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构件的连接接头和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1822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构件的连接接头和连接结构,连接接头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一受力部件和第二受力部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卡合端,所述卡合端沿从上到下的方向逐渐缩小;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凹陷部;所述卡合端与所述凹陷部配合,用于将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卡合连接;所述第一受力部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远离所述卡合端的一端,另一端与所述预制构件连接;所述第二受力部件的一端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远离所述凹陷部的一端,另一端与所述预制构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预制构件间的可靠连接。接。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构件的连接接头和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构件
,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构件的连接接头和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地铁车站凭借其施工周期短、劳动力需求小、环境污染小等优势,已成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装配式构件的连接节点是装配式车站研究的重中之重,节点必须受力明确、传力可靠、施工便捷、质量可控,同时需要满足地铁车站对于构件承载力、耐久性、延性的要求。目前预制构件的连接接头主要有如下六类:
[0003]1)现浇连接接头:现浇连接需要在接头处预留受力钢筋,装配完成后再进行节点浇筑。虽然其可靠性高,但现浇连接节点装配度低,是一种介于现浇与装配式之间的结构形式;
[0004]2)灌浆套筒接头:灌浆套筒连接节点施工质量难以控制,目前没有完善的注浆检测技术。吊装定位精度要求过高,目前使用范围较小,其发展前景较为局限;
[0005]3)螺栓接头:螺栓连接节点构造简单、受力明确。但螺栓孔洞处对结构构件截面造成削弱,同时易引起应力集中。螺栓连接需要现场进行操作,现场施工份额较大、施工质量较难控制;
[0006]4)钢结构焊接结构接头:其工艺复杂、焊接工作繁琐,较多用于地上结构,在地下结构中较难以推广;
[0007]5)榫槽式接头:榫槽式接头在混凝土预制块处分别设置相互咬合的榫槽和榫头、灌浆孔。榫槽式接头虽然连接方便,但节点可靠性低,整体刚度较小,在复杂受力状态下已发生节点转动、错位;
[0008]6)钢结构快速接头:日本大林组开发的隧道管片钢结构快速接头,管片间接头采用了水平销式接头、环间接头采用了推压紧固式接头(Push

Grip)。水平销式接头是由一组C型件和附带支撑件的H型件构成。H型件安装在其中一个C型件上,滑动后与另一个C型件连接,并通过支撑件反力得到紧固;但节点整体刚度较小,连接件和管片本体的抗剪能力不匹配。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构件的连接接头和连接结构,实现预制构件间的可靠连接。
[0010]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0011]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预制构件的连接接头,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一受力部件和第二受力部件;
[0012]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卡合端,所述卡合端沿从上到下的方向逐渐缩小;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凹陷部;所述卡合端与所述凹陷部配合,用于将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
件卡合连接;
[0013]所述第一受力部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远离所述卡合端的一端,另一端与所述预制构件连接;
[0014]所述第二受力部件的一端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远离所述凹陷部的一端,另一端与所述预制构件连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为T型连接件。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件为C型连接件。
[00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受力部件和所述第二受力部件均包括若干个受力钢筋。
[001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受力部件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受力部件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
[001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为水平钢板。
[002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均通过加劲肋板与所述水平钢板连接。
[0021]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连接接头以及排气管、注浆管;所述注浆管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接缝处,用于注入水泥砂浆,将所述接缝处的缝隙灌注填实;所述排气管靠近所述接缝处设置,用于当注入水泥砂浆时,排出接缝处的空气。
[0022]进一步的,还包括密封垫;所述密封垫靠近所述接缝处设置。
[0023]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垫为橡胶密封垫。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5]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构件的连接接头和连接结构,其中,连接接头中,第一连接件设有卡合端,卡合端沿从上到下的方向逐渐缩小,第二连接部设有凹陷部,卡合端与凹陷部配合,用于将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卡合连接,现场拼装便捷,第二连接件不易脱出,连接后形成强度大的结构整体性,抗震承载力强;连接结构中,注浆管可对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接缝处注浆,将相互连接的预制构件形成整体性优异的整体。
附图说明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27]图1为实施例1中预制构件的连接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实施例1中预制构件的连接接头的分解图一;
[0029]图3为实施例1中预制构件的连接接头的分解图二;
[0030]图4为实施例2中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1]标记说明:1、第一连接件;101、卡合端;2、第二连接件;201、凹陷部;3、第一受力部件;4、第二受力部件;5、第一连接部;6、第二连接部;7、加劲肋板;8、排气管;9、注浆管;10、密封垫;1000、预制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3]实施例1
[0034]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预制构件的连接接头,参考图1

3,包括:第一连接件1、第二连接件2、第一受力部件3和第二受力部件4;第一连接件1设有卡合端101,卡合端101沿从上到下的方向逐渐缩小;第二连接件2设有凹陷部201;卡合端101与凹陷部201配合,用于将第一连接件1、第二连接件2卡合连接;
[0035]具体的,第一连接件1为T型连接件,第二连接件2为C型连接件,第一连接件1、第二连接件2均可预制而成。T型连接件的头部为卡合端101,C型连接件具有缺口处为凹陷部 201,与C型连接件的凹陷部201配合,且由于卡合端101沿从上到下的方向逐渐缩小,在重力作用下,第二连接件2会对第一接件形成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约束,第一连接件1不易脱出,连接后形成强度大的结构整体性。
[0036]更具体的,T型连接件与C型连接件间隙配合,在吊装时平面上允许
±
50mm的定位误差。
[0037]第一受力部件3的一端设置在第一连接件1远离卡合端101的一端,另一端与预制构件 1000连接;第二受力部件4的一端设置在第二连接件2远离凹陷部201的一端,另一端与预制构件1000连接。
[0038]具体的,第一受力部件3和第二受力部件4均包括若干个受力钢筋。
[0039]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受力部件3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部5与第一连接件1连接;第二受力部件4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部6与第二连接件2连接。第一连接部5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构件的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一受力部件和第二受力部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卡合端,所述卡合端沿从上到下的方向逐渐缩小;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凹陷部;所述卡合端与所述凹陷部配合,用于将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卡合连接;所述第一受力部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远离所述卡合端的一端,另一端与所述预制构件连接;所述第二受力部件的一端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远离所述凹陷部的一端,另一端与所述预制构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构件的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为T型连接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构件的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为C型连接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构件的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受力部件和所述第二受力部件均包括若干个受力钢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构件的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受力部件的一端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家儿卢晓智何冠鸿郑凯晨李白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