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拆离式医用腹腔双套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1550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易拆离式医用腹腔双套管,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包括外管、设于外管一端的连接套以及从连接套外端部插入外管内的内软管,所述外管远离连接套的一端均布有注药通槽,且注药通槽与外管的外端部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后期腹腔双套管向外拆离过程中,不易造成对患者腹腔内肌肉组织的拉扯,减少拆离阻力,易拆离,避免造成患者较大程度的痛苦且能够防止对患者腹部伤口造成二次伤害。且能够防止对患者腹部伤口造成二次伤害。且能够防止对患者腹部伤口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拆离式医用腹腔双套管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易拆离式医用腹腔双套管。

技术介绍

[0002]腹腔双套管广泛应用于腹部各类手术,如弥漫性腹膜炎、膈下脓肿、盆腔脓肿、消化性溃疡穿孔等手术也是防治术后并发腹腔内感染、积液和减少毒素吸收的有效方法,对于有局限性积脓或者包裹性积液的患者,除静脉注射抗生素外,还需局部使用抗生素治疗、冲洗引流,主要通过引流管向腹腔内感染部位注入冲洗水或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加快恢复速度;
[0003]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医用腹腔双套管的外管壁留有多个侧孔用于注药通道,随着患者腹部伤口愈合生长,腹部肌肉组织(例如网膜等组织)会嵌入侧孔中,在后期腹腔双套管向外拆离过程中,嵌入侧孔内的腹部肌肉组织(例如网膜等组织)不仅会增加拆离阻力,同时,拉扯的过程中造成患者较大程度的痛苦,易对患者腹部伤口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易拆离式医用腹腔双套管。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6]一种易拆离式医用腹腔双套管,包括外管、设于外管一端的连接套以及从连接套外端部插入外管内的内软管,所述外管远离连接套的一端均布有注药通槽,且注药通槽与外管的外端部相连通。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注药通槽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连接套的外部设有加药口和冲洗口,所述加药口和冲洗口的外部分别连接有加药头和冲洗头,加药头是将一些治疗药物从加药口处注入管内,随后进入患者腹腔患处实现药物治疗,而冲洗头是接入冲洗液,配合内软管外端部连接的负压吸引设备,可形成持续负压吸引,可将坏死的组织或者引流液有效清除。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加药头和冲洗头的外端部分别加设有阻隔塞,保证不使用时的结构密封性。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连接套的端部螺纹配合有阻隔套,所述阻隔套与内软管相固定连接,防止引流液等的泄露,防止污染,提高安全性能。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外管的外部沿横轴方向设有刻度线,指示外管插入患者腹腔的深度,方便手术操作。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1)本技术在整个腹腔双套管留置在患者的腹腔部位时,一方面留有的注药通槽使得注入的抗生素等药物可通过此处进入患处,实现治疗目的,另一方面,在腹腔双套管留置过程中,患者腹部伤口愈合生长会经注药通槽向管内嵌入,但由于注药通槽与外管的
外端部相连通,在后期腹腔双套管向外拆离过程中,嵌入管内的腹部肌肉组织顺势从注药通槽与外管的外端部相连通处滑出,避免造成患者较大程度的痛苦且能够防止对患者腹部伤口造成二次伤害。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左视图;
[0017]图中:1、外管;2、连接套;3、内软管;4、注药通槽;5、加药口;6、冲洗口;7、阻隔套;8、加药头;9、冲洗头;10、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0]参照说明书附图1

3,该实施例的一种易拆离式医用腹腔双套管,包括外管1、设于外管1一端的连接套2以及从连接套2外端部插入外管1内的内软管3,所述外管1远离连接套2的一端均布有注药通槽4,所述注药通槽4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注药通槽4与外管1的外端部相连通。
[0021]所述连接套2的外部设有加药口5和冲洗口6,所述加药口5和冲洗口6的外部分别连接有加药头8和冲洗头9,加药头8是将一些治疗药物从加药口5处注入管内,随后进入患者腹腔患处实现药物治疗,而冲洗头9是接入冲洗液,配合内软管3外端部连接的负压吸引设备,可形成持续负压吸引,可将坏死的组织或者引流液有效清除;
[0022]所述加药头8和冲洗头9的外端部分别加设有阻隔塞,保证不使用时的结构密封性,所述连接套2的端部螺纹配合有阻隔套7,所述阻隔套7与内软管3相固定连接,保证连接套2结构密封性,防止引流液等的泄露,防止污染,提高安全性能;
[0023]所述外管1的外部沿横轴方向设有刻度线10,指示外管1插入患者腹腔的深度,方便手术操作;
[0024]使用时,内软管3位于外管1外部的一端接通负压吸引器,内软管3另一端从连接套2外端部插入外管1内,将外管1的前端部接入患者腹部感染部位及需要使用抗生素等药物的部位后,可进行相应的腹腔引流和腹腔冲洗操作,由于外管1远离连接套2的一端均布有注药通槽4,注药通槽4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选择,且注药通槽4与外管1的外端部相连通,该种结构的设计,主要目的在于,在整个腹腔双套管留置在患者的腹腔部
位时,一方面留有的注药通槽4使得注入的抗生素等药物可通过此处进入患处,实现治疗目的,另一方面,在腹腔双套管留置过程中,患者腹部伤口愈合生长会经注药通槽4向管内嵌入,但由于注药通槽4与外管1的外端部相连通,在后期腹腔双套管向外拆离过程中,嵌入管内的腹部肌肉组织(例如网膜等组织)顺势从注药通槽4与外管1的外端部相连通处滑出,避免造成患者较大程度的痛苦且能够防止对患者腹部伤口造成二次伤害。
[002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拆离式医用腹腔双套管,包括外管(1)、设于外管(1)一端的连接套(2)以及从连接套(2)外端部插入外管(1)内的内软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远离连接套(2)的一端均布有注药通槽(4),且注药通槽(4)与外管(1)的外端部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拆离式医用腹腔双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药通槽(4)的数量至少为两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拆离式医用腹腔双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2)的外部设有加药口(5)和冲洗口(6),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明高李向国郭彪高伏圣丁伯龙胡善海鲍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安庆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