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颖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农田水利灌溉渠的高效清洁除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0873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农田水利灌溉渠的高效清洁除淤装置,包括行走机构、调节机构、锁死机构和清淤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支撑杆、行走轮、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板、第一电机、双螺旋丝杆、螺纹套、连接杆和第一通槽;所述清淤机构固定连接于第二壳体的内部和底部;所述支撑板的数量为两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双螺旋丝杆转动,传动两个螺纹套向相邻或相反的方向运动,两个连接杆牵引第二壳体,使第二壳体向上或向下运动,使得铲板能够贴紧渠底,可以根据渠底深度自由调节铲板的位置,保证铲板能够贴紧渠底,提高对淤泥的清除效果,清洁效率高。清洁效率高。清洁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农田水利灌溉渠的高效清洁除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农田水利清淤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农田水利灌溉渠的高效清洁除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发展灌溉排水,调节地区水情,改善农田水分状况,防治旱、涝、盐、碱灾害,以促进农业稳产高产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农田水利在国外一般称为灌溉和排水。
[0003]灌溉渠为人工开凿的水道,从水坝内流出的水进入灌溉渠内,对农田进行灌溉,随着灌溉渠的使用时间变长,灌溉渠的渠底往往会堆积很多的淤泥,淤泥会影响灌溉渠的正常使用,因为,需要使用清淤设备对淤泥进行清淤,清淤过程中,行走机构在渠上两侧移动,清淤机构在渠底刮取淤泥,然后通过吸污泵吸取污泥;
[0004]然而,目前的除淤装置在使用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0005]由于每一个灌溉渠的渠深都各不相同,而除淤装置的高度往往都为固定装置,导致除淤装置在使用时,不能贴合在渠底,对淤泥的清除效果较差;
[0006]为此,提出一种用于农田水利灌溉渠的高效清洁除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用于农田水利灌溉渠的高效清洁除淤装置,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0008]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农田水利灌溉渠的高效清洁除淤装置,包括行走机构、调节机构、锁死机构和清淤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支撑杆、行走轮、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0009]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板、第一电机、双螺旋丝杆、螺纹套、连接杆和第一通槽;
[0010]所述清淤机构固定连接于第二壳体的内部和底部;
[0011]所述支撑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对称焊接于第一壳体的上表面两侧,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一个支撑板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贯穿一个支撑板的一侧且与双螺旋丝杆的一端焊接,所述双螺旋丝杆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支撑板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螺纹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螺纹套对称螺纹连接于双螺旋丝杆的外侧壁两侧,所述螺纹套的外侧底部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与第二壳体的上表面铰接;
[0012]所述连接杆通过锁死机构与第一壳体连接。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均焊接于第一壳体的底部,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安装有行走轮,用于使本装置移动。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槽开设于第一壳体的上表面,所述连接杆位于第一通槽的内部,使连接杆在第一壳体内部正常运动。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死机构包括第二通槽、第三通槽、限位杆、限位销和固定
耳;
[0016]所述第二通槽开设于第一壳体的前表面,所述第二通槽与第一通槽连通,所述第三通槽开设于连接杆的外侧壁前部,使限位杆在第一壳体内部正常滑动。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杆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二通槽、第三通槽和第一通槽,所述第一壳体的前后表面均匀焊接有固定耳,所述固定耳位于第二通槽的下方,所述限位销的底端贯穿限位杆且插入一个固定耳的内部,防止限位杆横向运动,当限位杆无法横向运动,被限位杆贯穿的连接杆即无法横向运动,达到锁死第二壳体位置的目的,提高调节机构的稳定性。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清淤机构包括吸污泵、第一管体、第二管体、进泥斗、第三壳体、粉碎辊、从动皮带轮、第二电机、杆体、主动皮带轮和铲板;
[0019]所述第三壳体的上表面焊接于第二壳体的下表面,所述第三壳体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粉碎辊,所述铲板的顶部焊接于第三壳体的底部,铲板对渠底的淤泥铲除,粉碎辊粉碎淤泥。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污泵安装于第二壳体的内部底壁,所述吸污泵的进水口连通有第一管体,所述吸污泵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远离吸污泵的一端贯穿第二壳体的上表面,所述第一管体的外侧壁底部对称连通有三个进泥斗,所述进泥斗的底端与第三壳体连通,排出淤泥。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机安装于第二壳体的内侧壁,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焊接有杆体,所述杆体远离第二电机的一端通过轴承与第二壳体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杆体的外侧壁对称焊接有两个吸污泵,所述粉碎辊的外侧壁两侧对称焊接有两个从动皮带轮,所述主动皮带轮通过皮带与从动皮带轮传动连接,用以驱动粉碎辊转动。
[0022]本技术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0023]一、本技术通过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双螺旋丝杆转动,传动两个螺纹套向相邻或相反的方向运动,两个连接杆牵引第二壳体,使第二壳体向上或向下运动,使得铲板能够贴紧渠底,可以根据渠底深度自由调节铲板的位置,保证铲板能够贴紧渠底,提高对淤泥的清除效果,清洁效率高。
[0024]二、本技术通过将限位销插入限位杆内,锁定连接杆的位置,防止限位杆横向运动,达到锁死第二壳体位置的目的,防止第二壳体内部的清淤机构重量过重,导致双螺旋丝杆出现滑丝的情况,提高了调节机构的稳定性。
[0025]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
[0028]图2为本技术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与第三壳体的内部结构图;
[0029]图3为本技术中图1的A区放大结构图;
[0030]图4为本技术中第三壳体的左视结构图。
[0031]附图标记:10、行走机构;11、支撑杆;12、行走轮;13、第一壳体;14、第二壳体;20、调节机构;21、支撑板;22、第一电机;23、双螺旋丝杆;24、螺纹套;25、连接杆;26、第一通槽;30、锁死机构;31、第二通槽;32、第三通槽;33、限位杆;34、限位销;35、固定耳;40、清淤机构;41、吸污泵;42、第一管体;43、第二管体;44、进泥斗;45、第三壳体;46、粉碎辊;47、从动皮带轮;48、第二电机;49、杆体;410、主动皮带轮;411、铲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003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34]如图1

4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农田水利灌溉渠的高效清洁除淤装置,包括行走机构(10)、调节机构(20)、锁死机构(30)和清淤机构(40),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10)包括支撑杆(11)、行走轮(12)、第一壳体(13)和第二壳体(14);所述调节机构(20)包括支撑板(21)、第一电机(22)、双螺旋丝杆(23)、螺纹套(24)、连接杆(25)和第一通槽(26);所述清淤机构(40)固定连接于第二壳体(14)的内部和底部;所述支撑板(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板(21)的底部对称焊接于第一壳体(13)的上表面两侧,所述第一电机(22)安装于一个支撑板(21)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机(22)的输出轴贯穿一个支撑板(21)的一侧且与双螺旋丝杆(23)的一端焊接,所述双螺旋丝杆(23)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支撑板(21)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螺纹套(2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螺纹套(24)对称螺纹连接于双螺旋丝杆(23)的外侧壁两侧,所述螺纹套(24)的外侧底部铰接有连接杆(25),所述连接杆(25)的底端与第二壳体(14)的上表面铰接;所述连接杆(25)通过锁死机构(30)与第一壳体(1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农田水利灌溉渠的高效清洁除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杆(11)的顶端均焊接于第一壳体(13)的底部,所述支撑杆(11)的底端安装有行走轮(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农田水利灌溉渠的高效清洁除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槽(26)开设于第一壳体(13)的上表面,所述连接杆(25)位于第一通槽(26)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农田水利灌溉渠的高效清洁除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死机构(30)包括第二通槽(31)、第三通槽(32)、限位杆(33)、限位销(34)和固定耳(35);所述第二通槽(31)开设于第一壳体(13)的前表面,所述第二通槽(31)与第一通槽(26)连通,所述第三通槽(32)开设于连接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颖于佃军李沛喆刘钰张科亮
申请(专利权)人:周颖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