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平衡评定动态训练的气囊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1051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平衡评定动态训练的气囊结构,包括连接板、内套筒和气囊;所述连接板包括上连接板和底板,所述上连接板和底板相对侧面的中部之间设置有内套筒,所述内套筒包括套筒筒体和万向节,所述套筒筒体下端连接于底板上、上端和上连接板底面之间有间距,所述套筒筒体内壁上设置有气管接头,所述套筒筒体的内部设置有下连接板,所述下连接板顶端设置有万向节,万向节上端伸出套筒筒体外连接上连接板;所述气囊套设于套筒筒体外部,所述气囊为内环开口、内有空腔的环状体,气囊的内环开口贴靠在套筒筒体的外周壁上形成封闭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采用机械式调整的康复医疗器械的阻尼生硬,影响动态测试结果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平衡评定动态训练的气囊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康复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平衡评定动态训练的气囊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康复训练是指损伤后进行有利于恢复或改善功能的身体活动,除严重的损伤需要休息治疗外,一般的损伤不必完全停止身体练习,适当的、科学的身体练习对于损伤的迅速愈合和促进功能的恢复有着积极的作用,康复医疗器械是在康复训练中用以评定使用者的身体状况和辅助训练的重要器械。
[0003]平衡训练以恢复或改善身体平衡能力为目的的康复性训练,并在平衡训练的过程中评定使用者的平衡能力,目前用以平衡训练的康复医疗器械主要分为两种,一是静态训练,二是动态训练,而目前用以动态训练的康复医疗器械采用的是机械式动态调整来达到动态训练的目的,当使用者站立或坐卧在医疗器械上时,机械式调整方式的动态阻尼采用机械阻尼,过于生硬,影响动态测试结果,不利于康复训练,会在使用者使用的过程中,影响使用者的训练,同时也会影响康复医疗器械对使用者平衡能力的评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解决采用机械式调整的康复医疗器械的阻尼生硬,影响动态测试结果的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平衡评定动态训练的气囊结构,能够使康复医疗器械在动态测试时调整平稳柔和,使动态测试结果更加准确。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适用于平衡评定动态训练的气囊结构,包括连接板、内套筒和气囊;
[0007]所述连接板包括上连接板和底板,所述上连接板和底板相对侧面的中部之间设置有内套筒,所述内套筒包括套筒筒体和万向节,所述套筒筒体下端连接于底板上、上端和上连接板底面之间有间距,所述套筒筒体内壁上设置有气管接头,所述套筒筒体的内部设置有下连接板,所述下连接板顶端设置有万向节,万向节上端伸出套筒筒体外连接上连接板;
[0008]所述气囊套设于套筒筒体外部,所述气囊为内环开口、内有空腔的环状体,气囊的内环开口贴靠在套筒筒体的外周壁上形成封闭状态。
[0009]进一步地,所述套筒筒体顶端连接有气囊挡板,挡环套设于气囊内的套筒筒体的外周,所述挡环的周壁上设置有和气管接头的输出端相互相对的、贯穿挡环内外周壁的通气孔,通气孔与气囊的空腔连通,所述气囊开口处的上边缘经挡环和气囊挡板挤压连接于挡环和气囊挡板之间的套筒筒体的外周壁上,所述气囊开口处的下边缘经挡环和底板挤压连接于挡环和底板之间的套筒筒体的外周壁上。
[0010]进一步地,所述套筒筒体为上下两端开口的筒状体,所述套筒筒体下端经多个穿过底板和套筒筒体的第一连接螺钉连接于底板上,所述套筒筒体包括上筒体和下筒体,所述上筒体和下筒体的外径相等,所述上筒体的内径大于下筒体的内径,所述气囊挡板为外
径大于套筒筒体外径的环状板体,所述气囊挡板的内径和上筒体的内径相等。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接板的底面上设置有套设于万向节外部的气囊隔板,万向节上端连接在上连接板中部。
[0012]进一步地,所述套筒筒体底面上设置有向套筒筒体内部凹陷的、开口朝下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置有O型圈,所述套筒筒体内部的下连接板固定在底板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挡环包括上挡环和下挡环,所述上挡环和下挡环均为半圆形环状体,所述上挡环的两端面上均设置有向上挡环内部凹陷、开口朝外的L形的连接槽,所述下挡环的两端面上均设置有向外伸出的和连接槽相配应的连接块,下挡环两端的连接块伸进上挡环两端的连接槽内构成上挡环和下挡环对扣呈圆环形,所述上挡环和下挡环的连接处经穿过连接块和连接槽的第二连接螺钉相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上挡环的两端均设置有贯穿上挡环顶面和连接槽顶面的第一螺钉孔,所述下挡环的连接块上均设置有和第一螺钉孔上下对应的、贯穿连接块上下面的第二螺钉孔,所述上挡环和下挡环的顶面和底面均为内边缘高于外边缘的倾斜面。
[0015]进一步地,所述通气孔为设置在下挡环上、沿下挡环圆周方向设置的腰型通孔。
[0016]进一步地,所述O型圈为弹性橡胶制成的环状体,所述气囊为弹性橡胶制成的中空圆环体。
[0017]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连接板、气囊隔板均为圆形板体,气囊隔板的直径小于上连接板的直径,上连接板上均布有通孔,底板的周边上均布有开口朝外的弧形口,下连接板为内有安装孔的板状体。
[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9]本技术在使用时,气囊开口处的上边缘经挡环和气囊挡板挤压连接于挡环和气囊挡板之间的套筒筒体的外周壁上,气囊开口处的下边缘经挡环和底板挤压连接于挡环和底板之间的套筒筒体的外周壁上,气囊牢固的固定在套筒筒体外部,经气管接头输入气体,气管接头输出的气体经通气孔进入气囊内使气囊膨胀,控制经气管接头输入的气体量控制气囊膨胀的大小,在动态测试时,经万向节连接的上连接板摇摆,上连接板摇摆的过程中受到气囊柔和的阻尼,不会使上连接板产生顿挫感,使动态测试结果更加准确,本技术解决了采用机械式调整的康复医疗器械的阻尼生硬,影响动态测试结果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0022]图3是本技术的纵剖视图;
[0023]图4是本技术的套筒筒体、气囊挡板和挡环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技术的上挡环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技术的下挡环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中标号为:1为底板,2为气囊,3为万向节,4为上连接板,5为气囊隔板,6为下筒体,7为下挡环,8为上挡环,9为气囊挡板,10为第一螺钉孔,11为上筒体,12为第二螺钉孔,13为下连接板,14为第一连接螺钉,15为O型圈,16为环形槽,17为气管接头,18为第二连接螺钉,19为连接槽,20为连接块,21为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8]如图1~图6所示,一种适用于平衡评定动态训练的气囊结构,包括连接板、内套筒和气囊2;
[0029]所述连接板包括上连接板4和底板1,所述上连接板4和底板1相对侧面的中部之间设置有内套筒,所述内套筒包括套筒筒体和万向节3,所述套筒筒体下端连接于底板1上、上端和上连接板4底面之间有间距,所述套筒筒体内壁上设置有气管接头17,所述套筒筒体的内部设置有下连接板13,所述下连接板13顶端设置有万向节3,万向节3上端伸出套筒筒体外连接上连接板4;
[0030]所述气囊2套设于套筒筒体外部,所述气囊2为内环开口、内有空腔的环状体,气囊2的内环开口贴靠在套筒筒体的外周壁上形成封闭状态。
[0031]所述套筒筒体顶端连接有气囊挡板9,挡环套设于气囊2内的套筒筒体的外周,所述挡环的周壁上设置有和气管接头17的输出端相互相对的、贯穿挡环内外周壁的通气孔21,通气孔21与气囊2的空腔连通,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平衡评定动态训练的气囊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板、内套筒和气囊(2);所述连接板包括上连接板(4)和底板(1),所述上连接板(4)和底板(1)相对侧面的中部之间设置有内套筒,所述内套筒包括套筒筒体和万向节(3),所述套筒筒体下端连接于底板(1)上、上端和上连接板(4)底面之间有间距,所述套筒筒体内壁上设置有气管接头(17),所述套筒筒体的内部设置有下连接板(13),所述下连接板(13)顶端设置有万向节(3),万向节(3)上端伸出套筒筒体外连接上连接板(4);所述气囊(2)套设于套筒筒体外部,所述气囊(2)为内环开口、内有空腔的环状体,气囊(2)的内环开口贴靠在套筒筒体的外周壁上形成封闭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平衡评定动态训练的气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筒体顶端连接有气囊挡板(9),挡环套设于气囊(2)内的套筒筒体的外周,所述挡环的周壁上设置有和气管接头(17)的输出端相互相对的、贯穿挡环内外周壁的通气孔(21),通气孔(21)与气囊(2)的空腔连通,所述气囊(2)开口处的上边缘经挡环和气囊挡板(9)挤压连接于挡环和气囊挡板(9)之间的套筒筒体的外周壁上,所述气囊(2)开口处的下边缘经挡环和底板(1)挤压连接于挡环和底板(1)之间的套筒筒体的外周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平衡评定动态训练的气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筒体为上下两端开口的筒状体,所述套筒筒体下端经多个穿过底板(1)和套筒筒体的第一连接螺钉(14)连接于底板(1)上,所述套筒筒体包括上筒体(11)和下筒体(6),所述上筒体(11)和下筒体(6)的外径相等,所述上筒体(11)的内径大于下筒体(6)的内径,所述气囊挡板(9)为外径大于套筒筒体外径的环状板体,所述气囊挡板(9)的内径和上筒体(11)的内径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平衡评定动态训练的气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板(4)的底面上设置有套设于万向节(3)外部的气囊隔板(5),万向节(3)上端连接在上连接板(4)中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峰康子良陈立春娄亚涛王伟锋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优德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