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能耗楼宇维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11670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能耗楼宇维护系统,包括:通风竖井、溶液除湿机、玻璃幕墙、保温外墙板、新风机组以及设置在室内房间的循环管路;玻璃幕墙为双层玻璃且两层玻璃之间形成通风通道,且通风通道上设置进风口和排风口;循环管路包括:输入侧风管、第一输出侧风管及第二输出侧风管。将楼宇内通风部分整合为高效率的循环系统,利用玻璃幕墙形成通风通道,不仅提升循环通风的效率,而且循环的风可以辅助玻璃幕墙隔热隔凉,最终使得楼宇室内形成良好的通风循环,效率更高,能耗更低。能耗更低。能耗更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能耗楼宇维护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绿色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低能耗楼宇维护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绿色建筑技术集成的应用是展示各种低能耗、生态化、人性化的建筑重要形式,开展建筑技术科学领域的研究,研究和示范系列的节能、生态、智能技术在办公建筑上的应用,包括建筑物理环境控制与设施研究,例如,声、光、热、空气质量等,建筑材料与构造,包括窗、遮阳、屋顶、建筑节点、钢结构等,建筑环境控制系统的研究,例如,高效能源系统、新的采暖、通风、空调方式及设备开发等,建筑智能化系统研究。但是目前的楼宇的通风利用率比较低,各个循环系统独立工作,无法进行高契合的联动,使得通风部分的能耗较大,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低能耗楼宇维护系统。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0004]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低能耗楼宇维护系统,包括:通风竖井、溶液除湿机、玻璃幕墙、保温外墙板、新风机组以及设置在室内房间的循环管路;
[0006]所述通风竖井设置在楼梯间且与所述新风机组的送风端口连接,所述通风竖井在对应楼宇各个楼层室内房间的位置处设置转接风口,所述溶液除湿机设置在所述转接风口处;
[0007]所述保温外墙板设置在相邻两个玻璃幕墙的相接位置处,所述玻璃幕墙为双层玻璃且两层玻璃之间形成通风通道,所述通风通道通过导风管与所述通风竖井连接,且所述通风通道上设置进风口和排风口;
[0008]所述循环管路包括:输入侧风管、第一输出侧风管及第二输出侧风管,所述输入侧风管与所述转接风口连接,所述第一输出侧风管与楼宇排气总管连接,所述第二输出侧风管与所述导风管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低能耗楼宇维护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楼宇侧面的光伏玻璃,所述光伏玻璃与储能蓄电池连接,所述储能蓄电池的供电端与电动百叶窗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低能耗楼宇维护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楼宇屋顶的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热发电装置及植被层。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低能耗楼宇维护系统,还包括:采集器,所述采集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及太阳辐射传感器。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低能耗楼宇维护系统,还包括:用于承载所述玻璃幕墙的钢
框架,所述钢框架上设置外延支撑板,所述外延支撑板两端设置弯折部,所述保温外墙板的上下两侧卡装在所述弯折部内。
[0013]本技术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将楼宇内通风部分整合为高效率的循环系统,利用玻璃幕墙形成通风通道,不仅提升循环通风的效率,而且循环的风可以辅助玻璃幕墙隔热隔凉,最终使得楼宇室内形成良好的通风循环,效率更高,能耗更低。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一种低能耗楼宇维护系统的外部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一种低能耗楼宇维护系统的内部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钢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方案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
[0018]如图1

2所示,在一些说明性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低能耗楼宇维护系统,包括:通风竖井1、溶液除湿机2、玻璃幕墙3、保温外墙板4、新风机组5、循环管路6、光伏玻璃8、太阳能集热器9、太阳能热发电装置10、植被层11。
[0019]循环管路6设置在室内房间,用以完成室内的空气循环。根据建筑结构形式及周围环境的特点,在楼梯间和走廊设置通风竖井1,负责不同楼层的热压通风,通风竖井1与新风机组5的送风端口连接。新风机组是提供新鲜空气的一种空气调节设备,工作原理是在室外抽取新鲜的空气经过除尘、除湿或加湿、降温或升温等处理后通过风机送到室内,在进入室内空间时替换室内原有的空气。本技术中新风机组5将处理的空气直接输送进入通风竖井1。通风竖井1在对应楼宇各个楼层室内房间的位置处设置转接风口101,溶液除湿机2设置在转接风口101处,即通风竖井1排出的一部分空气进入室内之前先由溶液除湿机2进行二次除湿。
[0020]玻璃幕墙3为双层玻璃且两层玻璃之间形成通风通道301,通风通道301通过导风管102与通风竖井1连接,且通风通道301上设置进风口302和排风口303。根据室外气象参数,决定外窗、热压通风风道、双层皮幕墙进出风口的开闭,立面采用双层皮幕墙及双层的玻璃幕墙3加水平或垂直遮阳两种方式,综合得热系数1W/m2K,太阳能得热系数0.5。双层的玻璃幕墙3按照室内室外的温度差别,调节进风口302和排风口303的开合,夏季室外空气经过热的玻璃表面加热后升温,在幕墙夹层形成热压通风,带走向室内传递的热量,冬季进风口出风口关闭后,可减少向室内的冷风渗透。
[0021]循环管路6包括:输入侧风管601、第一输出侧风管602及第二输出侧风管603。输入侧风管601与转接风口101连接,即利用溶液除湿机2进行除湿处理后的空气再进入输入侧风管601,由输入侧风管601进入室内房间。第一输出侧风管602与楼宇排气总管7连接,实现空气流通。第二输出侧风管603与导风管102连接,将一部分室内空气经导风管102进入通风通道301,加入通风竖井1与通风通道301之间的循环。将楼宇内通风部分整合为高效率的循
环系统,利用玻璃幕墙形成通风通道,不仅提升循环通风的效率,而且循环的风可以辅助玻璃幕墙隔热隔凉,最终使得楼宇室内形成良好的通风循环,效率更高,能耗更低。
[0022]光伏玻璃8设置在楼宇侧面,光伏玻璃8与储能蓄电池连接,储能蓄电池的供电端与电动百叶窗连接。电动百叶窗的驱动系统由一个电机、卷绳器及一个机械式限位器组成。光伏玻璃,是一种将太阳能光伏组件压入,能够利用太阳辐射发电,并具有相关电流引出装置以及电缆的特种玻璃,由玻璃、太阳能电池片、胶片、背面玻璃、特殊金属导线等组成,本技术的光伏玻璃8发电用于驱动玻璃幕墙开启扇和遮阳百叶。储能蓄电池主要是指使用于太阳能发电设备和风力发电设备以及可再生能源储蓄能源用的蓄电池。
[0023]太阳能集热器9、太阳能热发电装置10、植被层11设置在楼宇屋顶。太阳能集热器是一种将太阳的辐射能转换为热能的设备,屋顶设有太阳能集热器9,所获得的热量用于除湿系统的溶液再生。此外屋面还装有太阳能热发电装置10,太阳能光热发电最大的优势在于电力输出平稳,可做基础电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能耗楼宇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风竖井、溶液除湿机、玻璃幕墙、保温外墙板、新风机组以及设置在室内房间的循环管路;所述通风竖井设置在楼梯间且与所述新风机组的送风端口连接,所述通风竖井在对应楼宇各个楼层室内房间的位置处设置转接风口,所述溶液除湿机设置在所述转接风口处;所述保温外墙板设置在相邻两个玻璃幕墙的相接位置处,所述玻璃幕墙为双层玻璃且两层玻璃之间形成通风通道,所述通风通道通过导风管与所述通风竖井连接,且所述通风通道上设置进风口和排风口;所述循环管路包括:输入侧风管、第一输出侧风管及第二输出侧风管,所述输入侧风管与所述转接风口连接,所述第一输出侧风管与楼宇排气总管连接,所述第二输出侧风管与所述导风管连接。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丽娜钱爱海吴琦施雨沣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九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