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凤花专利>正文

一种颌面部负压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1576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是一种颌面部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体、负压引流腔管、位置固定套以及活塞拔杆体,引流管体与所述负压引流腔管相连接,活塞拔杆体的前端配合滑动装设在负压引流腔管内,后端处于负压引流腔管的上端外侧,位置固定套活动套设固定在活塞拔杆体后端与负压引流腔管上端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负压值的精准控制,根据位置固定套的不同使用,使负压引流腔管内的压力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设置;同时,可以很清楚地计量引流液的多少,实现精确地数值计算,更好地进行护理操作。更好地进行护理操作。更好地进行护理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颌面部负压引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的医疗器械及用品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颌面部负压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颌面外科手术后持续有效的负压引流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根据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状判断病情变化,有效负压引流有利于减轻术后颌面部肿胀,控制术后创面渗血渗液,消灭无效腔,同时可以减轻引流液对周围组织的刺激,对术后预防感染、促进伤口愈合至关重要。
[0003]目前临床上在颌面部手术后以及颌面部感染时,使用的是负压引流盒及负压球,这些装置结构复杂,体积较大,不易计算引流液量(尤其引流量少时),同时,现有的负压引流盒不容易控制负压引流的压力大小,只能凭借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粗略地根据负压球按压数来简单地确定负压的压力大小,影响伤口的引流护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公开的是一种颌面部负压引流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和缺点。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颌面部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体、负压引流腔管、位置固定套以及活塞拔杆体,所述引流管体与所述负压引流腔管相连接,所述活塞拔杆体的前端配合滑动装设在所述负压引流腔管内,后端处于所述负压引流腔管的上端外侧,所述位置固定套活动套设固定在所述活塞拔杆体后端与所述负压引流腔管上端之间。
[0007]更进一步,所述负压引流腔管的侧壁上标设有刻度线。
[0008]更进一步,所述位置固定套包括左半套体、右半套体以及连接合页,所述左半套体通过所述连接合页与所述右半套体相连接。
[0009]更进一步,所述左半套体的侧底部设有向上凸设的弹性卡块,所述右半套体的侧底部设有向下凹设有卡设槽,所述弹性卡块配合活动卡设固定在所述卡设槽内。
[0010]更进一步,所述活塞拔杆体的后端设置有拉挡盘体。
[0011]更进一步,所述负压引流腔管的上端设有环形挡圈。
[0012]通过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3]1、本技术通过设置负压引流腔管、位置固定套和活塞拔杆体,实现负压值的控制,根据位置固定套的不同,使负压引流腔管内的压力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设置,比如,位置固定套的长度大一点,则负压引流腔管内的负压力就大一点,位置固定套的长度短一点,则负压引流腔管内的负压力就小一点,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进行更换调整使用,更好地进行负压引流护理。
[0014]2、本技术通过在负压引流腔管上设置刻度线,可以很清楚地计量引流液的多
少,实现精确地数值计算,更好地进行护理操作。
[0015]3、本技术通过设置左半套体、右半套体以及连接合页,可以使位置固定套更方便地进行装设使用,结构上更加简单实用,操作上也更加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位置固定套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位置固定套未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来进一步地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颌面部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体1、负压引流腔管2、位置固定套3以及活塞拔杆体4,所述引流管体1与所述负压引流腔管2相连接,所述活塞拔杆体4的前端配合滑动装设在所述负压引流腔管2内,后端处于所述负压引流腔管2的上端外侧,所述位置固定套3活动套设固定在所述活塞拔杆体4后端与所述负压引流腔管2上端之间。
[0022]更进一步,所述负压引流腔管2的侧壁上标设有刻度线21。
[0023]更进一步,所述位置固定套3包括左半套体31、右半套体32以及连接合页33,所述左半套体31通过所述连接合页33与所述右半套体32相连接。
[0024]更进一步,所述左半套体31的侧底部设有向上凸设的弹性卡块311,所述右半套体32的侧底部设有向下凹设有卡设槽321,所述弹性卡块311配合活动卡设固定在所述卡设槽321内。
[0025]更进一步,所述活塞拔杆体4的后端设置有拉挡盘体41。
[0026]更进一步,所述负压引流腔管2的上端设有环形挡圈22。
[0027]本技术的使用方法:
[0028]先将活塞拔杆体抵入到负压引流腔管的下端,排出负压引流腔管内的空气,再把引流管体的输入端置放到引流切口内,这时,将活塞拔杆体向外拔起,根据需要的负压力大小,选择配合大小的位置固定套,然后再将该位置固定套活动套设固定在负压引流腔管上端与活塞拔杆体后端之间,最后放开活塞拔杆体,活塞拔杆体将位置固定套紧压夹设,完成负压环境的形成,这时就能够进行颌面部的负压引流。护理人员再观察负压引流腔管内引流量的大小,计算和测量数量,实现精准地护理处理。
[0029]通过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30]1、本技术通过设置负压引流腔管、位置固定套和活塞拔杆体,实现负压值的控制,根据位置固定套的不同,使负压引流腔管内的压力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设置,比如,位置固定套的长度大一点,则负压引流腔管内的负压力就大一点,位置固定套的长度短一点,则负压引流腔管内的负压力就小一点,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进行更换调整使用,更好地进行负压引流护理。
[0031]2、本技术通过在负压引流腔管上设置刻度线,可以很清楚地计量引流液的多
少,实现精确地数值计算,更好地进行护理操作。
[0032]3、本技术通过设置左半套体、右半套体以及连接合页,可以使位置固定套更方便地进行装设使用,结构上更加简单实用,操作上也更加方便快捷。
[0033]上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仅局限于此,凡是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地改进,均应该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颌面部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管体、负压引流腔管、位置固定套以及活塞拔杆体,所述引流管体与所述负压引流腔管相连接,所述活塞拔杆体的前端配合滑动装设在所述负压引流腔管内,后端处于所述负压引流腔管的上端外侧,所述位置固定套活动套设固定在所述活塞拔杆体后端与所述负压引流腔管上端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颌面部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引流腔管的侧壁上标设有刻度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颌面部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固定套包括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凤花缪羽黄锦花张美蕉
申请(专利权)人:苏凤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