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的头部体位架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可调节的头部体位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医院临床上治疗视网膜脱离主要采用手术方式,如玻璃体切割联合注气或硅油填充术等,术后患者需要采取标准体位,即面部朝下的俯卧位,以使眼内填充的气体或硅油最大程度的支撑视网膜,帮助脱离的视网膜复位,标准体位的保持时间根据病情状况长短不等,少则一周,多则数周。
[0003]然而普通的床会导致病患的嘴部、鼻子贴到床面,使其呼吸困难,造成不适。现在护理人员一般采用在病人身下垫褥子的方式抬高病人脸部与床面的距离,但时间长了病人会出现脖子酸痛等不适症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人提出了眼科术后托手架,现有的托手架大都是手动进行调节,调节较为麻烦,且现有的托手架舒适性较差,长时间使用会造成患者面部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的头部体位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调节较为麻烦,舒适性较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的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头部体位架,包括底座(1)与支撑板(2),所述底座(1)顶部左侧与支撑板(2)底部左侧通过转轴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顶部安装有U型面枕(3),所述U型面枕(3)内顶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4)与控制装置(5),所述压力传感器(4)与控制装置(5)连接,所述支撑板(2)顶部设有子魔术贴(8),所述U型面枕(3)外部包覆有防菌枕套(6),所述防菌枕套(6)底部设有母魔术贴(7),所述母魔术贴(7)与子魔术贴(8)粘接,所述底座(1)内左侧安装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输出轴与丝杆(11)连接,所述底座(1)内右侧设有滑块(12),所述滑块(12)内横向开设有与丝杆(11)相匹配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