电流互感器导线支架及软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2659 阅读:3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流互感器导线支架及软线结构。它解决了目前干式电流互感器固体绝缘体局部有放电的缺陷,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解决局部放电问题等优点。其结构为:它有至少一个与电流互感器形状相配合的导线支架,在导线支架内设有至少一匝软导线;导线支架与二次线圈以及二次线圈外与二次线圈形状相配合的二次导线支架穿心配合。(*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干式电流互感器,尤其是全固体绝缘的电流互感器导线支架 及软线结构。
技术介绍
干式电流互感器具有免维护、无油无气、环保清洁、重量轻、安装运输方便等许多优点, 它是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和气体绝缘电流互感器无可比拟的,符合电力部门无油化、绿色环保的发展趋势,近年来己被广大用户所接受,并迅速遍及整个电网。目前,干式电流互感器的一次导线多采用铜带或铜棒作为载流体,其外部采用绝缘带或半导电带包扎,并使之成为载流体的缓冲层和屏蔽层。事实上,绝缘材料内部的微气泡、微 裂纹,尤其是与不同材质间的界面应力,都可能导致局部放电量过大。而包扎的方式本身就具有不规则和不均匀性,它不能很好地屏蔽来自材料内部的各种缺陷,使得解决干式电流互感器局部放电量成为一个瓶颈。目前国内干式电流互感器产品的局放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运行中的电流互感器,其绝缘体内部这种长期的局部放电累积效应,可以导致绝缘材料迅速老化,以至于达到击穿电压,损坏设备并造成严重的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干式电流互感器固体绝缘体局部有放电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使电场均匀分布并且有效地实现了界面之间的缓冲,从而达到解决局部放电问题等优点的电流互感器导线支架及软线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流互感器导线支架及软线结构,它有至少一个与电流互感器形状相配合的导线支架,在导线支架内设有至少一匝软导线;导线支架与二次线圈以及二次线圈外与二次线圈形状相配合的二次导线支架穿心配合。所述软导线和二次线圈分别完全包容于导线支架和二次导线支架内。本技术采用了导线支架与软导线相结合的方法,并使得二次线圈也处于二次导线支架内;在结构上,两个导线支架应用了象形设计的概念,使应力分布均匀,屏蔽效果显著。本技术将传统的硬导体(即铜带或铜棒)改为导线支架与软导线相结合,同时令二次线圈处于导线支架内,并将导线支架作为屏蔽层,采用象形设计,均匀了应力分布,有效地屏蔽了内部缺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彻底地解决固体绝缘材料内部局部有放电的问题,避免了传统结构的干式电流互感器局部放电量大可能致使的严重后果,提高了干式电流互感器使用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l.导线支架,2.软导线,3二次线圈,4. 二次导线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中,新型干式电流互感器载流体它有至少一个与电流互感器形状相配合的导线支架1,在导线支架1内设有至少一匝软导线2;导线支架1与二次线圈3以及二次线圈3外与二 次线圈3形状相配合的二次导线支架4穿心配合。所述软导线2和二次线圈3分别完全包容于导线支架1和二次导线支架4内。导线支架1和二次导线支架4采用象形设计,均化了固体绝缘体内部的应力分布,对软 导线和二次线圈起到了很好的屏蔽作用。权利要求1、一种电流互感器导线支架及软线结构,其特征是它有至少一个与电流互感器形状相配合的导线支架(1),在导线支架(1)内设有至少一匝软导线(2);导线支架(1)与二次线圈(3)以及二次线圈(3)外与二次线圈(3)形状相配合的二次导线支架(4)穿心配合。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导线支架及软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软导线(2) 和二次线圈(3)分别完全包容于导线支架(1)和二次导线支架(4)内。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流互感器导线支架及软线结构。它解决了目前干式电流互感器固体绝缘体局部有放电的缺陷,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解决局部放电问题等优点。其结构为它有至少一个与电流互感器形状相配合的导线支架,在导线支架内设有至少一匝软导线;导线支架与二次线圈以及二次线圈外与二次线圈形状相配合的二次导线支架穿心配合。文档编号H01F38/30GK201181644SQ200820020438公开日2009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9日专利技术者刘永刚, 孙志英 申请人:孙志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流互感器导线支架及软线结构,其特征是:它有至少一个与电流互感器形状相配合的导线支架(1),在导线支架(1)内设有至少一匝软导线(2);导线支架(1)与二次线圈(3)以及二次线圈(3)外与二次线圈(3)形状相配合的二次导线支架(4)穿心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志英刘永刚
申请(专利权)人:孙志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