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的头颈部支撑固定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头颈部支撑机构
,具体为一种可调节的头颈部支撑固定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对于耳鼻喉护理,头颈部的角度对于护理便捷程度有较大的影响。传统的头颈部支撑固定机构一般是一体式的,有些不能调节高度,这种只能增加垫枕以实现角度的调节,比较麻烦,角度调节的精度也较差,也有些可以调节高度的,但是只能整体调节高度,而不能调节颈部和头部之间的角度,并且传统可调节高度的头颈部支撑固定机构,大多采用螺杆调节,很多螺杆调节的方式需要位于下方进行调节,操作不便,并且比较耗力,因此,亟待一种改进的技术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的头颈部支撑固定机构,头部支撑座活动设置于升降座内,通过第三摇把带动第三齿轮转动,通过第三齿轮与调节槽内部锯齿的配合,可实现头部支撑座角度的调节,从而可控制头部和颈部之间的角度,便于医护人员对头颈角度的控制调节,以便于医护人员的操作,头部支撑座设置于升降座内,通过第一摇把、第一齿轮及第一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头颈部支撑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头部支撑升降机构及颈部支撑升降机构;所述主体包括台板(1),所述台板(1)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若干第一导向套筒(2)、若干第二导向套筒(3)、第一齿条套筒(4)及第二齿条套筒(5),所述第一齿条套筒(4)上端设置有第一齿轮(6),所述第一齿轮(6)与第一摇把(7)相连,所述第二齿条套筒(5)上端设置有第二齿轮(8),所述第二齿轮(8)与第二摇把(9)相连,所述第一摇把(7)和第二摇把(9)均穿设于台板(1)所开设的凹槽,所述台板(1)侧壁且位于第一齿条套筒(4)的上方位置开设有纵向槽(10);所述头部支撑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座(11)、头部支撑座(12)及头垫(13),所述升降座(11)下表面设置有第一齿条(14)及若干第一导杆(15),所述第一齿条(14)与第一齿轮(6)啮合,所述第一导杆(15)与第一导向套筒(2)一一对应并滑动连接,所述升降座(11)内部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设置有若干支撑轮(16),所述头部支撑座(12)的截面为半圆形结构,所述头部支撑座(12)活动设置于升降座(11)所开设的弧形槽内并支撑于支撑轮(16),所述头部支撑座(12)沿轴向贯穿开设有调节槽(17),所述调节槽(17)下表面设置有锯齿(18),所述调节槽(17)内设置有第三齿轮(19),所述第三齿轮(19)与调节槽(17)下表面的锯齿(18)啮合,所述第三齿轮(19)与第三摇把(20)相连,所述第三摇把(20)与升降座(11)相连,所述第三摇把(20)活动设置于台板(1)所开的纵向槽(10)内,所述第一摇把(7)、第二摇把(9)及第三摇把(20)上均设置有锁紧旋钮(21),所述头部支撑座(12)上表面设置有头垫(13),所述头垫(13)上表面还设置有绑带(22);所述颈部支撑升降机构包括颈部支撑垫(23),所述颈部支撑垫(23)下表面设置有第二齿条(24)及若干第二导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