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角度的仪表盘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1155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40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仪表盘支架,包括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第一支架通过角度调节机构与第二支架转动连接;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的第一转动部、及设置在第二支架上的第二转动部,第一转动部与第二转动部转动连接;第一转动部上设有定位凸部,第二转动部上设有与定位凸部对应的定位凹部,定位凸部与定位凹部相互配合,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相对定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角度调节机构使得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可实现角度调节,使仪表盘的调节效果更佳。节效果更佳。节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仪表盘支架


[0001]本技术属于仪表盘支架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角度的仪表盘支架。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仪表盘固定安装在摩托车或者电车上,或者通过可转动的调节支架安装在摩托车或者电动车上,操作人员在转动调节仪表盘时,需要通过工具松开调节支架上的锁紧件,依靠操作人员的感觉对仪表盘进行转动调节,完成转动调节后重新锁紧支架上的锁紧件;以上结构的转动调节仪表盘时,只能依靠操作人员的感觉进行操作,使仪表盘的调节效果不佳。
[0003]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调节角度的仪表盘支架,其能够使仪表盘进行角度调节。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可调节角度的仪表盘支架,包括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通过角度调节机构与第二支架转动连接;
[0007]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的第一转动部、及设置在第二支架上的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部与第二转动部转动连接;
[0008]所述第二转动部上设有与定位凸部对应的定位凹部,所述定位凸部与定位凹部相互配合,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相对定位。
[0009]所述定位凸部设置为一个以上且环形分布在第一转动部上,所述定位凹部设置为两个以上且环形分布在第二转动部上。
[0010]所述定位凸部和定位凹部分别绕第一转动部与第二转动部之间的转轴环形均布,定位凸部的分布轨迹与定位凹部的分布轨迹重合。
[0011]所述定位凸部和/或定位凹部上设有圆弧面或斜面。
[0012]所述第一转动部与第二转动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转动部和/或第二转动部具有一定弹性。
[0013]所述角度调节机构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穿过第二转动部并与第一转动部螺纹连接。
[0014]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用于连接载体的第一固定孔,第二支架设有用于连接仪表盘的第二固定孔。
[0015]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或第二固定孔呈圆形状或者条状。
[0016]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或第二固定孔上设有减震材料。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本技术通过设置角度调节机构使得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可实现角度调
节,第一支架设置在摩托车、电车上,第二支架设置在仪表盘上,操作人员通过调节角度调节机构,能够使仪表盘进行角度调节,使仪表盘的调节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可调节角度的仪表盘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可调节角度的仪表盘支架的主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图2的A

A处剖视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第一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第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5]参见图1

5,本可调节角度的仪表盘支架,包括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2,所述第一支架1通过角度调节机构与第二支架2转动连接。
[0026]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2优选为板状的金属材料冲压而成,角度调节机构可设置在仪表盘支架的左右任意一端或仪表盘支架的左右两端。
[0027]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架1上的第一转动部3、及设置在第二支架2上的第二转动部4,所述第一转动部3与第二转动部4转动连接;
[0028]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动部3与第一支架1一体成型或者通过焊接、紧固件与第一支架 1相连;第二转动部4与第二支架2一体成型或者通过焊接、紧固件与第二支架2相连;
[0029]第一转动部3可设置在第一支架1左右任意一端或第一支架1的左右两端,第二转动部4可设置在第二支架2左右任意一端或第二支架2的左右两端。
[0030]第一转动部3与第二转动部4相互错位对应,具体地说,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2连接时,第一转动部3位于第二转动部4外侧或内侧,第一转动部3与第一支架1的夹角、第二转动部4与第二支架2的夹角分别为直角,使得第一转动部3与第二转动部4的转动效果更好。
[0031]所述第一转动部3上设有定位凸部5,所述第二转动部4上设有与定位凸部5对应的定位凹部6,所述定位凸部5与定位凹部6相互配合,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2相对定位。
[0032]以上结构使得第一转动部3相对于第二转动部4转动时,定位凸部5与定位凹部6相互配合,实现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2之间的相对定位。
[0033]本技术通过设置角度调节机构使得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2之间可实现角度调节,第一支架1设置在摩托车、电车上,第二支架2设置在仪表盘上,操作人员通过调节角度调节机构,能够使仪表盘进行角度调节,使仪表盘的调节效果更佳。
[0034]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凸部5设置为一个以上且环形分布在第一转动部3上,所述定位凹部6设置为两个以上且环形分布在第二转动部4上。
[0035]多个定位凹部6的设置实现了仪表盘支架的多级角度调节,且定位凹部6设置的数量越多,仪表盘支架可调节的角度越小,仪表盘支架可调节角度范围越大。
[0036]本实施例中,定位凸部5的数量优选为四个且环形均布在第一转动部3上,定位凹
部 6的数量优选为八个且环形均布在第二转动部4上;定位凸部5与定位凹部6相互配合,使得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2之间可实现多级角度调节。
[0037]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凸部5和定位凹部6分别绕第一转动部3与第二转动部4之间的转轴环形均布,定位凸部5的分布轨迹与定位凹部6的分布轨迹重合。
[0038]使得定位凸部5、定位凹部6的旋转轴线与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的旋转轴线重合,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2相对转动时,定位凸部5、定位凹部6围绕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 2的旋转轴线旋转,定位凸部5与定位凹部6相互配合,实现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2的角度调节。
[0039]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凸部5和/或定位凹部6上设有圆弧面或斜面。
[0040]具体地说,定位凸部5的端部设有圆角结构或者倒角结构,和/或定位凹部6的顶面设有圆角结构或者倒角结构,便于定位凸部5插入或抽出定位凹部6,使得操作人员在调节仪表盘时更加轻松。
[004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动部3与第二转动部4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转动部3和/ 或第二转动部4具有一定弹性。
[0042]使得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2相对角度调节时,第一转动部3与第二转动部4相对转动,第一转动部3和/或第二转动部4可产生可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角度的仪表盘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2),所述第一支架(1)通过角度调节机构与第二支架(2)转动连接;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架(1)上的第一转动部(3)、及设置在第二支架(2)上的第二转动部(4),所述第一转动部(3)与第二转动部(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部(3)上设有定位凸部(5),所述第二转动部(4)上设有与定位凸部(5)对应的定位凹部(6),所述定位凸部(5)与定位凹部(6)相互配合,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2)相对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调节角度的仪表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部(5)设置为一个以上且环形分布在第一转动部(3)上,所述定位凹部(6)设置为两个以上且环形分布在第二转动部(4)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调节角度的仪表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部(5)和定位凹部(6)分别绕第一转动部(3)与第二转动部(4)之间的转轴环形均布,定位凸部(5)的分布轨迹与定位凹部(6)的分布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精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