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东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空气中CO浓度的智能通风换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10588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基于空气中CO浓度的智能通风换气系统,其包括:吸气管道、墙体以及通风装置,所述吸气管道安装于墙体的内壁,所述通风装置固定于墙体的内部,在工作时,CO传感器检测空气中的CO浓度,并将检测结果传输至控制器,当控制器判断出CO浓度超标时,控制器控制风机开启,风机开启后,会产生强大的吸力,吸力经风筒、串联管传输至安装于墙体外壁或预埋至墙体内部的通风管中,由于通风管内部设置开合机构,当风机开始工作时,会对通风管内部产生强烈的吸力,使得通风管内部的压强改变,此时,吸力会带动挡板从搭接口中抽出,使得搭接口处于开通状态,从而使得房屋内部的CO气体会通过搭接口进入到通风管中,经通风管和风筒排出到外界。外界。外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空气中CO浓度的智能通风换气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通风换气系统相关
,具体涉及基于空气中CO浓度的智能通风换气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空气品质也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伴随着室内装修材料的大量使用以及在寒冷冬季房屋中的煤炭生炉取暖,使得室内环境污染问题也相伴而生。现如今在许多的民用、公用建筑以及各类生产厂房中,都一定程度上存在一氧化碳超标的情况,严重危害了室内人员的身体健康。
[0003]现有的通风换气装置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通风换气装置在实际的房屋通风工作的应用中,还存在这一定的不足之处,目前,对于房屋内部的通风大多只是通过开窗或安装一个引风机的方式来进行,通风效果差,智能化程度低,当屋内CO不能及时排出时,会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空气中CO浓度的智能通风换气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对于房屋内部的通风大多只是通过开窗或安装一个引风机的方式来进行,通风效果差,智能化程度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空气中CO浓度的智能通风换气系统,其包括:吸气管道、墙体以及通风装置,所述吸气管道安装于墙体的内壁,所述通风装置固定于墙体的内部,所述吸气管道一侧的墙体内壁固定有对CO气体进行检测的CO传感器,所述通风装置的右端螺纹连接有连接盖,所述连接盖的外壁分布有连接头,所述吸气管道包括通风管、连接管以及搭接口,所述连接管固定于通风管的一端,所述搭接口开设于通风管的下端内部,所述通风管的内部设有对通风管进行打开或封闭的开合机构,所述连接管和连接头之间连接有串联管。
[0006]优选的,所述开合机构包括升降杆、挡板以及支架,所述支架固定于通风管的内壁,所述挡板套设于搭接口内部,所述升降杆连接于挡板和支架之间。
[0007]优选的,所述通风装置包括风机和风筒,所述风机固定于风筒的内部,所述风筒的左端固定有与连接盖相连接的螺纹端口,所述风筒的上端固定有对风机进行控制的控制器。
[0008]优选的,所述升降杆包括外筒、复位弹簧以及内杆,所述内杆为T型杆,所述内杆滑动套设于外筒内部,所述复位弹簧固定连接于内杆上端和外筒上端内壁之间。
[0009]优选的,所述挡板和搭接口呈一一对应关系设置,所述通风管与风筒之间通过串联管相连通。
[0010]与现有通风换气装置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基于空气中CO浓度的智能通风换气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1]一、本技术通过设置CO传感器和通风装置,在接通电源后,CO传感器检测空气中的CO浓度,并将检测结果传输至控制器,当控制器判断出CO浓度超标时,控制器控制风机开启,风机开启后,会产生强大的吸力,吸力经风筒、串联管传输至安装于墙体外壁或预埋至墙体内部的通风管中,利用通风管对房屋内部的CO气体进行吸收,本技术智能通风换气系统能够自动对空气的CO含量进行检测并通过控制风机来对CO进行排放,具有很好的安全性能;
[0012]二、本技术通过在通风管内部设置开合机构,当风机开始工作时,会对通风管内部产生强烈的吸力,使得通风管内部的压强改变,此时,吸力会带动挡板从搭接口中抽出,使得搭接口处于开通状态,从而使得房屋内部的CO气体会通过搭接口进入到通风管中,经通风管和风筒排出到外界;
[0013]三、本技术挡板和支架之间设有升降杆,在升降杆的作用下,可以对挡板的移动提供导向作用,且在升降杆上设有复位弹簧,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当风机停止后,吸力消失,此时复位弹簧会自动复位,并通过内杆带动挡板重新套设于搭接口内部,对通风管进行封闭,避免通风管长期处于开通状态,导致通风管内部积累灰尘。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基于空气中CO浓度的智能通风换气系统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吸气管道组成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开合机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开合机构工作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升降杆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通风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本技术提出的基于空气中CO浓度的智能通风换气系统工作原理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吸气管道;11、通风管;12、连接管;13、搭接口;2、墙体;3、CO传感器;4、串联管;5、连接头;6、连接盖;7、通风装置;71、风机;72、螺纹端口;73、风筒;74、控制器;8、开合机构;81、升降杆;811、外筒;812、复位弹簧;813、内杆;82、挡板;83、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7,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基于空气中CO浓度的智能通风换气系统,其包括:吸气管道1、墙体2以及通风装置7,吸气管道1安装于墙体2的内壁,通风装置7固定于墙体2的内部,吸气管道1一侧的墙体2内壁固定有对CO气体进行检测的CO传感器3,
通风装置7的右端螺纹连接有连接盖6,连接盖6的外壁分布有连接头5,吸气管道1包括通风管11、连接管12以及搭接口13,连接管12固定于通风管11的一端,搭接口13开设于通风管11的下端内部,通风管11的内部设有对通风管11进行打开或封闭的开合机构8,连接管12和连接头5之间连接有串联管4。
[0025]为了能够实现对通风管11进行打开或关闭,开合机构8包括升降杆81、挡板82以及支架83,支架83固定于通风管11的内壁,挡板82套设于搭接口13内部,升降杆81连接于挡板82和支架83之间,当风机71开始工作时,会对通风管11内部产生强烈的吸力,此时,吸力会带动挡板82从搭接口13中抽出,使得搭接口13处于开通状态,从而使得房屋内部的CO气体会通过搭接口13进入到通风管11中,经通风管11和风筒73排出到外界。
[0026]为了能够对房屋内部的CO气体进行通风排出,通风装置7包括风机71和风筒73,风机71固定于风筒73的内部,风筒73的左端固定有与连接盖6相连接的螺纹端口72,风筒73的上端固定有对风机71进行控制的控制器74,接通电源后,控制器74控制风机71的开启或关闭,风机71开启后,会产生强大的吸力,吸力经通风管11送达至房屋内部,对房屋内部的CO气体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空气中CO浓度的智能通风换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吸气管道(1)、墙体(2)以及通风装置(7),所述吸气管道(1)安装于墙体(2)的内壁,所述通风装置(7)固定于墙体(2)的内部,所述吸气管道(1)一侧的墙体(2)内壁固定有对CO气体进行检测的CO传感器(3),所述通风装置(7)的右端螺纹连接有连接盖(6),所述连接盖(6)的外壁分布有连接头(5),所述吸气管道(1)包括通风管(11)、连接管(12)以及搭接口(13),所述连接管(12)固定于通风管(11)的一端,所述搭接口(13)开设于通风管(11)的下端内部,所述通风管(11)的内部设有对通风管(11)进行打开或封闭的开合机构(8),所述连接管(12)和连接头(5)之间连接有串联管(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空气中CO浓度的智能通风换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机构(8)包括升降杆(81)、挡板(82)以及支架(83),所述支架(83)固定于通风管(11)的内壁,所述挡板(82)套设于搭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智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