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式超声波扫频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0020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发散式超声波扫频发生器,该超声波扫频发生器包括超声波推挽信号发生器、前置放大器、功率放大器与换能器,由上位PC机发送超声波扫频信号,且超声波扫频信号是通过上位PC机COM口发送指令,并通过高8位在前的双字节连接至超声波推挽信号发生器,并依次通过前置放大器、功率放大器与换能器处理。该发散式超声波扫频发生器,本方案是用单片机软件来产生超声波扫频信号的,比纯硬件电路要灵活,可编程性强,有利于升级功能,本方法的超声波频率信号源的上限与下限可以完全精准确定,也能通过编程来更新,本方法的超声波频率信号源的上限与下限可以完全确定,也能切换成定频方式,同时能确定频率扫描的周期,还能随时更改。改。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散式超声波扫频发生器


[0001]本技术涉及超声波扫频发生器
,具体为发散式超声波扫频发生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特别是微处理器(uP)及信号处理器(DSP)的发展,超声波发生器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但不管如何变化,其核心功能应该是如下所述的内容,只是每部分在实现时技术不同而已。超声波发生器来产生一个特定频率的信号,这个信号可以是正弦信号,也可以是脉冲信号,这个特定频率就
[0003]超声波发生器是超声波换能器的频率,一般在超声波设备中使用到的超声波频率为25KHz、28KHz、35KHz、40KHz;100KHz
[0004]相信使用面会逐步扩大.比较完善的超声波发生器还应有反馈环节,主要提供二个方面的反馈信号:
[0005]第一个是提供输出功率信号,我们知道当超声波发生器的供电电源(电压)发生变化时,超声波发生器的输出功率也会发生变化,这时反映在超声波换能器上就是机械振动忽大忽小,导致清洗效果不稳定.因此需要稳定输出功率,通过功率反馈信号相应调整功率放大器,使得功率放大稳定。
[0006]第二个是提供频率跟踪信号.当超声波换能器工作在谐振频率点时其效率最高,工作最稳定,而超声波换能器的谐振频率点会由于装配原因和工作老化后改变,当然这种改变的频率只是漂移,变化不是很大,频率跟踪信号可以控制信号超声波发生器,使信号超声波发生器的频率在一定范围内跟踪超声波换能器的谐振频率点.让超声波发生器工作在最佳状态;
[0007]而常见的发散式超声波发生器的工作频率都是固定的,不能满足所有的场境,本方案可以自定义上下限超声波的频率,因此提出发散式超声波扫频发生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发散式超声波扫频发生器,该超声波扫频发生器包括超声波推挽信号发生器、前置放大器、功率放大器与换能器,由上位PC机发送超声波扫频信号,且超声波扫频信号是通过上位PC机COM口发送指令,并通过高8位在前的双字节连接至超声波推挽信号发生器,并依次通过前置放大器、功率放大器与换能器处理,所述上位PC机通过RS232接口芯片连接至U1IC集成电路上,该所述U1IC集成电路上具有若干个引脚,分别从该引脚连接至电容上,所述电容包括C7、C8、C9、且该所述C7、C8、C9相并联,且U1IC集成电路通过C7与RS232接口芯片的第五引脚串联连接,所述U1IC集成电路的上端连接有C6,并且所述C6串联连接有电表接受信号灯RXD,该超声波扫频发生器还具有CPU,且CPU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左端引脚与右端引脚,所述左端引脚包括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四引脚、第五引脚、第六引脚、第七引脚、第八引脚、第九引脚、第十引脚、第十一引脚、第十二引脚、第十三引脚、第十四引脚,所述右端引脚包括第
十五引脚、第十六引脚、第十七引脚、第十八引脚、第十九引脚、第二十引脚、第二十一引脚、第二十二引脚、第二十三引脚、第二十四引脚、第二十五引脚、第二十六引脚、第二十七引脚、第二十八引脚。
[0009]优选的,所述上位PC机的波特率设定在9600bps。
[0010]优选的,所述超声波推挽信号发生器的关断频率输出指令是发送:0xff,0xff,0x09。
[0011]优选的,所述超声波推挽信号发生器开启频率输出指令是发送:0xff,0xff,0x08。
[0012]优选的,所述超声波推挽信号发生器的对称正负半周期发送下上限频率:3个单字节前导加上5个双字节,0xff,0xff,0x01。
[0013]优选的,功率放大器利用三极管的电流控制作用或场效应管的电压控制作用将电源的功率转换为按照输入信号变化的电流。
[0014]优选的,通过所述第九引脚、第十引脚连接至C5与C4上,且C5与C4之间具有电感器。
[0015]优选的,通过所述第一引脚分别连接至R1电阻与D5二极管上,且所述R1电阻与D5二极管相并联,所述R1电阻的下端连接有C3,且所述D5二极管的下端连接有AN按钮开关,所述C3与AN按钮开关并联连接,并且C3与AN按钮开关分别串联于CPU的第二十二引脚上,所述CPU的第十七引脚与第十九引脚串联有R2与R7,并且通过R7连接至LED

P上。
[0016]本技术提供的发散式超声波扫频发生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发散式超声波扫频发生器,本方案是用单片机软件来产生超声波扫频信号的,比纯硬件电路要灵活,可编程性强,有利于升级功能,本方法的超声波频率信号源的上限与下限可以完全精准确定,也能通过编程来更新,本方法的超声波频率信号源的上限与下限可以完全确定,也能切换成定频方式,同时能确定频率扫描的周期,还能随时更改。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发散式超声波扫频发生器,如图1所示,该超声波扫频发生器包括超声波推挽信号发生器、前置放大器、功率放大器与换能器;
[0019]由上位PC机发送超声波扫频信号,且超声波扫频信号是通过上位PC机COM口发送指令,并通过高8位在前的双字节连接至超声波推挽信号发生器;
[0020]并依次通过前置放大器、功率放大器与换能器处理,所述上位PC机通过RS232接口芯片连接至U1IC集成电路上,该所述U1IC集成电路上具有若干个引脚,分别从该引脚连接至电容上,所述电容包括C7、C8、C9、且该所述C7、C8、C9相并联,且所述U1IC集成电路通过C7与RS232接口芯片的第五引脚串联连接,所述U1IC集成电路的上端连接有C6,并且所述C6串联连接有电表接受信号灯RXD;
[0021]该超声波扫频发生器还具有CPU,且CPU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左端引脚与右端引脚,所述左端引脚包括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四引脚、第五引脚、第六引脚、第七引脚、第八引脚、第九引脚、第十引脚、第十一引脚、第十二引脚、第十三引脚、第十四引脚,
所述右端引脚包括第十五引脚、第十六引脚、第十七引脚、第十八引脚、第十九引脚、第二十引脚、第二十一引脚、第二十二引脚、第二十三引脚、第二十四引脚、第二十五引脚、第二十六引脚、第二十七引脚、第二十八引脚。
[0022]上位PC机的波特率设定在9600bps。
[0023]超声波推挽信号发生器的关断频率输出指令是发送:0xff,0xff,0x09。
[0024]超声波推挽信号发生器开启频率输出指令是发送:0xff,0xff,0x08。
[0025]超声波推挽信号发生器的对称正负半周期发送下上限频率:3个单字节前导加上5个双字节,0xff,0xff,0x01。
[0026]功率放大器利用三极管的电流控制作用或场效应管的电压控制作用将电源的功率转换为按照输入信号变化的电流。
[0027]通过第九引脚、第十引脚连接至C5与C4上,且C5与C4之间具有电感器。...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发散式超声波扫频发生器,该超声波扫频发生器包括超声波推挽信号发生器、前置放大器、功率放大器与换能器,其特征在于:由上位PC机发送超声波扫频信号,且超声波扫频信号是通过上位PC机COM口发送指令,并通过高8位在前的双字节连接至超声波推挽信号发生器,并依次通过前置放大器、功率放大器与换能器处理,所述上位PC机通过RS232接口芯片连接至U1IC集成电路上,该所述U1IC集成电路上具有若干个引脚,分别从该引脚连接至电容上,所述电容包括C7、C8、C9、且该所述C7、C8、C9相并联,且所述U1IC集成电路通过C7与RS232接口芯片的第五引脚串联连接,所述U1IC集成电路的上端连接有C6,并且所述C6串联连接有电表接受信号灯RXD,该超声波扫频发生器还具有CPU,且CPU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左端引脚与右端引脚,所述左端引脚包括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四引脚、第五引脚、第六引脚、第七引脚、第八引脚、第九引脚、第十引脚、第十一引脚、第十二引脚、第十三引脚、第十四引脚,所述右端引脚包括第十五引脚、第十六引脚、第十七引脚、第十八引脚、第十九引脚、第二十引脚、第二十一引脚、第二十二引脚、第二十三引脚、第二十四引脚、第二十五引脚、第二十六引脚、第二十七引脚、第二十八引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散式超声波扫频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PC机的波特率设定在9600b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国宁于振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罡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