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消声单元、消声器、空调机组
[0001]本技术属于降噪
,具体涉及一种消声单元、消声器、空调机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组合式空调机组规格需求越来越大,客户对空调机组噪音标准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空调机组更是提出了风量可调的需求,一旦风量变大,空调机组噪音显著升高,容易造成使用现场噪音值超标影响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的情况发生,而目前的消声器结构,降噪量大的消声器阻力高且段长大,降噪量小的消声器阻力低却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0003]现有技术中组合式空调机组使用的消声器有阵列式与矩阵式两款,这两款均是固定规格的框架结构,当风量参数增大时,噪音升高,已有的阵列式或矩阵式消声器需要通过增加段长来增加消声面积,从而提升减噪量,但是增加段长需重新规划空调机组规格,费时费力而且更换成本高昂,而当风量参数减小时,噪音降低,已定型的消声器阻力大,导致风量损失大、风量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消声单元、消声器、空调机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消声器的降噪能力不能被便利调整的不足。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声单元,包括外壳体(1)以及处于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的消声填充物(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具有迎风接触面(11),所述迎风接触面(11)的面积能够跟随所述外壳体(1)的尺寸改变而改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3),所述第一壳体(12)上构造有第一容纳槽(121),所述第二壳体(13)上构造有第二容纳槽(131),所述第一壳体(12)连接于所述第二容纳槽(131)内,所述第一壳体(12)与所述第二壳体(13)能够靠近或者远离,所述消声填充物(2)填充于所述第一容纳槽(121)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2)与所述第二壳体(13)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2)与所述第二壳体(13)之间具有滑动件(5)。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还包括第三壳体(14)、第四壳体(15),所述第三壳体(14)上构造有第三容纳槽(141),所述第四壳体(15)上构造有第四容纳槽(151),所述第三壳体(14)滑动连接于所述第四容纳槽(151)内,且所述第二壳体(13)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三容纳槽(141)内,所述第三壳体(14)与所述第四壳体(15)能够靠近或者远离。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2)与所述第二壳体(13)能够沿第一方向靠近或者远离,在所述迎风接触面(11)上投影,所述第三壳体(14)及所述第四壳体(15)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壳体(12)及所述第二壳体(13)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7.一种消声器,包括消声单元(10),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单元(10)为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消声单元。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消声器壳体(20),所述消声器壳体(20)内设有施力结构,所述施力结构与所述外壳体(1)连接,当所述施力结构运行时,所述外壳体(1)的迎风接触面(11)的面积被改变。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外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3)时,所述消声器壳体(20)内设有第一牵引杆(21)、第二牵引杆(22),其中,所述第一牵引杆(21)与所述第二牵引杆(22)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牵引杆(21)与所述第一壳体(12)连接,所述第二牵引杆(22)与所述第二壳体(13)连接,所述施力结构与所述第一牵引杆(21)和/或第二牵引杆(22)驱动连接;或者,当所述外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3)时,所述消声器壳体(20)内设有第一牵引杆(21),所述第一牵引杆(21)与所述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3)中的一个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3)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基文,何伟光,郭俊明,徐艳妮,邓钊帆,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