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移动式电动吸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1699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52
一种一次性移动式电动吸引器,包括主吸引罐和溢流保护罐,主吸引罐和溢流保护罐可拆卸地设置在移动推车上,主吸引罐顶部和溢流保护罐顶部之间通过可拆卸的连通管连通,主吸引罐顶部可拆卸地设有吸引管,溢流保护罐顶部通过管道与负压设备连通;主吸引罐为塑料材质,主吸引罐用于一次性地盛装引流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引流液采用一次性的吸引罐收集,吸引罐内液体盛装达三分之二满后予以更换,按医疗废物进行处理,一是可以减少传统电动吸痰器储液瓶满后或终末消毒时反复倾倒、冲洗消毒时的护理工作量,节约人力资源,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二是大大降低了在倾倒、冲洗消毒过程中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风险。业暴露的风险。业暴露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移动式电动吸引器


[0001]本技术属于吸引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次性移动式电动吸引器。

技术介绍

[0002]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重症隔离病区里,大量确诊的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发生呼吸衰竭后,医生需要为其进行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来挽救其生命,患者在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期间,护士每天都需要进行人工气道吸引来清除气道内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从而确保机械通气治疗的有效实施。但在进行人工气道分泌物吸引时,临床上首选采用中心负压吸引装置,无中心吸引装置的基层单位会采用电动吸引器,但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心负压吸引极易导致气溶胶通过中心负压设备进行院内播散,存在严重的院内交叉感染风险,故被明令禁止使用。
[0003]在疫情期间,隔离手术间及重症隔离病区就只能采用电动吸引器给患者吸引,然而,传统的电动吸引器使用中,一旦引流液罐盛装达2/3满或使用完毕后,护士就必须进行倾倒、清洁消毒后再使用,在倾倒及清洁消毒引流液罐过程中,护士面临气溶胶播散或引流液喷溅导致职业暴露而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所提供的一次性移动式电动吸引器,引流液采用一次性的吸引罐收集,吸引罐使用后整体更换,废弃物按照医疗废物进行处理,避免反复清洗消毒,降低了护理人员工作量,节约了护理人力资源,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被感染的风险;另外吸引罐采用封闭式设计,自封闭装置和单向阀可以进一步地减少引流液与空气接触,进一步地降低感染风险。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一次性吸引移动式电动吸引器,包括吸引罐,吸引罐包括主吸引罐和溢流保护罐,主吸引罐和溢流保护罐可拆卸地设置在移动推车上,主吸引罐顶部和溢流保护罐顶部之间通过可拆卸的连通管连通,主吸引罐顶部可拆卸地设有吸引管,溢流保护罐顶部通过管道与负压设备连通;主吸引罐为塑料材质,主吸引罐用于一次性地盛装引流液。
[0007]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移动推车上设有多个卡槽,卡槽用于放置主吸引罐和溢流保护罐。
[0008]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连通管上设有单向阀。
[0009]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主吸引罐顶部设有主吸入管,主吸入管顶部设有自封闭装置,吸引管通过自封闭装置与主吸入管连通。
[0010]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自封闭装置包括与主吸入管连通的圆筒体结构的弹簧容纳腔,弹簧容纳腔内设有弹簧,弹簧与圆头销接触连接,圆头销前端为半球体结构;吸引管设有楔形插头。
[0011]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圆头销的直径等于弹簧容纳腔内径,弹簧容纳腔内径等于
主吸入管内径。
[0012]本专利可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0013]主吸引罐和溢流保护罐均可采用塑料材质,作为一次性使用的容器,当主吸引罐盛装达2/3满时,主吸引罐整体更换,按医疗废物进行处理,降低了重复性清洗、消毒所增加的护理工作量,以及由此带来的气溶胶播散、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并发感染的风险。
[0014]圆头销在主吸入管和弹簧容纳腔交界处,楔形插头安装时,将斜面一侧朝圆头销,当楔形插头插入主吸入管内后,圆头销移动且会向弹簧一侧移动,弹簧被压缩;楔形插头拔出后,弹簧复位,圆头销封住主吸入管。当连通管从溢流保护罐一端拔出后,单向阀在没有负压的状态下,可以封堵连通管,起到密封作用。因此整个主吸引罐整体更换,废弃物按医疗废物进行处理时,引流液很难与空气接触,降低医护人员感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6]图1为实施例1中本技术主视图;
[0017]图2为实施例2中本技术主视图;
[0018]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0019]图4为实施例2中本技术吸引管、主吸入管和自封闭装置连接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负压设备原理图;
[0021]图6为本技术圆头销安装三维图;
[0022]图7为本技术圆头销安装剖面图。
[0023]图中:主吸引罐1、溢流保护罐2、连通管3、吸引管4、卡槽5、单向阀6、主吸入管7、移动推车8、弹簧容纳腔9、弹簧10、圆头销11、负压设备12、空气过滤器121、负压调节阀122、真空表123、活塞泵124、消音器125。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实施例1:
[0025]优选的方案如图1和图5所示,一种一次性移动式电动吸引吸引器,包括吸引罐,吸引罐包括主吸引罐1和溢流保护罐2,主吸引罐1和溢流保护罐2可拆卸地设置在移动推车8上,主吸引罐1顶部和溢流保护罐2顶部之间通过可拆卸的连通管3连通,主吸引罐1顶部可拆卸地设有吸引管4,溢流保护罐2顶部通过管道与负压设备12连通;主吸引罐1为塑料材质,主吸引罐1用于一次性地盛装引流液。
[0026]所述的移动推车8上设有多个卡槽5,卡槽5用于放置主吸引罐1和溢流保护罐2。连通管3上设有单向阀6。
[0027]本技术方案中,主吸引罐1和溢流保护罐2均可采用塑料材质,作为一次性使用的容器,当主吸引罐1装满引流液后,主吸引罐1整体更换,废弃物按医疗废物进行处理,降低了重复性清洗、消毒所增加的护理工作量,以及由此带来的气溶胶播散、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并发感染的风险。
[0028]如图1所示,连通管3两头插入的深度不一致,连通管3插接在主吸引罐1的部分高度偏高,而插入在溢流保护罐2内的部分高度偏低。主吸入管7插入深度相对于连通管3而
言,位置较低。
[0029]如图5所示,负压设备12为现有吸引器中的负压装置,它包括空气过滤器121、负压调节阀122、真空表123、活塞泵124和消音器125。
[0030]实施例2:
[0031]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以更优的技术方案介绍如下:
[0032]优选地方案如图2

4所示,主吸引罐1顶部设有主吸入管7,主吸入管7顶部设有自封闭装置,吸引管4通过自封闭装置与主吸入管7连通。
[0033]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自封闭装置包括与主吸入管7连通的圆筒体结构的弹簧容纳腔9,弹簧容纳腔9内设有弹簧10,弹簧10与圆头销11接触连接,圆头销11前端为半球体结构;吸引管4设有楔形插头。圆头销11的直径等于弹簧容纳腔9内径,弹簧容纳腔9内径等于主吸入管7内径。
[0034]如图6和图7所示,圆头销11在主吸入管7和弹簧容纳腔9交界处,楔形插头安装时,将斜面一侧朝圆头销11,当楔形插头插入主吸入管7内后,圆头销11移动且会向弹簧一侧移动,弹簧10被压缩;楔形插头拔出后,弹簧10复位,圆头销11封住主吸入管7。
[0035]当连通管3从溢流保护罐2一端拔出后,单向阀6在没有负压的状态下,可以封堵连通管3,起到密封作用。因此整个主吸引罐1更换处理时,引流液很难与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移动式电动吸引器,包括吸引罐,其特征在于:吸引罐包括主吸引罐(1)和溢流保护罐(2),主吸引罐(1)和溢流保护罐(2)可拆卸地设置在移动推车(8)上,主吸引罐(1)顶部和溢流保护罐(2)顶部之间通过可拆卸的连通管(3)连通,主吸引罐(1)顶部可拆卸地设有吸引管(4),溢流保护罐(2)顶部通过管道与负压设备(12)连通;主吸引罐(1)为塑料材质,主吸引罐(1)用于一次性地盛装引流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移动式电动吸引器,其特征在于:移动推车(8)上设有多个卡槽(5),卡槽(5)用于放置主吸引罐(1)和溢流保护罐(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移动式电动吸引器,其特征在于:连通管(3)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静兰胡海燕唐光明王妮韩振中席大均刘正慧王琼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三峡大学附属中心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