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股动脉压迫松脱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5646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股动脉压迫松脱报警装置,包括报警器、底垫和沙袋,报警器一边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绑带,第一绑带连接于底垫一边,报警器另一边设有至少两个第二绑带,第二绑带连接于底垫另一边,两个第二绑带分别设于报警器同边的两端,且其中一个第二绑带和第一绑带分别在报警器两边水平对称设置,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分别缠绕固定于人体大腿两侧,使人体大腿夹固于报警器与底垫的中间,沙袋置于人体腹股沟穿刺处位置,报警器连接有压杆,压杆端部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压于沙袋外表面。在沙袋松动时通过报警器进行报警,使医护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和治疗,还增强对沙袋的固定性,减少报警器报警频率,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量。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股动脉压迫松脱报警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股动脉压迫松脱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微创技术在医学中的运用广泛,通过股动脉穿刺的介入手术越来越多。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DSA)现被认为是诊断脑血管病的“金标准”,但它是有创的技术。术后拔出动脉鞘后,局部按压止血15~20分钟,力量适中,既要穿刺点不渗血,又要能够摸到足背动脉搏动;压迫后弹力绷带包扎,采用1~1.5kg沙袋持续压迫6h。穿刺侧下肢制动24h,需要观察穿刺点敷料有无渗血。造影术后并发症有穿刺处出血、穿刺点皮下血肿、尿潴留等,所以沙袋的有效固定就显得非常重要。
[0003]目前常见的沙袋放置在腹股沟穿刺处位置不好固定,患者小幅度移动后,沙袋容易偏离腹股沟穿刺处位置,甚至滑落,家属和医护人员担心沙袋偏移和滑落,需要不停的查看沙袋是否固定妥当,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0004]2022年02月18日公告的CN215839308U的中国技术专利就公开了一种股动脉穿刺点压迫止血带,其包括供病人穿戴的腰带和电子报警组件,腰带上设置有用于调节腰围的调节件和用于放置医用沙袋的网兜,医用沙袋对穿刺点进行压迫止血;电子报警组件设置在网兜内且对应穿刺点的敷料处设置,电子报警组件在感应到病人穿刺点的敷料处有出血时进行报警。该技术虽然电子报警组件对腹股沟穿刺处位置出血状况进行报警,使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和治疗,但是仍然存在不足:腰带结构只能倾斜缠绕于人体腹股沟处,患者小幅度移动后,腰带结构容易发生位移,导致沙袋偏离腹股沟穿刺处位置,造成电子报警组件报警较频繁,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股动脉压迫松脱报警装置,在沙袋松动时通过报警器进行报警,使医护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和治疗,还增强对沙袋的固定性,减少报警器报警频率,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0006]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股动脉压迫松脱报警装置,包括报警器、底垫和沙袋,报警器一边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绑带,第一绑带连接于底垫一边,报警器另一边设有至少两个第二绑带,第二绑带连接于底垫另一边,两个第二绑带分别设于报警器同边的两端,且其中一个第二绑带和第一绑带分别在报警器两边水平对称设置,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分别缠绕固定于人体大腿两侧,使人体大腿夹固于报警器与底垫的中间,沙袋置于人体腹股沟穿刺处位置,报警器连接有压杆,压杆端部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压于沙袋外表面,压力传感器与报警器电连接。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股动脉压迫松脱报警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09]一、采用本技术的股动脉压迫松脱报警装置,当腹股沟穿刺处位置处的沙袋松动时,压力传感器接收到的压力发生变化,通过报警器进行报警,使医护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和治疗,无需不停的查看沙袋是否固定妥当,省时省力。
[0010]二、通过第一绑带和两个第二绑带在大腿两侧缠绕固定,增强对沙袋的固定性,减少报警器报警频率,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0011]优选的,报警器靠近人体表皮的面设有压槽,压槽采用内凹弧面,沙袋夹固于压槽内。压槽对沙袋起到限位作用,增强对沙袋的固定性。
[0012]优选的,沙袋与压槽通过魔术贴连接固定,进一步增强对沙袋的固定性。
[0013]优选的,报警器设有螺纹孔,压杆旋入螺纹孔内,压杆的一端裸露在报警器外,压杆的另一端与压力传感器旋转连接。医护人员转动压杆,能够调节对人体腹股沟穿刺处位置的压力,提高患者感到舒适感。
[0014]优选的,报警器裸露面设有显示屏,显示屏与压力传感器电连接,显示屏显示压力数值,以供医护人员和患者参考,便于调节至一定的压力。
[0015]优选的,本技术还包括腰带,腰带缠绕固定于人体腰部,报警器靠近腰带的一边设有第三绑带,第三绑带连接于腰带。第一绑带对腰带与报警器之间的位置进行固定,防止报警器远离腰带发生位移导致沙袋松动,进一步增强对沙袋的固定性。
[0016]优选的,腰带裸露面设有带环,第三绑带端部穿过带环通过魔术贴连接固定。医护人员能够调节第三绑带伸出带环的长度,适用不同体型的患者。
[0017]优选的,腰带两端通过魔术贴连接固定,带环的数量为若干,若干带环沿着腰带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排列设置。医护人员能够调节腰带长度,且将第三绑带连接于不同位置的带环,适用不同体型的患者。
[0018]优选的,底垫两边分别设有调节环,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分别穿过底垫两边的调节环通过魔术贴连接固定。医护人员能够调节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伸出调节环的长度,适用不同体型的患者。
[0019]优选的,底垫的材质采用硅胶,底垫在接触人体表皮的两边设有斜坡,斜坡从靠近至远离底垫的高度递减。硅胶具有弹性,且斜坡起到过渡作用,使底垫置于患者大腿下面较舒适,防止患者造成皮肤压力性损伤。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实施例中在人体上使用时,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实施例中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实施例中报警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实施例中底垫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实施例中沙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实施例中压槽的剖面图。
[0026]图7为实施例中底垫的剖面图。
[0027]附图标记:1、报警器;10、压槽;11、压杆;12、压力传感器;13、显示屏;14、警示灯;15、蜂鸣器;16、充电口;2、底垫;20、斜坡;3、沙袋;31、第一绑带;32、第二绑带;33、第三绑带;34、腰带;35、调节环;36、带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29]如图1至图7所示的股动脉压迫松脱报警装置,包括报警器1、底垫2和沙袋3,报警器1一边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绑带31,第一绑带31连接于底垫2一边,报警器1另一边设有至少两个第二绑带32,第二绑带32连接于底垫2另一边,两个第二绑带32分别设于报警器1同边的两端,且其中一个第二绑带32和第一绑带31分别在报警器1两边水平对称设置,第一绑带31和第二绑带32分别缠绕固定于人体大腿两侧,使人体大腿夹固于报警器1与底垫2的中间,沙袋3置于人体腹股沟穿刺处位置,报警器1连接有压杆11,压杆11端部设有压力传感器12,压力传感器12压于沙袋3外表面,压力传感器12与报警器1电连接。当腹股沟穿刺处位置处的沙袋3松动时,压力传感器12接收到的压力发生变化,通过报警器1进行报警,使医护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和治疗,无需不停的查看沙袋3是否固定妥当,省时省力。本技术通过第一绑带31和两个第二绑带32在大腿两侧缠绕固定,增强对沙袋3的固定性,减少报警器1报警频率,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0030]其中,报警器1设有蜂鸣器15、警示灯14、充电口16及蓄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股动脉压迫松脱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报警器(1)、底垫(2)和沙袋(3),所述报警器(1)一边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绑带(31),所述第一绑带(31)连接于所述底垫(2)一边,所述报警器(1)另一边设有至少两个第二绑带(32),所述第二绑带(32)连接于所述底垫(2)另一边,两个第二绑带(32)分别设于报警器(1)同边的两端,且其中一个第二绑带(32)和第一绑带(31)分别在报警器(1)两边水平对称设置,第一绑带(31)和第二绑带(32)分别缠绕固定于人体大腿两侧,使人体大腿夹固于报警器(1)与底垫(2)的中间,所述沙袋(3)置于人体腹股沟穿刺处位置,所述报警器(1)连接有压杆(11),所述压杆(11)端部设有压力传感器(12),所述压力传感器(12)压于沙袋(3)外表面,压力传感器(12)与报警器(1)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股动脉压迫松脱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器(1)靠近人体表皮的面设有压槽(10),所述压槽(10)采用内凹弧面,所述沙袋(3)夹固于压槽(10)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股动脉压迫松脱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沙袋(3)与所述压槽(10)通过魔术贴连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股动脉压迫松脱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器(1)设有螺纹孔,所述压杆(11)旋入螺纹孔内,压杆(11)的一端裸露在报警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红
申请(专利权)人:兰溪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