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搏器囊代加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1270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起搏器囊代加压器,包括衔接层、第二纳米无痕粘胶、防护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衔接层的前端设置有软质塑料板;第二纳米无痕粘胶,其设置于所述软质塑料板的前端,所述第二纳米无痕粘胶靠近所述软质塑料板中轴线的一侧连接有软质层。该起搏器囊代加压器可以在加压器需要使用时,利用衔接层表面的胶面层,可以增强衔接层与皮肤之间的连接性,避免加压器出现移位的现象,同时加压器使用完成之后,将衔接层与软质塑料板之间分离,从而可以对与患者皮肤相连接的衔接层进行更换,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的现象,软性硅胶保护垫的材质较软,可以保护倒计时自动松解旋扣与患者接触的位置,降低患者的疼痛感。降低患者的疼痛感。降低患者的疼痛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起搏器囊代加压器


[0001]本技术涉及囊代加压器
,具体为一种起搏器囊代加压器。

技术介绍

[0002]起搏器囊袋血肿是起搏器植入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概率为百分之五,其中有百分之零点一到百分之零点五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囊袋血肿会增加囊袋的渗透压,使得患者疼痛感增加,会产生肿胀的现象,继而影响伤口愈合,血肿同时也可以作为良好的细菌“温床”,引起囊肿感染,因此,需要解决术后囊袋加压,来有效预防囊袋出血的问题,囊袋加压需要使用囊代加压器。
[0003]市场上的囊代加压器在使用完之后,与患者皮肤接触的部位不便于进行更换,重复使用容易出现交叉感染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起搏器囊代加压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搏器囊代加压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起搏器囊代加压器,包括:
[0006]衔接层;
[0007]所述衔接层的前端设置有软质塑料板;
[0008]第二纳米无痕粘胶,其设置于所述软质塑料板的前端,所述第二纳米无痕粘胶靠近所述软质塑料板中轴线的一侧连接有软质层;
[0009]防护机构,其设置于所述软质层的前端中部;
[0010]固定机构,其设置于所述衔接层靠近中轴线的一侧前端。
[0011]优选的,所述衔接层与软质塑料板之间为活动连接,且软质塑料板为矩形状。
[0012]优选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
[0013]倒计时自动松解旋扣;
[0014]所述倒计时自动松解旋扣的顶端设置有粘胶层,所述粘胶层的外壁连接有软性硅胶保护垫。
[0015]优选的,所述粘胶层与软性硅胶保护垫之间为紧密贴合,且软性硅胶保护垫与倒计时自动松解旋扣之间通过粘胶层构成活动连接。
[0016]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
[0017]固定框;
[0018]所述固定框的后端设置有软质海绵透气层,所述固定框的后端右侧设置有第一纳米无痕粘胶,所述第一纳米无痕粘胶的前端设置有无胶层;
[0019]松紧带,其设置于所述固定框的前端中部,所述固定框远离所述衔接层中轴线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带。
[0020]优选的,所述固定框与软质海绵透气层之间为一体化结构,且固定框与第一纳米
无痕粘胶固定连接。
[0021]优选的,所述第二纳米无痕粘胶与软质层之间为紧密贴合,且软质层与软质塑料板呈平行状分布。
[002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起搏器囊代加压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起搏器囊代加压器,利用衔接层与软质塑料板之间活动连接的设置,可以在加压器使用完成之后,方便对衔接层进行拆卸,其拆卸后,就可避免在加压器使用过程中出现交叉感染的现象,同时软性硅胶保护垫可以使得倒计时自动松解旋扣与患者皮肤接触的位置较为柔软,避免在倒计时自动松解旋扣工作时,患者出现疼痛的现象。
[0023]1、本技术加压器需要使用时,利用衔接层表面的胶面层,可以增强衔接层与皮肤之间的连接性,避免加压器出现移位的现象,同时加压器使用完成之后,利用衔接层与软质塑料板之间活动连接的设置,就可将衔接层与软质塑料板之间分离,从而可以对与患者皮肤相连接的衔接层进行更换,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的现象,软性硅胶保护垫利用其外侧连接的粘胶层,可以便于拆卸,软性硅胶保护垫的材质较软,可以在倒计时自动松解旋扣进行工作时,可以保护倒计时自动松解旋扣与患者接触的位置,降低患者的疼痛感。
[0024]2、本技术固定框的设计主要是对固定带进行固定,使得加压器在使用时,利用固定带来固定肩关节,使得患者可以进行穿戴,软质海绵透气层可以增加固定框的柔软度,避免固定框与皮肤贴合过紧时,患者出现疼痛的现象,同时第一纳米无痕粘胶可以在加压器闲置时,将固定框与衔接层固定在一起,可以减少加压器收纳完成后的占地面积,从而方便进行储存。
[0025]3、本技术第二纳米无痕粘胶是为了将软质层固定在软质塑料板的表面,软质层柔软度较大,不仅可以避免在温度较低时,软质塑料板与皮肤接触时产生的刺激感,同时也可增强患者的舒适度,加压器需要再次使用时,将软质层与软质塑料板之间分离,利用第二纳米无痕粘胶可水洗的特征,使得软质层可以再次使用。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一种起搏器囊代加压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一种起搏器囊代加压器的固定框和软质海绵透气层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一种起搏器囊代加压器的软质塑料板和倒计时自动松解旋扣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技术一种起搏器囊代加压器的软质塑料板第二纳米无痕粘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衔接层;2、固定机构;201、固定框;202、第一纳米无痕粘胶;203、无胶层;204、松紧带;205、软质海绵透气层;3、防护机构;301、倒计时自动松解旋扣;302、粘胶层;303、软性硅胶保护垫;4、软质塑料板;5、第二纳米无痕粘胶;6、软质层;7、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一种起搏器囊代加压器,包括:衔接层1;衔接层1的前端设置有软质塑料板4;衔接层1与软质塑料板4之间为活动连接,且软质塑料板4为矩形状,加压
器需要使用时,利用衔接层1表面的胶面层,可以增强衔接层1与皮肤之间的连接性,避免加压器出现移位的现象,同时加压器使用完成之后,利用衔接层1与软质塑料板4之间活动连接的设置,就可将衔接层1与软质塑料板4之间分离,从而可以对与患者皮肤相连接的衔接层1进行更换,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的现象;第二纳米无痕粘胶5,其设置于软质塑料板4的前端,第二纳米无痕粘胶5靠近软质塑料板4中轴线的一侧连接有软质层6;第二纳米无痕粘胶5与软质层6之间为紧密贴合,且软质层6与软质塑料板4呈平行状分布,第二纳米无痕粘胶5是为了将软质层6固定在软质塑料板4的表面,软质层6柔软度较大,不仅可以避免在温度较低时,软质塑料板4与皮肤接触时产生的刺激感,同时也可增强患者的舒适度,加压器需要再次使用时,将软质层6与软质塑料板4之间分离,利用第二纳米无痕粘胶5可水洗的特征,使得软质层6可以再次使用;固定机构2,其设置于衔接层1靠近中轴线的一侧前端;固定框201的后端设置有软质海绵透气层205,固定框201的后端右侧设置有第一纳米无痕粘胶202,第一纳米无痕粘胶202的前端设置有无胶层203;固定框201与软质海绵透气层205之间为一体化结构,且固定框201与第一纳米无痕粘胶202固定连接,固定框201的设计主要是对固定带7进行固定,使得加压器在使用时,利用固定带7来固定肩关节,使得患者可以进行穿戴,软质海绵透气层205可以增加固定框201的柔软度,避免固定框201与皮肤贴合过紧时,患者出现疼痛的现象,同时第一纳米无痕粘胶202可以在加压器闲置时,将固定框201与衔接层1固定在一起,可以减少加压器收纳完成后的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搏器囊代加压器,包括:衔接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层(1)的前端设置有软质塑料板(4);第二纳米无痕粘胶(5),其设置于所述软质塑料板(4)的前端,所述第二纳米无痕粘胶(5)靠近所述软质塑料板(4)中轴线的一侧连接有软质层(6);防护机构(3),其设置于所述软质层(6)的前端中部;固定机构(2),其设置于所述衔接层(1)靠近中轴线的一侧前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搏器囊代加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层(1)与软质塑料板(4)之间为活动连接,且软质塑料板(4)为矩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搏器囊代加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3)包括:倒计时自动松解旋扣(301);所述倒计时自动松解旋扣(301)的顶端设置有粘胶层(302),所述粘胶层(302)的外壁连接有软性硅胶保护垫(30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起搏器囊代加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层(302)与软性硅胶保护垫(303)之间为紧密贴合,且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明爱令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绵阳四零四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