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公铁联运的移动式集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0835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公铁联运的移动式集装箱,包括集装箱和货物列车,集装箱底部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中设有用于使集装箱移动的折叠轮;折叠轮包括设置在第一凹槽中的两个转轴组件、第一升降机构、连接杆和滚轮;第一升降机构的底部和连接杆的一端分别设置在两个转轴组件上,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在滚轮上,第一升降机构的升降杆转动连接在连接杆上;货物列车的载物板上设有旋转升降机构,旋转升降机构上设有用于放置集装箱的托盘和在货物列车移动或装卸集装箱时用于防止托盘相对货物列车转动的位置锁;托盘的两侧设有与翻转机构连接并用于将集装箱从托盘移动到地面上的垫板。上的垫板。上的垫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公铁联运的移动式集装箱


[0001]本技术涉及公铁联运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公铁联运的移动式集装箱。

技术介绍

[0002]我国集装箱运输目前大部分仍采用传统的装卸方式,即使用龙门吊或正面吊,装卸作业面积较大,效率不显著,容易造成装卸集卡堵塞,导致较高的设施固定成本投入和货损率。我国较为新型的联运模式包括驮背运输和公铁两用车的模式,其适用场景不清晰,并且对线路和设备要求较高,普及度和灵活性不高,在我国集装箱运输中的推广中受到阻碍。
[0003]现有的公铁联运通用货物装载与接驳转运工具接驳效率低、转运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公铁联运的移动式集装箱,其目的是解决“现有的公铁联运通用货物装载与接驳转运工具接驳效率低、转运成本高”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提供一种用于公铁联运的移动式集装箱,包括集装箱和货物列车,集装箱底部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中设有用于使集装箱移动的折叠轮;折叠轮包括设置在第一凹槽中的两个转轴组件、第一升降机构、连接杆和滚轮;第一升降机构的底部和连接杆的一端分别设置在两个转轴组件的第一转轴上,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在滚轮上,第一升降机构的升降杆转动连接在连接杆上;
[0007]货物列车的载物板上设有旋转升降机构,旋转升降机构上设有用于放置集装箱的托盘和在货物列车移动或装卸集装箱时用于防止托盘相对货物列车转动的位置锁;托盘的两侧设有与翻转机构连接并用于将集装箱从托盘移动到地面上的垫板。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本方案中,设置的折叠轮便于集装箱在托盘或地面上的移动;设置的旋转升降机构,可以使托盘相对于货物列车的载物板升降和旋转,便于装卸托盘上的集装箱;设置的垫板,可以方便动力小车与集装箱连接,以使集装箱从载物板上通过垫板移动到地面上。
[0009]设置的折叠轮,通过控制第一升降机构的伸缩,使第一升降机构的伸缩端推动连接杆,使连接杆的一端相对于一个第一转动组件转动,第一升降机构的底部也相对于另一个第一转动组件转动,从而使滚轮从位于第一凹槽中或从第一凹槽中伸出来;滚轮位于第一凹槽中时,可以将集装箱安装在托盘上或放置在地面上;滚轮从第一凹槽中伸出来后,可以使集装箱在地面或托盘或垫板上移动。
[0010]设置的位置锁,在货物列车运行或装卸集装箱时,可以避免集装箱相对于货物列车的旋转。
[0011]进一步,旋转升降机构包括第二升降机构和旋转机构;第二升降机构固定在载物
板上;
[0012]旋转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二升降机构的伸缩杆上的支撑板、设置在支撑板中部的第一轴承、一端设置在第一轴承内圈中和另一端设置在托盘的中部的第二转轴、以及固定在支撑板上并用于驱动第二转轴转动的驱动机构;位置锁设置在托盘与载物板上。通过控制第二升降机构可以使支撑板发生上下升降;通过驱动机构可以使第二转轴转动,从而使托盘相对于支撑板旋转。
[0013]进一步,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设置在第一电机的轴端的第一齿轮和与第一齿轮啮合设置并设置在第二转轴上的第二齿轮。
[0014]进一步,位置锁包括设置在载物板上的定位孔和一端固定在托盘上、另一端与定位孔配合使用的固定销,在第二升降机构处于收缩状态时,固定销的一端插在定位孔中。这样在货物列车运行时,第二升降机构处于收缩状态,并固定销插在定位孔中,避免了托盘相对载物板的转动。
[0015]进一步,固定销的数量为四个或八个、且为圆形整列分布,定位孔的数量与固定销的数量相同。
[0016]进一步,第一凹槽中设有使连接杆位于垂直方向的限位板。可以使连接杆处于垂直状态,由于集装箱的重力问题,避免了连接杆的弯曲。
[0017]进一步,连接杆与滚轮之间设有减震器。集装箱在移动时,减小上下晃动。
[0018]进一步,托盘和垫板上分别设有防止集装箱在移动时脱离托盘或垫板的挡板,挡板的高度大于滚轮的高度。设置的挡板,集装箱在托盘或垫板移动时,避免发生倾斜翻车。
[0019]进一步,翻转机构包括固定在托盘侧面上的两个固定座、安装在两个固定座内部的第二轴承、两端分别设置在第二轴承内圈中的第三转轴、一个固定座内部设有与第三转轴一端法兰连接的第二电机和将第三转轴与垫板固定连接的连接板。
[0020]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技术提供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2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2]图1为本技术中一种用于公铁联运的移动式集装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集装箱的主视图。
[0024]图3为垫板和托盘连接的俯视图。
[0025]其中:1、货物列车;2、载物板;3、定位孔;4、第二升降机构;5、固定销;6、支撑板;7、第二齿轮;8、第二转轴;9、托盘;10、挡板;11、集装箱;12、斜块;13、固定座;14、连接板;15、垫板;16、第一电机;17、第一齿轮;18、第一轴承;19、转轴组件;20、限位板;21、滚轮;22、连接杆;23、第一升降机构;24、第三转轴;25、第二轴承;26、法兰;27、第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请参考图1

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公铁联运的移动式集装箱,包括集装箱11和货物列车1,集装箱11底部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中设有用于使集装箱11移动的折叠轮;折叠轮包括设置在第一凹槽中的两个转轴组件19、第一升降机构23、连接杆22和滚轮21;第一升降机构23的底部和连接杆22的一端分别设置在两个转轴组件19的第一转轴上,连接杆22的另一端连接在滚轮21上,第一升降机构23的升降杆转动连接在连接杆22上;
[0028]货物列车1的载物板2上设有旋转升降机构,旋转升降机构上设有用于放置集装箱11的托盘9和在货物列车1移动或装卸集装箱11时用于防止托盘9相对货物列车1转动的位置锁;托盘9的两侧设有与翻转机构连接并用于将集装箱11从托盘9移动到地面上的垫板15。
[0029]在本方案中,设置的折叠轮便于集装箱11在托盘9或地面上的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公铁联运的移动式集装箱,包括集装箱(11)和货物列车(1),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11)底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中设有便于集装箱(11)移动的折叠轮;所述折叠轮包括设置在第一凹槽中的两个转轴组件(19)、第一升降机构(23)、连接杆(22)和滚轮(21);所述第一升降机构(23)的底部和连接杆(22)的一端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转轴组件(19)的第一转轴上,所述连接杆(22)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滚轮(21)上,所述第一升降机构(23)的升降杆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杆(22)上;所述货物列车(1)的载物板(2)上设有旋转升降机构,所述旋转升降机构上设有用于放置集装箱(11)的托盘(9)和在货物列车(1)移动或拆卸集装箱(11)时用于防止托盘(9)相对货物列车(1)转动的位置锁;所述托盘(9)的两侧设有与翻转机构连接并用于将集装箱(11)从托盘(9)移动到地面上的垫板(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公铁联运的移动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升降机构包括第二升降机构(4)和旋转机构;所述第二升降机构(4)固定在所述载物板(2)上;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升降机构(4)的伸缩杆上的支撑板(6)、设置在支撑板(6)中部的第一轴承(18)、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轴承(18)和托盘(9)中部的第二转轴(8)、以及固定在所述支撑板(6)上并用于驱动第二转轴(8)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位置锁设置在所述托盘(9)与载物板(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公铁联运的移动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16)、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机(16)的轴端的第一齿轮(17)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锋李天卓汪雯文林利忠廖洋欧奕昕张千宜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