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床上的引流袋挂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0172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告开了一种病床上的引流袋挂钩,包括挂钩装置和床沿,所述床沿中部开设有滑轨,滑轨贯穿床沿的上端面和下端面,滑轨内还安装有挂钩装置,挂钩装置包括转动球、柱形杆和挂钩;转动球内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下方连通有固定孔,固定孔直径大于安装孔直径,柱形杆穿过安装孔,固定孔底面沿其周向设有两个凸台,两个凸台之间形成有两个固定槽;柱形杆外壁开设有贯穿两端的滑槽,滑槽内插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下端设有能与滑槽配合的卡块,柱形杆上端面开设有滑孔,滑孔内插设有滑杆,滑杆与连接杆固连;滑孔内壁开设有若干限位槽,滑杆外壁设有若干与限位槽配合的限位弹性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引流袋挂钩能够改变相对床沿的朝向及位置并能固定。朝向及位置并能固定。朝向及位置并能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病床上的引流袋挂钩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病床上的引流袋挂钩。

技术介绍

[0002]引流袋作为一种辅助医疗用品,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上,目前医院病床上的引流袋挂钩大多朝向在病床床沿内侧,这使得患者不方便挂取引流袋,从而导致患者上床和下床都较为麻烦,而如果将引流袋挂钩设置成朝向床沿外侧,则容易让患者碰撞到挂钩,这会给患者造成不适,且一般挂钩与床沿固定,不能改变位置,这不利于患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朝向病床床沿内侧的挂钩不方便患者使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在病床上旋转和移动,并在旋转移动后能得到固定的一种病床上的引流袋挂钩。
[0004]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病床上的引流袋挂钩,包括挂钩装置和床沿,所述床沿中部开设有滑轨,滑轨贯穿床沿的上端面和下端面,滑轨包括连通的上矩形段、柱形段和下矩形段,滑轨内还安装有挂钩装置;所述挂钩装置包括位于柱形段的转动球,转动球活动连接有柱形杆,柱形杆穿过上矩形段,转动球还固连有挂钩,挂钩穿过下矩形段;所述转动球内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下方连通有固定孔,固定孔直径大于安装孔直径,柱形杆依次穿过安装孔和固定孔,固定孔底面沿其周向设有两个凸台,且两个凸台之间形成有两个固定槽;所述柱形杆外壁沿其轴向开设有两个滑槽,滑槽贯穿柱形杆的上端面和下端面,滑槽内滑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下端外壁凸设有能与滑槽配合的卡块,柱形杆上端面还开设有滑孔,滑孔内滑动连接有滑杆,滑杆外壁与两个连接杆的上部固连,所述卡块高度小于凸台与安装孔下端面的间距,卡块凸设的宽度大于或等于凸台宽度;所述滑孔内壁沿其周向开设有若干限位槽,滑杆外壁设有若干与限位槽配合的限位弹性块。
[0006]上述方案中,设置滑轨和挂钩装置,以使挂钩装置能沿床沿移动而调节位置,从而便于患者使用引流袋;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柱形段和转动球,使得挂钩装置能相对病床床沿进行旋转,从而当患者需下床时,患者能将挂钩转至朝向床沿外侧,并取下引流袋,当患者需上床时,患者能再旋转挂钩至床沿将挂钩遮盖,从而避免给患者造成碰撞等危险;通过所设柱形杆、连接杆、卡块和滑杆的配合,当挂钩在旋转后需固定时,患者能往上移动滑杆,使滑杆带动连接杆一起上移,从而带动卡块上移,使卡块与固定槽分离,即使患者继续转动滑杆也无法带动转动球,因此实现了挂钩的朝向固定;设置相互配合的限位槽和限位弹性块,以限定卡块与固定槽分离的位置,并且能固定滑杆,避免滑杆下滑。
[0007]作为优选,所述上矩形段两内壁均设有多个弧形槽,柱形杆外壁设有两个能与弧形槽配合的弹性凸片。设置相互配合的弧形槽和弹性凸片,以使挂钩装置在沿滑轨移动后能得到固定。
[0008]作为优选,所述弧形槽内壁与弹性凸片外壁均裹有橡胶。上述设置,以增加弧形槽与弹性凸片配合时的摩擦力,从而使挂钩装置在沿滑轨移动后的固定更加稳定可靠。
[0009]作为优选,所述挂钩上设有凸块,凸块上端面开设有凹槽。设置凹槽,以将引流袋悬挂于凹槽内,从而提高引流袋挂悬挂的稳定性,设置凸块,以在提高引流袋悬挂稳定性的同时,能够不降低引流袋的悬挂高度。
[0010]作为优选,所述凹槽内设有橡胶垫。设置橡胶垫,以增大引流袋与凹槽的摩擦力,从而使引流袋不易在凹槽内摇晃,从而进一步提高引流袋悬挂的稳定性。
[0011]作为优选,所述转动球上设有挡板,柱形杆外壁设有限位板,挡板上端面与限位板上端面均位于上矩形段下方,且当挡板其中一侧面与挡板其中一侧面重叠时,卡块恰好对应固定槽位置。上述设置,使得当卡块对应固定槽位置时,柱形杆的旋转停止位置得到了确定,因而方便患者使用。
[0012]作为优先,所述滑杆上端设有把手。设置把手,以便患者旋转挂钩。
[0013]作为优选,所述卡块与固定槽、连接杆与滑槽、滑杆与滑孔均为间隙配合。上述设置,以使患者能顺利地旋转挂钩装置,从而方便患者使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柱形段和转动球,使得挂钩装置能相对病床床沿进行旋转,从而当患者下床时,能将挂钩旋转至朝向床沿外侧,当患者上床时,能将挂钩旋转至朝向床沿内侧,从而方便患者上下床;通过所设柱形杆、连接杆、卡块和滑杆的配合,使得卡块能通过上移滑杆与固定槽分离,并且即使患者继续转动滑杆也无法带动转动球,因此实现了挂钩的朝向固定;设置相互配合的限位槽和限位弹性块,以限定卡块与固定槽分离的位置,并且能固定滑杆,避免滑杆下滑。
[0016]本技术通过设置滑轨和挂钩装置,以使挂钩装置能沿床沿移动而调节位置,从而使患者能选择合适位置悬挂引流袋,进而提高患者舒适度;通过所设弧形槽和弹性凸片的配合,使得挂钩装置在沿滑轨移动后能得到固定。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所述滑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所述挂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所述柱形杆与滑杆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所述转动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所述柱形杆与转动球配合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标记:1

滑轨,11

上矩形段,12

柱形段,13

下矩形段,14

弧形槽,2

挂钩装置,21

柱形杆,210

滑杆,211

把手,212

弹性凸片,213

连接杆,214

卡块,215

限位槽,22

转动球,220

凸台,221

固定槽,222

固定孔,223

安装孔,23

挂钩,230

凸块,231

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所表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5]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图6,一种病床上的引流袋挂钩,包括挂钩装置2和床沿,所述床沿仅为病床的部分床沿,床沿中部开设有滑轨1,滑轨1贯穿床沿的上端面和下端面,滑轨1包括连通的上矩形段11、柱形段12和下矩形段13,滑轨1内还安装有挂钩装置2;所述挂钩装置2包括位于柱形段12的转动球22,转动球22呈部分球形,转动球22活动连接有柱形杆21,柱形杆21穿过上矩形段11,转动球22还固连有挂钩23,挂钩23穿过下矩形段13。上述设置使得挂钩23能够移动和旋转,从而便于患者调节挂钩23位置及挂钩23朝向。
[0026]所述转动球22内开设有安装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病床上的引流袋挂钩,包括挂钩装置(2)和床沿,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沿中部开设有滑轨(1),滑轨(1)贯穿床沿的上端面和下端面,滑轨(1)包括连通的上矩形段(11)、柱形段(12)和下矩形段(13),滑轨(1)内还安装有挂钩装置(2);所述挂钩装置(2)包括位于柱形段(12)的转动球(22),转动球(22)活动连接有柱形杆(21),柱形杆(21)穿过上矩形段(11),转动球(22)还固连有挂钩(23),挂钩(23)穿过下矩形段(13);所述转动球(22)内开设有安装孔(223),安装孔(223)下方连通有固定孔(222),固定孔(222)直径大于安装孔(223)直径,柱形杆(21)依次穿过安装孔(223)和固定孔(222),固定孔(222)底面沿其周向设有两个凸台(220),且两个凸台(220)之间形成有两个固定槽(221);所述柱形杆(21)外壁沿其轴向开设有两个滑槽,滑槽贯穿柱形杆(2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滑槽内滑动连接有连接杆(213),连接杆(213)下端外壁凸设有能与滑槽配合的卡块(214),柱形杆(21)上端面还开设有滑孔,滑孔内滑动连接有滑杆(210),滑杆(210)外壁与两个连接杆(213)的上部固连,所述卡块(214)高度小于凸台(220)与安装孔(223)下端面的间距,卡块(214)凸设的宽度大于或等于凸台(220)宽度;所述滑孔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诸葛燕红
申请(专利权)人:兰溪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