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电网用综合控制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1527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综合控制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电网用综合控制柜,控制柜外壳的前表面左端铰接有箱门,所述控制柜外壳的上表面固接有遮雨板,所述控制柜外壳的左右表面均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的内壁左端固接有导热风扇,所述散热孔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海绵块,所述控制柜外壳的左右表面均安装有过滤组件,所述控制柜外壳的左右表面均安装有清理组件,海绵块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防止其进入控制柜外壳的内部干扰电子元件的使用,通过过滤组件可对海绵块进行更换,通过清理组件可以防止装置长时间使用后灰尘颗粒堵塞防尘滤网的滤孔影响装置的散热效果,在装置使用过程中无需因滤孔堵塞更换防尘滤网,减少了装置的使用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电网用综合控制柜


[0001]本技术涉及综合控制柜
,具体是一种智能电网用综合控制柜。

技术介绍

[0002]控制柜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其布置应满足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求,便于检修,不危及人身及周围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借助保护电器切断电路或报警,测量仪表可显示运行中的各种参数,还可对某些电气参数进行调整,对偏离正常工作状态进行提示或发出信号,常用于各发、配、变电所中。
[0003]但是,空气中的水分易通过散热孔进入装置内部,导致装置内部电子元件受损,且现有装置中的散热孔易被灰尘堵塞,影响装置的散热效果,长期使用会让电子元件因高温受损,降低了控制柜的使用寿命。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智能电网用综合控制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电网用综合控制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智能电网用综合控制柜,包括控制柜外壳、箱门和遮雨板,所述控制柜外壳的前表面左端铰接有所述箱门,所述控制柜外壳的上表面固接有所述遮雨板,所述控制柜外壳的左右表面均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的内壁左端固接有导热风扇,所述散热孔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海绵块,所述控制柜外壳的左右表面均安装有过滤组件,所述控制柜外壳的左右表面均安装有清理组件。/>[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安装板、防尘滤网、滚珠、限位块和金属弹片,所述控制柜外壳的左右表面均活动套接有所述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部安装有所述防尘滤网,所述安装板的上下表面均等距活动套接有所述滚珠,所述滚珠的外表面上端安装有所述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上表面固接有所述金属弹片,以便于对海绵块进行更换。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清理组件包括固定板、液压气缸、连接板和毛刷,所述控制柜外壳的左右表面均固接有所述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固接有所述液压气缸,所述液压气缸的输出端固接有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左表面固接有所述毛刷,所述毛刷的左表面贴合所述控制柜外壳的右表面,以清理防尘滤网。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板的上下表面均等距开设有移动槽,所述金属弹片的另一端固接于所述移动槽的内部,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移动槽的内部,便于调节滚珠。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清理组件位于所述过滤组件的上方,便于
起立防尘滤网。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述海绵块位于所述导热风扇和所述过滤组件之间,便于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海绵块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防止其进入控制柜外壳的内部干扰电子元件的使用,使安装板向右移动,过程中控制柜外壳通过滚珠使限位块挤压金属弹片,以便于对海绵块进行更换。
[0014]2、启动液压气缸通过连接板带动毛刷向下移动,以此将依附在防尘滤网右表面的灰尘颗粒扫落,以防止装置长时间使用后灰尘颗粒堵塞防尘滤网的滤孔影响装置的散热效果,在装置使用过程中无需因滤孔堵塞更换防尘滤网,减少了装置的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一种智能电网用综合控制柜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一种智能电网用综合控制柜中除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
[0018]图4为一种智能电网用综合控制柜中清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控制柜外壳;2、箱门;3、遮雨板;4、过滤组件;41、安装板;42、防尘滤网;43、滚珠;44、限位块;45、金属弹片;5、清理组件;51、固定板;52、液压气缸;53、连接板;54、毛刷;6、导热风扇;7、散热孔;8、海绵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智能电网用综合控制柜,包括控制柜外壳1、箱门2和遮雨板3,控制柜外壳1的前表面左端铰接有箱门2,控制柜外壳1的上表面固接有遮雨板3,控制柜外壳1的左右表面均开设有散热孔7,散热孔7的内壁左端固接有导热风扇6,散热孔7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海绵块8,海绵块8位于导热风扇6和过滤组件4之间,控制柜外壳1的左右表面均安装有过滤组件4,过滤组件4包括安装板41、防尘滤网42、滚珠43、限位块44和金属弹片45,控制柜外壳1的左右表面均活动套接有安装板41,安装板41的内部安装有防尘滤网42,安装板41的上下表面均等距活动套接有滚珠43,滚珠43的外表面上端安装有限位块44,限位块44的上表面固接有金属弹片45,安装板41的上下表面均等距开设有移动槽,金属弹片45的另一端固接于移动槽的内部,限位块44位于移动槽的内部,以便于对海绵块8进行更换。
[0021]在图1和图4中:控制柜外壳1的左右表面均安装有清理组件5,清理组件5位于过滤组件4的上方,清理组件5包括固定板51、液压气缸52、连接板53和毛刷54,控制柜外壳1的左右表面均固接有固定板51,固定板51的内部固接有液压气缸52,液压气缸52的输出端固接有连接板53,连接板53的左表面固接有毛刷54,所述毛刷54的左表面贴合控制柜外壳1的右表面,防止装置长时间使用后灰尘颗粒堵塞防尘滤网42的滤孔影响装置的散热效果。
[002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控制柜外壳1安装在指定位置,在装置使用的过程中,控制柜外壳1内部热量通过散热孔7散发,启动导热风扇6加速了热量的散发,在气体通过海绵块8的时候,海绵块8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防止其进入控制柜外壳1的内部干扰电
子元件的使用,将安装板41抽离控制柜外壳1的左表面,过程中控制柜外壳1使滚珠43向安装板41的内部移动,进而通过限位块44使金属弹片45受力挤压,以便于安装板41的抽出,而后即可更换海绵块8,防尘滤网42可以防止空气中的灰尘进入装置内部,启动液压气缸52使其带动连接板53向下移动,进而带动毛刷54向下移动,由于毛刷54贴合控制柜外壳1的右表面,在毛刷54下降的过程中依附在防尘滤网42右表面的灰尘颗粒被扫落,以防止装置长时间使用后灰尘颗粒堵塞防尘滤网42的滤孔影响装置的散热效果,且在装置使用过程中无需更换防尘滤网42,减少了装置的使用成本。
[0023]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电网用综合控制柜,包括控制柜外壳(1)、箱门(2)和遮雨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柜外壳(1)的前表面左端铰接有所述箱门(2),所述控制柜外壳(1)的上表面固接有所述遮雨板(3),所述控制柜外壳(1)的左右表面均开设有散热孔(7),所述散热孔(7)的内壁左端固接有导热风扇(6),所述散热孔(7)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海绵块(8),所述控制柜外壳(1)的左右表面均安装有过滤组件(4),所述控制柜外壳(1)的左右表面均安装有清理组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电网用综合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4)包括安装板(41)、防尘滤网(42)、滚珠(43)、限位块(44)和金属弹片(45),所述控制柜外壳(1)的左右表面均活动套接有所述安装板(41),所述安装板(41)的内部安装有所述防尘滤网(42),所述安装板(41)的上下表面均等距活动套接有所述滚珠(43),所述滚珠(43)的外表面上端安装有所述限位块(44),所述限位块(44)的上表面固接有所述金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芳王金楼王芳操王芳敏陈飞王康宇王健宇
申请(专利权)人:金慧源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